國是論壇 時  間 中華民國111年4月22日(星期五)9時 地  點 本院議場 主  席 游院長錫堃 主席:現在進行國是論壇,每位委員發言時間為3分鐘。 請葉委員毓蘭發言。 葉委員毓蘭:(9時)大家早。新北市兩歲男童新冠確認,卻因為指揮中心已經不合時宜的通報SOP,延誤送醫時間而不幸往生,在少子化的臺灣,小男孩的過世讓多少家長父母因而驚醒,惶惶不可終日。但我們卻看到民進黨見獵心喜,因此攻擊新北市的防疫機制出了問題,但是誰制定了這些防疫指引,是新北市政府,還是蔡政府?去年5月中Delta病毒爆發時,確診者沒有辦法自行就醫,必須要等到衛生局派床後,救護車才能出門,否則醫療量能會崩潰。現在的確診雖然不斷爆增,絕大多數是無症狀和輕症,我國的通報SOP仍就與每日歸零和零星確診數一樣,結果卻讓兩歲男童的父母在緊急時刻求助無門。 不僅通報機制出現問題,5到11歲孩童更是可憐,處於沒有疫苗可以施打的狀況,蔡政府趕緊亡羊捕牢,通過莫德納EUA,但發現國外絕大多數都是施打兒童BNT,我國卻是施打半劑莫德納。即便家長擔心又能怎樣?他們還是必須面對不施打半劑莫德納就沒有疫苗可施打的窘境,到底是施打半劑莫德納的風險比較高,還是不施打的風險比較高?蔡政府就是要考驗家長的心臟夠不夠強大,夠不夠相信政府。 去年5月,時代雜誌將臺灣形容為「防疫吹牛」,雖然滿口說是防疫模範生,但是所有為防疫的準備統統都是空話,超前部署更是空話。至今,我們還是仍然繼續吹牛,以為不會像日本、韓國及香港一樣疫情失控,沒有記取教訓,但卻為突如其來有如潮水般湧出的確診病例,要疫苗沒疫苗,要快篩沒篩劑,但是民進黨還是繼續找戰犯、找基層政府員工、找地方政府,就是不會自省,說好的滾動式檢討,請問蔡政府有做到嗎?當國人把生命健康給政府,一方面喊出300萬人口確診的警示,另一方面又要我們自主應變,這樣要政府有用嗎? 主席:請溫委員玉霞發言。 溫委員玉霞:(9時4分)主席、各位同仁,大家早。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政府各項作為荒腔走板。公衛界、輿論界及在野黨一而再、再而三提醒指揮官必須回歸公衛醫療專業路線,不要藉機收割政治短利,不要再用選戰的打法讓網軍帶風向,要小心防止奸商利用管道,蒙蔽主政者,藉機斂財。但是說者諄諄,聽者藐藐,「講你在講,聽他在聽」,政府不但不依正道執行防疫,反而變本加厲,大玩反向操作,造成今日無可收拾的災難。 想想看,疫情爆發已兩年多,檢疫能量足夠嗎?檢疫流程清楚了嗎?隔離政策明確可遵循嗎?有落實管理嗎?收容能量夠嗎?以前缺疫苗,到現在還在缺疫苗,還多了一項缺快篩劑。國家隊開發的高端疫苗擺到報廢,但是編列預算卻毫不手軟,也不究責。連最簡單跟所有人都有關係的口罩政策,都還是時緊時鬆,讓人看得「霧煞煞」。社交原則搞雙標,指揮官犯規,帶風向洗白。上面說的這一切,有哪一件不是事實?有哪一件是做到讓人民能夠放心、讓人民心安的事情? 兩歲男童染疫死亡,震撼全臺灣,難道不是因為累積了過去兩年的思維落後、應變遲緩、準備不足,甚至粉飾太平,現在眼見疫情擋不住,乾脆用自主應變,讓民眾自生自滅,這個政府真是不負責任!其實真正讓人民自主應變,也許我們的生機還會更大一點,但是現在政府又在BNT的政治糾結上打轉,這次不知道又要在程序上面浪費多少時間,還動腦筋去組快篩國家隊,難道還要重演高端炒股吃政府,債留國民,錢歸特權的前例嗎?臺灣的自主應變根本不是自主應變,而是當官的卸責應變!我們不需要這樣的自主應變,我們需要一個負責任的政府。以上,謝謝。 主席:請李委員德維發言。 李委員德維:(9時7分)主席游院長、各位同仁、各位媒體朋友。今天是世界地球日,IPCC第六次的氣候變遷報告提到,臺灣的年平均氣溫在過去這些年上升了1.6度C,到2060年臺灣就沒有冬天了,蔡英文總統面臨最大的挑戰是氣候暖化。去年地球日活動,蔡英文總統提出能源轉型,走向淨零轉型,但是卻絕口不提各地都在搶建科學園區,導致失控的電力成長。其實要實現2050淨零排碳的標準,能做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改變用電製造運輸的方法,絕對不是蔡英文總統所說的,讓淨零轉型成為臺灣發展新動能,這種對發展念念不忘的減碳策略完全不可行。 另外,臺灣受到地形及其他先天條件的限制,綠能發電包括太陽能、風力,實際上發展的相當有限,而現在所謂的生質能、氫能及天然氣,其原料又依賴從國際進口,先不論其進口將花費巨額的開銷,政府能確保未來都能從國際穩定進口嗎?近期俄烏戰爭就是一個相當明顯的警示。請問,一但發生戰爭,這些能源的供給何去何從?再者,國發會提到,未來要全面的排除核電、擴大使用綠電,甚至要在2024年將電動汽機車的市售比提升到百分之百,像這樣的條件下,國發會所提出的2050淨零碳排目標,看起來根本像是天方夜譚,隨便說說,完全不堪一擊,更遑論能夠帶動民間企業投資、帶起經濟發展。 本席呼籲民進黨的政府切勿以為目標時間久遠,便可以開出很多的芭樂票而不用負責,否則最後只是國際的笑話,而且會辜負臺灣2,300萬人的期待。謝謝。 主席:請陳委員以信發言。 陳委員以信:(9時11分)大家早。昨天本土疫情又創新高,指揮中心公布新增將近3,000例的本土病例,與病毒共存逐漸成為事實。本席近幾週來一再強調,政府防疫成效的觀察指標有3項,重症看病床、染疫看用藥、防疫看快篩,從這3點來觀察政府準備的狀況,近期雖然有改善,但是仍然應該要持續地加強。 首先,在病床的部分,專責與負壓病床的總數從月初僅有三千多床,到昨日超過六千床,雖然有顯著的成長,但是能否因應未來可能快速增加的需求還很難說,政府應該要繼續再做盤整的準備。 其次,在快篩的部分,雖然我們現在建立快篩國家隊,投入大量的後備幹部人力,協助製造快篩的試劑,但目前的產能仍然有所不足,下個月才能夠達到1個月1,500萬份劑的產能,如果以臺灣1,000萬的工作人口每一週至少需要1劑來算,每個月就需要將近4,000萬劑;如果再加上非工作人口1,000萬,每個月至少需要1劑,我們每個月就必須要有5,000萬劑的產量,這是非常艱鉅的目標,但是卻是不能夠失敗的目標,政府必須要全力以赴才行。 最後是用藥的部分,目前全國各縣市都已經推動輕症居家照護,但居家照護必須要能夠在家看病和拿藥才行,以英美為例,如CVS、Boots等連鎖藥局都設有app,提供視訊問診、電子處方箋拿藥、網路訂藥與及時藥物投遞的服務。但是臺灣各縣市的居家照護服務參差不齊,新北市政府現在率先使用iCare智能照護的app,由大醫院作為照護責任醫院,提供24小時送藥虛擬病房的服務,這是一項很好的服務,但是這項服務很多縣市都還沒有。而衛生福利部目前設置健康益友app,雖然提供線上的診療服務,但是目前只有三成藥局投入,藥局的地圖還在大幅地擴展,而且藥物的投遞也必須要靠藥師自己去送,一根蠟燭兩頭燒,不只耽誤藥師開藥的作業,尤其藥師人力不足,到時候送藥不及,耽誤病患的病情,將會造成更大的問題。因此衛福部應該要仿效foodpanda的食物快遞物流機制,儘快協助業者建立medpanda的藥物快遞物流,以快速兼顧防疫的medicine panda醫藥快遞來幫助大量的居家照護者送藥,如此才能夠幫助國人與病毒共存。 主席:請洪委員孟楷發言。 洪委員孟楷:(9時14分)主席、各位同仁。與病毒共存要自主應變,我們問政府到底部署了什麼?從昨天看到了本土的確診案例高達近3,000例,而這還不是最終的結果,因為現在指揮官也好,疫情指揮中心也好,告訴我們有可能這一波疫情整個結束之後,臺灣會有15%到20%的人確診。如果換算臺灣2,350萬人的話,15%到20%就是350萬到450萬的人口,換言之,即便之前有講過,到這個月底有可能單日確診破萬例,這樣子也要300多天,我們有可能看到每天1萬人確診,要維持1年的狀況嗎?所以未來有可能1日2萬例、3萬例,以現在的科學數據來講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我們要問,如果最終有這樣的情況的話,政府部門到底部署了什麼?2020年我們在搶口罩,2021年我們在搶疫苗,2022年我們在搶快篩,為什麼每一次都是事情發生之後,才發覺我們準備不足?這些都是國人非常沉痛的呼籲。陳時中部長要民眾自主應變,但是在過去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強調快篩不足、指引不足、疫苗不足以及口服藥不足的情況下,民眾怎麼能夠自主應變呢?防疫視同作戰,在戰場上可能有任何一個指揮官要求自己的士兵自主應變,子彈自己找,防護衣自己買,槍枝自己準備嗎?如果用這樣的方式去打仗的話,這不是置全國民眾的生死於無物嗎? 再者,現在政府的規定那麼多,但是面對每日那麼多的確診數,其實政府的規定應該也要適時地趕快滾動式檢討,但重點是標準一定要一致。我們看到有媒體人確診,但是高官跟他在同一時間的訪問裡面長達快1個小時,只因為他有戴口罩就不用隔離;但我們也看到在立法院開會的時候,明明同仁也都有戴口罩,他卻必須要隔離。連政府部門、類公務機關都有雙重標準,國人要麼遵守?更不要說之前新北市中和2歲兒童的不幸悲劇,不也是很多民眾都認為不知道政府的規範,也因此讓父母擔心可能會被開罰?所以適時地調整,讓國人有所依循,與病毒共存要自主應變,就請先從政府好好地部署,讓國人清楚明白開始做起。謝謝。 主席:登記國是論壇發言的委員都已經發言完畢,現在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