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時  間 中華民國111年5月12日(星期四)9時2分至12時53分 地  點 本院群賢樓101會議室 主  席 林委員奕華 繼續開會 主席:現在繼續開會。 進行報告事項。 報 告 事 項 邀請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列席就「(一)班班有冷氣進度;(二)雙語教育、本土語言教育執行現況與檢討」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進行報告,報告時間12分鐘。 潘部長文忠:主席、各位委員、各位媒體朋友,大家早! 今天應邀列席貴委員會議報告「班班有冷氣進度、雙語教育、本土語言教育執行現況與檢討」,以下謹就本部各項執行情形進行報告,備有書面資料再請委員詳參指教,敬請各位委員惠予指教。 一、班班有冷氣進度 行政院蘇貞昌院長於109年7月7日宣布「班班有冷氣」政策,在111年夏天來臨前完成,不分城鄉,學生上課時都有冷氣吹。因此,本部訂定「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電力系統改善暨冷氣裝設計畫」,並奉行政院核定,協助各地方政府改善學校電力系統、裝設冷氣及能源管理系統。 (一)執行進度 本計畫涉及3,000多所學校,專業較廣且電力改善更是複雜,爰採跨部會合作方式,由本部與經濟部、台電公司、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組成專案小組,從全面盤整、擬定一致性的設備規格、施工規範及各工項之採購招標文件範本,並透過行政院沈副院長主持之專案列管會議、本部主政之部會諮詢會議及各縣市政府進度列管會議,即時掌握學校所遭遇的困難或問題。透過爭取工班施打疫苗、訂定標準化規範、合理調升單價、跨部會提供專業意見及組成專案小組到現場對話等策略,逐一克服並排除困難,本計畫已於111年2月底前完成新設冷氣電力系統改善及18萬臺冷氣裝設。 (二)配套措施 1.訂定「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電力系統改善及冷氣裝設設計注意事項」 明定相關管線應垂直、水平對齊,以整齊美觀及較短距離等原則,作為三大工項施作之參據。本部並透過學校自我檢核、地方政府工作小組訪視及跨部會抽查等機制,為施作品質把關。 2.補助冷氣電費、維護費及汰換費用 自111年起公立國民中小學使用冷氣新增加之電費及維護費,已透過中央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一般性教育補助款編入各地方政府的年度預算,這部分都是以外加方式編列,包含各相關的直轄市,一樣都可以得到補助。其中冷氣電費係依班級數、月數及天數設算,並提供彈性調控額度,所設算經費足以支應學生在校作息時間內所需電費。而月份及天數是設算的基準,並非冷氣使用時機的限制,因此,室溫超過28度,即可開啟冷氣。而學校汰換冷氣的經費,也已納入112年起中央一般性補助款指定辦理施政項目,各地方政府可依學校各既有冷氣使用年限逐步安排汰換。 3.訂定「公立國民中小學班級冷氣使用及管理注意事項」 明定冷氣合理使用時機,並透過能源管理系統、班級冷氣卡等方式有效管理用電,也在考量區域性等等差異,分別給予學校20%彈性作為因應,達成環境舒適及環保永續校園之目標。 4.推動太陽光電設置及「校園植樹」政策 至111年5月底,光電設置將達330MW,換算發電量約4.125億度/年,約為冷氣用電量(18餘萬臺、2.6億度)之1.6倍。另全國中小學迄今已新種植1萬3,347棵原生種苗木植栽,為環境永續理念持續扎根及推動。 二、雙語教育執行現況與檢討 為進一步強化國人,尤其是年輕世代的英語溝通能力,增強全球競爭力,國家發展委員會與本部等相關部會共同推動2030雙語政策。 本部透過「普及提升」、「弭平差距」及「重點培育」3主軸,以10年為期,分年分階段穩健推動雙語教育。在既有語言能力的基礎上,兼顧學習內容與英語能力,從做好準備的學校開始,提供足夠的協助與支持,讓教師做得到,學生學得到。以下謹就加速推動高等教育雙語化、均衡完善高中以下教育階段雙語化條件、精進數位學習、結合終身學習體系普及英語學習等面向,提出說明。 為加速推動高等教育雙語化,本部逐步提升教師英語教學能力及學生英語能力,並擇優補助規劃完善且具發展潛力的學校或學院,培養國家重點產業雙語專業人才,包括人文及藝術、工程及應用科學、生物及醫農科學、社會科學(含商管)等領域。 另在均衡完善高中以下教育階段雙語化條件部分,本部鼓勵學校推動英語課採全英語授課,並遴選具辦理意願的學校,於藝術、綜合活動、健康與體育等領域實施雙語教學。課程以領域/學科知識為主軸,教師進行雙語教學前,需先評估學生學習程度,俟學生建立英語學習的習慣後,再適度提高課堂使用英語的比率。同時,辦理教師增能培訓,以擴增教學策略,並補助偏遠地區國中小購置行動載具,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機會。 此外,本部亦持續精進數位學習,並強化公私協力,以及結合終身學習體系普及英語學習,增進國人學英語、說英語的機會及意願。 未來本部將持續穩健推動各項措施,以培養更多的本土雙語人才,並強化學生在生活中應用英語的能力及未來職場競爭力,達成厚植國人英語力,提升國家競爭力,培育臺灣人才接軌國際之目標。 三、本土語言教育執行現況與檢討 「國家語言發展法」於108年1月9日公布,本部於110年3月15日完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修正,自111學年度起逐年實施。為讓本土語文課程順利於111學年度推動,透過「師資培育及整備」、「開課配套及增加多元學習管道」、「豐富本土語文學習資源」規劃實施策略: (一)師資培育及整備 師資是本土語文課程推動之重要關鍵,因此,本部先針對本土語文師資資格進行研商,並陸續於110年底前完成各語別師資聘任辦法。除針對本土語文專長師資進行職前師資培育外,也協助現職教師透過第二專長學分班及語言認證取得任課之資格,並透過提供學士後教育學分班學員獎助金、提高跨校交通費金額、補助現職教師語言能力認證報名費等,提高教師對於本土語言培訓意願;此外,針對取得語言認證且有本土語文教學興趣之民眾,本部或縣市政府也辦理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認證。110學年度前已取得本土語文授課資格現職教師總計8,892人、教學支援人員4,748、專職族語教師189;目前已完成培訓之教學人員計有611人,而培訓中進行相關研習者約有6,000人。 整體國民中學及高級中等學校本土語文授課師資雖然足夠,但考量地區語言特性及學校規模不一,為更審慎掌握111學年度學校相關課程的開設與師資的搭配,已責請各地方政府於111年4月底前,將國小應屆畢業生選習本土語文課程語別紀錄資料提供予學區內國中,以讓國中可據以做相關準備及推估師資需求,再者,本部也每月進行逐校師資盤點,這也是108課綱當中的科際領域師資也是以此方式,瞭解各縣市、各學校的情形,以能逐一掌握及支援,確保在新的學年度開始前,可以因應學生開課需求,提供學校必要的師資。 (二)支持開課及增加多元學習管道 為使各校依學生選填意願開課,放寬原「15人以下需合班上課」之限制、全力支持開課經費,並針對小校、稀有語別、選習人數較少之學校,提供直播共學服務,協助國中及高中學校均能順利開課。直播共學在過去推動新南向七國的新住民語言的進程當中,確實也有好的成效及基礎,這方面可以來因應特殊需求的學校作為開課準備。 為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營造浸潤式學習環境,鼓勵各校依據在地特色、學生需求及社區資源辦理沉浸式課程,或於暑期時間辦理夏日樂學計畫,營造自然使用本土語文的情境,延伸本土語文的學習機會。 (三)豐富學習資源 本部除編輯學生學習教材,除了閩南語之外,從客語、原住民語,包含臺灣手語、閩東語,都有部編本教材,能夠適時提供學生在選習上的需求。 以上報告,敬請各位委員持續給予本部支持與指教,謝謝! 主席:請原民會教文處楊處長報告。 楊處長正斌:主席、各位委員、各位女士及先生,大家好!現在就由原民會針對原住民族語言傳習業務之推動進行報告。 臺灣原住民族語言屬南島語系,因有高度的多樣性與稀有性,已是世界重要文化資產。在社會變遷過程中,原住民族語已嚴重流失,已有部分瀕臨滅絕,有關族語之傳承工作實刻不容緩,以下謹就原住民族語言傳習業務之推動情形報告如下。 壹、依據 《憲法》增修條文及《原住民族基本法》規定,國家應依原住民族意願,保障原住民族教育之權利,積極維護發展原住民族語言及文化。《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106年6月14日公布施行,明定原住民族語言為國家語言,並規範原住民族語言傳習、研究、保存、推廣等事項。《原住民族教育法》立法逾20年後於108年進行通盤修正,擴大原住民族教育對象、完備行政支持系統,促進原住民族參與、強化師資培育及深化民族教育等策略,落實建立完整原住民族教育體制、保障原住民族教育權之政策目標。 貳、原住民族語言傳習推動情形 一、推動原住民族語言保母 為提供原住民嬰幼兒族語學習環境,本會自102年度起推動「原住民族語保母計畫」,獎勵族語保母使用族語照護0歲以上至5歲未就學之原住民嬰幼兒,照護1名嬰幼兒,每月支給3,000元獎助金,每年使用經費約3,700萬元。推動迄今,參與保母及嬰幼兒數,由102年的保母93人及幼兒133人,111年已擴大至參與保母678人及幼兒720人,保母及幼兒各成長8倍及5.4倍,未來將持續透過多元宣傳廣道鼓勵更多族人踴躍參與,共同營造自然的家庭族語學習環境。 二、社區及部落互助式教保服務中心 為提供具原住民族語言、歷史及文化學習機會,發揮社區或部落互助照顧精神之教保服務,本會訂定「社區及部落互助式教保服務中心補助要點」,補助地方政府積極與原住民族地區在地組織合作,運用當地人力及公共空間設置互助教保服務中心,作為延續及傳承族語與文化學習之場所。每年使用經費2,200萬元。 為利原住民族幼兒及早學習族語,在教保中心課程部分,規範在地族語及文化課程須占整體課程百分之50以上;另任職於教保中心之服務人員部分,應於3年內取得中高級族語認證,未取得者薪級不得逐年提高,取得高級族語認證者每月給予專業加給2,000元。目前全國已設置教保中心11所,服務原住民族幼兒204人並置教保服務人員28人。 三、推動沉浸式原住民族語言幼兒園 為掌握幼兒語言學習黃金時期,本會自103年起推動沉浸式原住民族語言幼兒園計畫,同時培訓兼具教保資格及族語能力的族語教保員,於幼兒園實施沈浸式族語教學。各園所每週實施五天,每天至少4小時;鐘點式幼兒園每日至少2小時,每月總時數56小時。鑒於原住民族人口大量移居都會,為積極維護都會區原住民族幼生語言受教權益,本會於109學年度起主動盤點,並優先遴選都會區幼兒園實施沉浸式族語教學。111學年度將達到64所幼兒園74班,幼兒人數共計1,150位,分布於11個縣市,並包含13個族群,24個語言別,111年度使用經費約6,500萬元。其中都會地區實施的幼兒園,計有新北市新莊區丹鳳國小附設幼兒園、林口區麗園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高雄市鼓山區鼓山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及左營區舊城基督長老教會附設左營幼兒園等4所。 四、推動族語直播共學及族語夏令營 國民教育階段族語傳習部分,為解決都會地區原住民族語師資不足,滿足原住民族學生學習族語之需求,本會自105學年度起推動族語直播共學及族語夏令營。直播共學藉由網路遠距教學,供學生學習族語機會。110學年度起擴大計畫執行之校數,共計305校參與預先選課,預計組成255個共學群,預計受益學生計1,100位,參與師資73人。每年使用經費4,500萬元。 為了讓原住民族學生於暑假期間有機會修習族語及傳統文化,本會自108年起推動「族語夏令營」計畫,整合中央部會、地方政府、國民中小學及部落等資源力量,共同推動族語營隊學習活動,建構多元族語學習傳承方式與管道,並實踐多元文化社會理想,以促進族群互相理解與關懷尊重,每年16族計有學生500人參與。每年使用經費600萬元。 五、大專校院開設族語課程及設置族語學習中心 為鼓勵大專校院開設原住民族語課程,提升大學生族語能力,活絡族語意識氛圍,進而培育族語傳承薪火,落實多元文化共榮價值,本會自104年起辦理「大專校院開設族語課程補助計畫」,計補助62校次參與,執行成效良好,受益學生達800人以上。積極培育優秀原住民籍青年加入族語教學行列,以期有效解決原住民族語言師資恐面臨斷層之困境。每年使用經費300萬元。 為計畫性培養原住民族語言師資,強化其專業知能及族語能力,並提供社會大眾修習族語之機會及場域,本會補助補助臺師大、清大、中教大、暨大、屏大、東華及東大等7所大專院校設置「原住民族語言學習中心」,開設族語學分班含教學知能課程12學分及族語課程8學分,共計20學分。每一學年開設學分班24班及學習班209班,學員約1,500人。每年使用經費5,500萬元。 六、設置原住民族部落大學 為提供原住民族終身學習環境,強化原住民族部落大學組織功能,促進原住民族語言文化傳承與創新,培育原住民族人才及現代公民,本會補助各地方政府設置原住民族部落大學,10大學程包含「原住民族語文學程」,提供全國族人於就近社區有修習族語課程機會。每年補助15所部落大學,每年使用經費約5,200萬元,110年族語課程開設128班,參與學員1,228人。 七、推動族語學習家庭及部落族語聚會所 本會依據《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第5條規定於全國各地方政府設置原住民族語言推廣人員(下稱語推人員)110人,於家庭、部落(社區)、集會場所、工作場所及公共空間推動使用族語,並營造友善族語使用環境。語推人員工作核心為「協助機關推動族語措施」、「推廣族語家庭化、部落化及生活化」及「語料採集及紀錄」協助機關辦理族語翻譯、營造族語聚會所、輔導族語學習家庭等工作,每年使用經費約1億2,000萬元。語推人員推動「族語學習家庭」,係輔導與協助家長及家庭成員如何於家庭建構具生活化之族語學習環境。而辦理「族語聚會所」工作,則係廣邀族人參與,辦理常態性聚會,並於聚會中使用族語進行議題討論,營造全族語聚會場域。每年輔導約369戶族語家庭,參與人數達1,455人;開設255處族語聚會所、參與人數達2,550人。 為擴大原住民族語言家庭及部落傳承及推廣力度,本會不僅透過語推人員的設置,推動原住民族地區及都會地區的各項族語傳承與語發展工作,本會更依據《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第6條規定,協助原住民族16族設置族語推動組織,讓族人自主決定及參與,建構各民族由下而上推動族語傳承之參與管道。每年經費約3,600萬元,補助各族語推組織進行資源(含人力)盤點、族語保存、族語學習營、族語宣傳及提升民族語言活力等。期能透過語推人員及語推組織的共同合作,讓原住民族語言傳承與發展之推動更具全面性。 以上報告,敬請各位委員女士、先生指教,謝謝。 主席:請客委會語發處孫處長進行報告,報告時間5分鐘。 孫處長于卿:主席、各位委員,大家好。首先向大院各位委員對本會客語教育業務推動之支持與策勵,表示最大的謝忱。今天謹就「雙語教育、本土語言教育執行現況與檢討」專題報告案進行說明,敬請各位委員指教。 壹、本土語言教育執行現況與檢討 一、學校教育: 學校推動本土語言教育主要在於教育部於90學年起國小每週1節本土語言必修課程,並自111學年度起延伸至國高中。本會為了在本土語言課程之外,增加及擴大學生接觸客語頻率及機會,歷年透過多元客語教學相關計畫及措施,營造生活化的客語學習環境,茲說明如下: (一)客語生活學校:鼓勵學校除結合語文課、藝術與人文、社團及綜合活動等正式課程外,並於寒暑假課餘(後)時間延伸客語學習,以營造生活化客語學習環境。110學年度計為18縣(市)、461校共同參與。 (二)客語結合十二年國教校訂課程:依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精神,鼓勵並補助中小學推辦「客語結合十二年國教校訂課程計畫」,鼓勵各校於彈性課程,安排客語結合校訂課程整合式學習方案,推動客語結合校訂課程的計畫。110學年度計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南投縣、彰化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花蓮縣等11縣(市)、49校、352班共同參與。 (三)客語沉浸式教學:透過在校園營造自然使用客語溝通及教學環境,以客語做為教學語言,將客語融入科目課程或教保活動,110學年度計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高雄市、屏東縣、花蓮縣等10個縣(市)辦理、109校(園)、229班、5,048位學生共同參與此項計畫。(四)編撰國小客語課數位學習教材,本會依據十二年國教課綱精神編撰國小客語課監位學習教材,建置客話學習網,解決客語師資不足及教材資源有限之困境,並讓學童透過電腦、行動載具自學客語,另結合「悅趣化學習」,藉由趣味及挑戰性之虛擬闖關遊戲情境中學習客語,達寓教於樂之教學理念,讓客語傳承更增添悅趣性;此外,受疫情影響,於停課不停學期間學生能在家中使用各式載具連上「客話學習網」,自主學習客語,確保客語學生不中斷。未來也配合學生用平板的政策,讓客語學習能夠更符合現代化的學習模式。 (五)少數腔調客語直播共學:為保障客語少數腔調學生學習權利,於109學年度起試辦少數腔調客語直播共學,並於110學年度賡續辦理,經彙整各縣市所轄學校開課需求,目前共計15校(次)、17班、29位大埔腔、饒平腔學生參與。 (六)豐富幼兒學習教材與數位資源:為掌握幼童學習客語黃金期,編製幼兒園數位學習教材,取材於幼童日常生活經驗並透過對話方式,讓幼童自然說客,並透過「幼幼客語闖通關」情境主題對話教學及認證施測,讓更多幼兒園以活潑教學方式,帶領孩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學習客語,並以遊戲闖關方式檢視幼兒學習成效,讓孩子在自然情境中逐漸累積客語的聽、說能力。109年度及110年度全國性幼幼客語闖通關認證,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取消辦理,僅受理在園認證方式施測,在園認證係以就讀該園所之滿4足歲以上幼兒,且團體報名人數至少20(含)人以上為原則,如偏鄉、少數腔調或有其他特殊情形者,經本會同意後亦可申請辦理。110年原受理報名在園認證2.0版總計172園,又囿於疫情警戒期間僅57園完成闖通關認證。 (七)提供獎勵機制:善用獎勵措施強化客語傳承力道,依訂定「推動客語教學語言獎勵辦法」及「辦理客語教學語言者獎勵及增能實施計畫」,公開表揚及獎勵推動客語教學績優學校、校長、老師及相關人員,以激勵士氣。 二、校園推廣客語能力認證 (一)鼓勵開設客語能力認證研習班:本會於110.9.9發布「提升客語社群活力補助作業要點」,其中「客語研習活動類」係結合各式客語研習共學資源,多元化應用客語,鼓勵教師、學生同儕共學客語,加速客語學習並提升自我客語能力,進而通過客語能力認證。 (二)持續到校推廣客語能力認證:鼓勵教師、學生踴躍參與客語能力認證,除頒發獎狀及文創獎勵品、納入升高中(職)入學超額比序、減收報名費及免收初次合格證書費、獎勵客語績優公教人員等措施外,109年起客語能力初級認證增加多梯次認證服務,並針對單一團體達40人以上,增開考區及試區。111年起除賽續提供客語能力初級認證多梯次認證外,將規劃增加到校(在地)認證服務,讓考生就地應考,提高便利性及報名意願。 貳、師資培育部分 一、法制面: (一)依照客家基本法,本會與教育部109.2.21會銜發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客語師資培育資格及聘用辦法」(以下簡稱客語辦法),就客語師資資格、客語師資培育方式及客語師資聘用等面向進行規範。 (二)因應111學年度本土語言於國中七、八年級列為部定課程及高中列必修2學分規定,學校將會有大量客語師資之需求,刻正與教育部研商修訂客語辦法。 (三)本會依據行政院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與教育部合作加速培育客語師資,鼓勵教師參與第二專長學分班及學士後學分班及於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增加進用客語教師,以健全客語教師培育及聘用管道。 二、提升教師客語教學知能: (一)持續與教育部合作加速培育客語師資,鼓勵教師參與第二專長學分班及學士後學分班。 (二)輔導教師通過客語能力中高級認證:本會與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合作委請國立中央大學共同辦理「111-112年全國國中教師客語能力認證培訓研習計畫」,輔導及協助全國各地現職國中教師通過客語能力中高級認證,以培育更多的客語師資。 參、結語 本會審慎透過學校教育、語言推廣及師資培育等面向,全力積極推辦客語雙語教育,讓客語發展得以永續,並使客家語言文化能夠傳揚。 以上報告,敬請各位委員指正,謝謝大家! 主席:現在開始進行詢答。每位出席委員詢答時間為8分鐘,必要時得延長2分鐘,列席委員詢答時間為5分鐘;發言登記截止時間為上午10時30分止。委員如有臨時提案,請於10時30分前提出,並於本會吳怡玎委員質詢結束後即進行處理;處理提案時,若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援例不予處理。 現在請登記第一位鄭委員正鈐發言。 鄭委員正鈐:(9時26分)部長早。從今年5月份開始班班有冷氣,所以已經可以開始吹冷氣了,我也非常感謝召委今天特別安排班班有冷氣、雙語教育及本土教育執行的現況跟檢討。我想請教部長,因為現在疫情期間很嚴重,到底我們要讓教室空氣流通好,還是密封起來吹冷氣好?可不可以請部長回答?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說明。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說明,像這幾天的天氣比較舒服啦! 鄭委員正鈐:比較涼爽一點。 潘部長文忠:過去在5月以後,確實是高溫的天氣,對於學生來講是非常辛苦。我也跟委員報告,從過去幾年中,一樣是在防疫過程中舉辦的考試,像國中會考、指考的過程當中,也跟專家研議出對於開冷氣跟維持教室空氣流通的一套措施,作法上也會提醒學校以這樣的原則辦理,因為這不是考試,如果有吹冷氣,希望在下課都能夠有一段時間讓窗戶都打開,提供室內換氣的原則…… 鄭委員正鈐:部長,我講的不是考試啦!我講的是現在,因為班班有冷氣了。 潘部長文忠:對!我跟委員說的,就是從考試的經驗中,因為考試為了要保持最安靜,也要考量到考生的溫感不要太熱,即在吹冷氣的狀況下,窗戶怎麼開及下課時間怎麼讓空氣對流,已經把這些原則提供給學校來做…… 鄭委員正鈐:現在基本上在28度以上的時候,開冷氣沒問題,可是到時候要怎麼開窗戶,這些都有一個標準的指引提供給整個教育體系? 潘部長文忠:對!就是讓他們來參考,我們有注意事項。 鄭委員正鈐:好,也請提供一份指引給本席。 潘部長文忠:好! 鄭委員正鈐:現在很多家長其實擔心這件事情,當然這幾天天氣涼爽,沒有開冷氣,可是大家也擔心現在疫情期間,每天破5萬例的情況,如果在吹冷氣的狀況下,會不會讓疫情傳播更快,這讓他們更不放心,我想這部分如果有具體指引,也請提供給我。 潘部長文忠:好!我再把注意事項提供給委員。 鄭委員正鈐:接下來我想問一下,您這邊也具體提到,現在除了5月、6月、9月及10月每天8小時的電費補助之外,針對課後照顧、學習輔助、夏日樂學等專案的補助,也已經從111年起納入計畫額外補助了,對不對? 潘部長文忠:是。 鄭委員正鈐:我想針對這部分,還是只有國中、國小,高中都沒有在裡頭嗎? 潘部長文忠:這次整體對於冷氣電費的補助,因為一開始也特別提到以義務教育階段為主,即國中跟國小為其補助對象。 鄭委員正鈐:部長,現在高中不是義務教育嗎? 潘部長文忠:高中不是。 鄭委員正鈐:十二年國教不算,所以義務教育還是在前9年? 潘部長文忠:目前就是前9年。 鄭委員正鈐:十二年國教是計畫把高中納進來,可是義務教育還是定義在國中、國小而已? 潘部長文忠:是。跟委員報告,國民義務教育是政府有責任要提供免費的教育,這是一個最大的原則,所以相關的雜費支出等等部分,政府應該要在這上面給予最大的挹注,像冷氣已經普設、普裝,所以這部分的電費由政府全額補助,我想這也呼應國民義務教育中政府應有的角色。 鄭委員正鈐:這部分也希望部長能加以說明,很多高中的家長來跟我們說:現在不是十二年國教了嘛!為什麼十二年國教只補助到國中,高中就不補助?如果現在教育部把義務教育還是很清楚地定義在前9年,十二年國教之前講得非常響亮,所有的家長也都認為十二年「國教」,既然是列為國民教育,他們也認為高中應該是屬於義務教育體系。因為很多家長對這部分其實是有意見的,他們也不斷地跟地方教育體系反映,我希望部長針對這部分能夠做更清楚的說明。 潘部長文忠:好。 鄭委員正鈐:另外,針對報告第7頁有提到,到今年的5月底,教育體系的光電設置量已經超過330千瓩,可以換算成發電量約4.125億度/年,已經超過班班有冷氣每一年用電量的1.6倍;這個意思是我們之後整個班班有冷氣所用的冷氣電費,都不用再擔心了,是這個意思嗎? 潘部長文忠:我跟委員報告,那個數據的呈現,這一次所增加裝設、新增或汰舊的冷氣,總共有18萬臺,計算是以此為基準,因為以前沒有這些冷氣,也沒有這些用電。剛才所設算的是到5月底,目前能源局都已經陸續在協助各校裝設太陽光電板的設施,統計下來全年會有330MW的發電量;而使用18萬多臺的冷氣,耗電量大概是2億多度,所以整年的發電量會比新增冷氣之耗電量還多出一點。 鄭委員正鈐:還多嗎? 潘部長文忠:對! 鄭委員正鈐:所以之後國中、小使用冷氣的電費,基本上是可以不用太擔心,但超出這個範圍,比方說在7、8月要開冷氣時,他們就採使用者付費,是這個概念嗎? 潘部長文忠:委員,應該是這樣子說,剛才委員也瞭解得很詳細,像我們有推動暑假期間的夏日樂學或弱勢學生的課後照顧等措施…… 鄭委員正鈐:還是有補助嘛? 潘部長文忠:政府本來就有計畫,會在計畫中把它補強,不會讓學生去負擔;至於額外其他使用的,因為這個就沒有規範了,從節能的角度還是要有所約束,這部分才會由使用者付費。 鄭委員正鈐:好,謝謝部長。這部分很清楚,因為從今年5月份開始,大家班班吹冷氣,我想釐清這部分是很重要的。 接下來想問關於疫情停課的問題,即九宮格的問題。其實大家都吵翻了,臺灣青年民主協會也針對這部分提出了兩個主張,第一個主張是希望重新檢討九宮格匡列的作法;第二個部分,對於請防疫假要從寬認定。我知道教育部在10日已經發文出來,確實是從寬認定防疫假,解決青年訴求的第二個問題;針對九宮格停課新指引的部分,這邊會不會改?這部分引起大家很大的反應是由於大家覺得在上課時,九宮格沒有問題,大家一般都會戴口罩,可是真正的問題是,部長你回想國、高中的時候,你的死黨可能都不是坐在你旁邊的,在下課、其他的時間,你跟死黨應該會混在一起,而不是跟旁邊的人在一起。所以我在想九宮格的作法,顯然不太理解現在教育現場中學生的一些行為模式,可不可以請部長做一個說明? 潘部長文忠:5月8日公布的停課規劃,當然是依據指揮中心以確診個案運用在全民的防疫上,這是一個通則,相信委員也知道,國高中以上大概八成以上的學生都打了兩劑疫苗,跟小學以下不一樣。 鄭委員正鈐:理解。 潘部長文忠:當時專家小組有特別考量到,如果我們暫時先以確診者周邊這9位可能比較會密切接觸的為原則,並不是唯一,在通則公告時都有保留彈性…… 鄭委員正鈐:部長,所以九宮格這個匡列原則是不會改變的,對不對?你的意思是這樣? 潘部長文忠:因為這個跟現在防疫上的策略比較一致。 鄭委員正鈐:因為很多青年學子跟家長對這部分有很多意見,如果你說確定不會改變,那我這邊就先跳過去,讓所有人知道現在教育部對這部分的看法。 最後一個問題是跟整個雙語教育有關,2030年雙語教育這個部分我覺得是重要的,請問部長,這兩個字你認不認得?第一個字? 潘部長文忠:就是全球化或國際化。 鄭委員正鈐:一個是全球在地化,一個是在地全球化。為什麼我會特別提到這個?因為你們今天的報告當中特別提到全球在地化這個概念,關於全球在地化和在地全球化,為什麼我要特別提這個部分?最主要是因為現在在教育現場當中,很多老師擔心在2030年雙語政策之後,在教育現場,他們會以為除了中文之外,其他的部分都是要用雙語教育,就表示他們都要具備英文的能力,他們是擔心的,因為現在教地理、物理、化學等等的老師是不是都有能力用英文來教地理、化學、歷史等等不同的科目?所以教育現場很多老師對這個部分是擔心的,本席要請部長簡單回應一下有關2030年雙語政策,整個教育現場到底要怎麼去做?這兩年雙北在招雙語老師也都招不滿,新竹市的情況是怎麼樣,可不可以請部長做個說明?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剛才這樣的質詢與提醒。2030整個雙語政策,就英語這部分是提升英語力,另外一個是要發展國家語言的落實與推動,也是今天召委很辛苦的安排這兩個主要相關的議題,在提升英語力的部分,並不是要把英語成為國家的第二官語,也就沒有所謂要全面、每個人都要使用英語,但是在提振英語這部分,確實對學生面對未來有幫助,因此在教育現場不會去要求每位老師都要用英語來上課。 鄭委員正鈐:不會要求嘛! 潘部長文忠:當然不會。 鄭委員正鈐:不是這樣的作法對不對? 潘部長文忠:對。跟委員報告,在現場,尤其是國民教育階段,即使到高教,還是要讓學生學會該領域、該專長領域的核心,如果有機會學生也能夠接受同時應用英語來學習作為相關的輔助,這才是一個本末,所以我跟委員報告,目前有部分縣市把部分領域教師的選聘,過度強調好像就是要聘一個專門以英語為主的,教育部昨天已正式函文給相關縣市,未來教師甄選應該要回到教育、回到專長領域這樣的思維,這才是本質。 鄭委員正鈐:謝謝部長很清楚的說明2030雙語政策當中整個教育體系到底要怎麼具體去做,我看到教育部的官網針對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有五大策略,第五大策略提到要鬆綁法規、建立彈性機制,針對這個部分我們要鬆綁哪些法規?有哪些彈性機制?你之後再給我一個完整的書面資料好不好? 潘部長文忠:好,我們整理後再給委員參考,謝謝。 鄭委員正鈐:謝謝部長。 主席(鄭委員正鈐代):請林委員奕華發言。 林委員奕華:(9時39分)部長好。最近的校園防疫真的是讓老師累、家長累、學生累,現在國小到國中包括停課、復課、誰要居家隔離、誰要快篩,真的是一團亂,請問部長,現在的九宮格防疫新制,指揮中心有沒有先徵詢過教育部的意見?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說明。 潘部長文忠:跟召委報告,對於這次各級階段,其實都有提到指揮中心,專家小組也有幾次的討論,才做一個給縣市和學校…… 林委員奕華:所以你都知道要用九宮格這件事情?這件事情一出來之後,大家就開玩笑說,這到底是一個防疫政策還是益智遊戲?最近網路上就出現這個,大家都開玩笑說這是數學素養題,國高中如果只有1位同學到校的時候,班上有幾位學生確診?請大家來算一算。下一個就是時事題,有一個新北的班級,如果座位是這樣的話,到底有幾個同學可以來上課?你知道這樣算下來有幾個同學可以來上課嗎?我自己很認真的算,大概4個學生可以來上課,如果用九宮格來算的話,如果班上1位同學確診,9位同學快篩陽性,依九宮格來看,只剩4位學生來上課,你認為這個意義是什麼? 潘部長文忠:跟召委報告,這次5月8日防疫的大前提有特別提到,國高中的考量是因為疫苗覆蓋率真的比較高,達到八成以上,對於比較可能會有密切接觸的是以這個來規範,但是一個更大的前提是,學生互動、學校的狀況確實有各種不同的情況,所以本來就賦予有這樣的彈性調整。 林委員奕華:部長非常清楚學生不是乖乖就坐在一個地方,有些會跑班、有社團…… 潘部長文忠:所以才會有這個彈性讓學校來做處理,那是一個最大的前提。 林委員奕華:所以你認為那個前提是大過於九宮格的防疫新制?因為現在大家認為是九宮格比較重要。 潘部長文忠:相信委員也瞭解,這兩年多來,我們都知道疫情不會全國一模一樣、每個學校一模一樣,所以始終都會保有一個彈性,讓學校、縣市做一些因應。 林委員奕華:如果班上1個學生…… 潘部長文忠:委員,這種情況就符合我們講的彈性原則…… 林委員奕華:因為現在很多學生在同一班都確診,你總不能都用九宮格吧! 潘部長文忠:如果是委員所舉例的這個樣子,假設以我們原來所規範的彈性來看,當然應該可以全班停課。 林委員奕華:部長能否再宣示一下,你能不能跟指揮中心再討論一下,其實校長都有一定的能力,在學校裡面到底如何來停班、停課?能不能在一個原則之下,授權給各校校長來做決定?我認為這才是真正最好的方法。 潘部長文忠:委員講的對,現在學校還是希望有一個基礎的原則讓他們做參考,這次5月8日所發布的也跟委員所提的這個原則相近,因為已經幾次跟局處長溝通,也希望這樣的空間讓學校彈性處理,包含縣市都不容易去決定每個學校一致性的作法,這是防疫上必須要有的彈性。 林委員奕華:所以你同意讓校長有這樣的權力? 潘部長文忠:當然可以啊! 林委員奕華:好,我們希望可以朝這樣來走。現在還是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最近很多地方包括教育局處的首長來跟我反映,現在學校的快篩試劑還是一個大問題,雖然上次你提到有50萬支。 潘部長文忠:不只。 林委員奕華:到昨天有多少? 潘部長文忠:到昨天合計已補充到100萬劑了。 林委員奕華:有些直轄市政府可能一天就用超過一萬劑給學校,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是,聽說地方政府來問教育部,教育部的高層竟然說這是衛福部的業務,你們是協助,所以學校如果快篩試劑不足,應該先向其他學校調度或向在地衛生局請求支援,意思就是你自己想辦法啦!教育部怎麼是這種態度呢? 潘部長文忠:不知道委員瞭解的是部裡面什麼同仁? 林委員奕華:我可以告訴你是誰講的,但我不想在這裡說是誰,我很明確知道是誰說的。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在處理這個工作上,我想委員也知道,現在地方政府尤其是衛政的同仁真的很辛苦,也沒辦法及時,所以教育系統也爭取了,行政院也同意了,教育的部分…… 林委員奕華:在教育的部分,你是大家長,你們要負責啊!怎麼會叫他們去跟其他學校借或是跟衛生局…… 潘部長文忠:我現在跟委員報告的還是我的…… 林委員奕華:衛生局有衛生局需要去支付的。 潘部長文忠:但是有一個前提,為什麼我們說防疫上還是要有個規範,否則全部都停課了,停課的時候他們又要求快篩劑等等,有些家長心裡會擔心,這個我們都能夠同理,但是從防疫上來看,畢竟國家已經走了兩年多,也知道每個階段的防疫策略,如果依照目前我們配置的、已經要給學校的,用一句話來說就叫做學校備戰的存量…… 林委員奕華:我知道啦!部長,我覺得聽起來還是個問題,因為整體快篩試劑不足,造成到你這裡的快篩劑不夠,所以你這裡就會要求只能什麼狀況之下用、什麼狀況之下不能用,但是包括我們在內,如果小學停課或是預防性停課,家長就希望有快篩試劑,全班都想篩一下。 潘部長文忠:小學、幼兒園是這樣的標準啊! 林委員奕華:是啊!但問題是沒有、不夠啊!就是不夠嘛!然後你要回學校也要快篩,所以請教育部把責任擔起來,不要推給衛福部或推給地方衛生局處…… 潘部長文忠:我現在的意思是,從5月初開始,教育部第一時間就配50萬劑來支援學校,接著兩天後再配20萬劑,這個禮拜二(前天)我又再爭取30萬劑,目前加起來已經有100萬劑了。 林委員奕華:你就繼續多多爭取。請你在這裡承諾地方、學校快篩試劑是教育部的事,可以嗎? 潘部長文忠:但學校也一定要接受一些相關規範,這是我要講的原則,不能說每個學生普發一劑,目前的防疫策略不是這樣,但這些在我們的規範裡面,比如像小學、幼兒園全班停課時要配發的這個量…… 林委員奕華:所以為什麼要用九宮格,可能也跟快篩試劑不足有關,總之,本席希望你把責任承擔起來。 潘部長文忠:一定的,而且是持續在爭取,到現在已經有100萬劑,相信委員可以理解,現在快篩試劑的部分確實比較緊,但教育系統我是用這樣的方式來支援。 林委員奕華:再來,關於班班有冷氣的部分,高中的部分希望可以比照優惠電價,另外,希望能夠一樣補助電費,這部分我已經說了多次,起碼先從優惠電價做起。 潘部長文忠:委員,這部分我們繼續來跟經濟部爭取。 林委員奕華:既然國中、國小可以做到優惠電價,我希望高中的部分教育部起碼先幫他們爭取優惠電價,也希望能夠爭取電費補貼,我們再來做後續的討論。另外,關於班班有冷氣,我聽到各校要做竣工銘牌,請問有這樣的事嗎?每個學校都要貼上班班有冷氣竣工銘牌。 潘部長文忠:那是為了謝謝各施作廠商,因為這次的廠商真的非常辛苦。 林委員奕華:以後每個工程竣工,學校還要放個銘牌嗎?這個不能讓各校自己決定嗎?我先說我不是很認同這一點。 潘部長文忠:感謝的是廠商耶!那個不是…… 林委員奕華:以後每個工程都要感謝廠商,學校到處都是竣工銘牌? 潘部長文忠:這次電力改善跟冷氣工程,我很充分瞭解,這些共同來幫忙的真的很辛苦啦! 林委員奕華:抱歉啦!我覺得這有點是為了政策有點好大喜功的作法,我比較不能認同。 潘部長文忠:他們把兩年半的工程縮到一年多完成。 林委員奕華:今天的主題實在太多了,我先講本土的部分,今天剛好客委會有列席,有一個部分我想確定,上次有提到閩南語的師資有固定名額,那客語的部分呢?我還是非常關心尤其是都會區客語流失的問題,客委會跟教育部,未來在客語校園扎根的部分,有沒有一些在法制上可以做到的地方?請孫處長先回答你們的需求或希望。 主席:請客委會語發處孫處長說明。 孫處長于卿:關於這個部分,我們正在跟教育部研商要修訂我們的客語師資辦法,閩南語的部分已經明確訂定,國中是24班以上、高中是22班以上必須聘任1位閩南語師資。而客語的部分,我們希望除了比照之外,客語跟閩南語比較不相同的地方是我們有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其中有40個鄉鎮市區一半以上的人口是客家族群,所以我們希望在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能夠每一所學校都至少要有1位合格的師資。 林委員奕華:部長也在場,也請他們聽一下,我們都能夠做所謂跨部會的合作。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的關心,這個當然跟學生選習的人數有關,我們會跟客委會商量,有些重點區域能夠參考閩語的師資、專任化…… 林委員奕華:雙語的部分我來不及問了,說實在的,我要請教育部審慎思考,我覺得我們不要叫做雙語教育,雙語教育有它的定義,剛剛聽部長的說法其實就是英語友善…… 潘部長文忠:是提升英語啦! 林委員奕華:提升英語。我對雙語教育這個名詞有比較大的意見,因為我們是做不到雙語教育的,謝謝。 潘部長文忠:謝謝召委。 主席(林委員奕華):請萬委員美玲發言。 萬委員美玲:(9時50分)部長,現在的校園防疫,大家都在說,豈一個亂字了得啊!真的是亂到最高點。最近我們看到一位老師,過去他是確診居隔,他是用舊制,不過剛好他居隔期滿符合了新制,照理講,10天到了,他是可以不用快篩就可以回學校去上課,結果因為他擔心,他覺得這些學生就是他的孩子,所以他必須自己再篩一次,結果這一篩是陽性。請問部長,這樣他需要回學校上課嗎?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說明。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現在不要說老師,一般民眾如果是快篩陽性,基本上,我們都會希望他在家裡。 萬委員美玲:不好意思再糾正一下,無論如何,你是教育部長,不是指揮官,所以我覺得今天校園的事情要先把它管好,你說大部分的人就是大家一起適用,那是指揮中心要去做的,如果在校園裡面,我們覺得是不適合的,站在教育部長的立場,應該要把它提出來。我剛剛所說的這個個案其實造成了很大困擾,這位老師篩了以後呈陽性,他非常擔憂,怕會傳染給這些孩子們,造成孩子們確診,這些家長們知道老師快篩陽性後,試問有哪個家長會放心?這位老師自己的心理負擔又是什麼?因此他向學校提出他快篩陽性該怎麼辦?學校到地方的教育單位都告訴他說,按照指揮中心的規定,指揮中心說沒有關係,那你就來上課,可是他就是擔心,結果可能是校長做一些權宜,讓他去請假。請問現在我們任何事情都是要學校、家長、老師自己去做權宜嗎?這不是防疫應該有的狀況啊!部長,這該怎麼辦? 潘部長文忠:委員,我們給的這些本來就是有一個原則,但是一定要保留一點彈性,像剛才委員舉的這個例子,我覺得老師也希望進到班裡面去教學時不要造成困擾而做了這個處理,又確定是陽性的狀況下,這個本來就可以讓老師……我們原來的通則裡面就有這個概念。 萬委員美玲:部長,因為現在染疫的人真的太多了,新制的規範是居隔期間到了可以不用快篩,可是這些老師們跟一般民眾有些不一樣,他是非常有責任感的,他要面對的是二十幾個孩子,所以他會擔心,甚至有些是科任老師,他還要跑班,他面對的學生更多,試問:現在他們在確診居隔期滿之後,經過自己自主快篩後呈陽性,這樣的老師還可以回學校上課嗎? 潘部長文忠:剛才我已經跟委員報告了,因為我們不會強迫,指揮中心也沒有強迫居隔期滿一定要做快篩這個動作,如果老師自主發現,也確定為陽性這樣的狀況,依我們的通則就是希望他繼續在家裡,不要直接回學校上班,學生就不要急著回學校上課。 萬委員美玲:好,所以部長,很確定的是,確診老師居隔期滿,經過快篩後發現還是陽性,老師可以繼續請防疫假,該班學生也可以不用回學校上課,對嗎? 潘部長文忠:該班?委員,我講的是學生如果有個別的話,倒不是整班的動作,像老師也是個別的狀況。 萬委員美玲:所以老師就可以不要回來上班,維持原來他請假時的狀態,是不是這樣? 潘部長文忠:但是這個情況他一定要讓學校知道。 萬委員美玲:當然。 潘部長文忠:就是他有再做其他篩檢後出現了什麼狀況…… 萬委員美玲:部長今天答案這麼明確的話,可能要對各地教育局把這樣的指令傳達下去,然後讓各校有一個明確的指引,因為我的理解是,其實大部分的老師10個中有8、9個都會去篩,因為這是要對家長、對孩子負責的。 另外我要請教九宮格之亂,我想教育部應該也有聽到很多老師跟家長炸鍋式的反彈,我是不太理解,為什麼要讓這種亂象出現,部長也是從基層教育人員上來的,應該非常清楚用九宮格去匡列規範染疫的學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因為這對防疫沒有任何幫助,現在哪一個國中生、高中生只會跟周遭九個人去做密切往來,比如他下課後去打球或是他麻吉的朋友是在隔壁班呢?我覺得當疫情指揮中心要做出這樣規範的時候,教育部就應該提出這是不可行的政策,為什麼部裡面那時候沒有提出來? 潘部長文忠:委員,這應該是指揮中心的專家小組在了解狀況後才會提出這樣的建議。 萬委員美玲:什麼狀況? 潘部長文忠:現在學校比較常態性的班級,通常會有一次午餐,以吃午餐來講,一定是會脫下口罩,所以當時專家小組認為雖然國中生有八成以上都已經打了兩劑的疫苗,但是中午的用餐是需要再注意的,他們才提出用九宮格的方式作為匡列範圍,但並不是唯一的方式,因為如同委員所提的,他們彼此會有接觸、會有其他的狀況,所以賦予他們彈性,也就是發現他脫口罩的那一天有跟哪位好朋友接觸,這樣就應該通報,這也會成為學生可以請防疫假的標準,所以有一個原則,而基於原則所作的考量就如同我剛才跟委員所報告的,中午吃飯一定會脫口罩,這就是為什麼要以九宮格做初步的規範,但下課同學之間如果有脫口罩15分鐘以上接觸,這也應該可以同意以防疫假的方式請假三天的規範,所以我們一直都在強調一定要保留彈性,不管是個別接觸、學校或班級…… 萬委員美玲:部長,我也不清楚這叫做保有彈性給他們,還是叫他們自己自主應變,但是不瞞您說,這都會造成第一線大家在執行上的許多困擾。 潘部長文忠:整個防疫過程真的很辛苦,我也很謝謝學校還有老師,但現在教育部在不斷的遇到問題以後,也再做一些補充說明,我想大家一起來進行防疫,委員大概也了解整個防疫指揮中心的方向跟未來的相關規劃,讓它回到比較自主應變,這是一個大方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知道學校現場一定會出現一些狀況,當他們反映給我們時,我們會再作補充。 萬委員美玲:部長,其實校園是一個有制度的地方,我覺得要做一些規範不會這麼難,這不像疫情指揮中心要做的是全臺灣的防疫準則,他可能需要去做一些調整,所以我希望以後能有一些相關的政策出來,不要事後才去做一些補充、彌補、調整,像九宮格這件事情,事實上原本可以不用挨罵,因為這件事情其實是不需要這樣處理的,像您剛剛說到,我們賦予他們一些彈性是如果這些學生自己認為他跟某人接觸時有脫下口罩,亦即他自認為跟九宮格以外的同學有更密切的接觸,就可以請防疫假,其實我們看到現在的教育現場是一個班上很多學生幾乎都請光了,甚至還看到某個學校有一個班請假請到只剩下4、5個學生,這就造成第一線教學上很大的困擾。 再者,今天有學生請假或者被匡列後必須回家居隔,我們並沒有強迫他一定要線上上課,對嗎?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如果是短天期的,比如說3天,就像一般學生有事情或病假的情況,這部分我覺得我們讓它有點彈性空間,如果老師能夠特別提醒學生或補充一些資料給學生…… 萬委員美玲:是,所以簡單來講,在防疫政策上我們一直保有彈性,其實就是讓他們自己看著辦,為什麼我會這樣講?是因為我們剛剛講到這些學生如果請了防疫假待在家裡,那未必一定要線上上課,因為他身體可能有不同的狀況,但我們不能否認也有很多孩子就是請預防性的防疫假待在家裡,一個班上有這樣的學生,不管是9個、18個甚至更多,將會使得老師們很困擾,這些孩子到底要不要繼續上課?如果他們不繼續上課,我們不能強制他,但如果想要上課的,請問部長要怎麼跟班上的實體教學同步?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在虛實混成教學課程的進行方面,在班級的實務上,確實也有老師反映有這樣的困難,所以這也是現在為什麼我們叫做停課,學生是請假,不是居隔,同時天數也把它再縮短,是因為疫情從專業上的判斷,並不會需要那麼長的時間,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比較會讓學生,如果說兩三天的課程…… 萬委員美玲:部長,這些我很清楚啦!其實現在教學第一線,大家執行起來真的有很多困難,也比較亂,所以我希望之後你要針對每一個孩子因為防疫假造成的學習落差做全盤的評估,以及未來怎麼進行補救教學給予協助,這是當下教育部應該做的。 潘部長文忠:是,我要講的是統整這部分才是我們要關注的,但是學生因為短天期防疫假這部分,是真的不必過度硬性規定非得在這兩、三天內一定要怎麼做,這個現場的狀況…… 萬委員美玲:部長,我希望能把補救教學後面這部分做起來就好。 潘部長文忠:是,但是整體學習上會不會受影響,其實教育部非常在意,不只中小學,連大學我們也要注意到這個現象,謝謝委員。 萬委員美玲:好,謝謝。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 主席:請范委員雲發言。 范委員雲:(10時1分)本席首先要請問,同時也是剛剛委員所關心的問題,亦即甄試國文老師不考國文卻考英文的荒謬亂象,部長應該知道花蓮有考生反映,他參加國文老師甄試,但是翻開初試的科目,英文卻占了一半,另外一半是教育專業科目,包含教育理念與學習發展,而不是針對國文的專業科目,其他數學老師甄試也是一樣,結果也一樣是考一半的英文,一半的教育理念,完全不考數學,部長您認同雙語政策走到現在,卻出現像花蓮縣教甄這樣的作法嗎?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說明。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我有特別注意到這一則消息,也覺得以這樣的方式,第一個、是誤解了我們推動提升英語的政策,本來政策並不是要這樣…… 范委員雲:本來政策就不是要這樣,甄選國文老師卻考英文,這樣國文會不會教不好? 潘部長文忠:我要特別強調在選聘老師,因為在基礎的學習上,學生在該領域比如像國文的學習、理化的學習,這一定要讓孩子用它能夠學會的方式,這才是最根本的。 范委員雲:聽起來潘部長也不認同嘛!就此,我看到國教署彭署長投書自由廣場宣示教育部的立場,亦即教師選聘應以領域專長為優先,彭署長在該文所講到的理念跟潘部長的理念一致,但是經本席辦公室針對該相關事項詢問教育部決定要怎麼處理?教育部卻回覆說,「這屬於地方自治事務,只能尊重地方作法」,是這樣子嗎?部長可否回應國教署的說法,以及你剛才表示你也不認同花蓮縣教甄的作法,究竟教育部要如何管這件事情?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關於教師甄選,尤其是國中小的部分,這本來也是由縣市政府或學校依照目前的相關法規,的確是如此。 范委員雲:這點我有疑問,那教育部只能像國教署署長一樣寫文章建議嗎? 潘部長文忠:進一步跟委員報告,昨天我特別請國教署署長正式行文給各個縣市…… 范委員雲:行文給各縣市是針對未來的作法,對不對? 潘部長文忠:對,因為它簡章已經…… 范委員雲:這樣花蓮縣的已經出去的教甄就收了一個只會教教英文,不知道會不會教國文的老師,這樣花蓮的學生和家長要怎麼辦? 潘部長文忠:因為它的甄選簡章已經公告,而且報名手續也都已完成了,所以還是要維護考生的權益,因為…… 范委員雲:所以花蓮會收一批英文很好,但是國文不知道好不好的國文老師?然後英文很好,但不知道數學好不好的數學老師? 潘部長文忠:所以跟委員報告,為什麼昨天我會緊急請國教署行文給22個縣市…… 范委員雲:昨天已經行文了嗎? 潘部長文忠:已經正式行文…… 范委員雲:包含花蓮是不是? 潘部長文忠:正式行文的意思是,我們必須要讓縣市知道我們對教育現場的執行政策上,不要因為雙語政策而產生誤解,甚至是偏差,這才是教育部應該很清楚的…… 范委員雲:我很高興教育部昨天行文了。針對花蓮縣已經辦理甄選了,所以不能處理這點,我持保留態度,為什麼?因為我不認同剛剛部長所講的這是教育自治,是地方自治事項,所以無法可管。我想部長應該對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甄選作業要點很熟,該要點第十一條提到,主管機關應督導所屬學校辦理教師甄選,經發現違失且查明屬實者,應請改正。部長剛剛說花蓮縣政府的作法是對雙語政策有誤解,但我們的教育理念並不是這樣的,請問這是不是違失?這次的教師甄選是不是已經違失,所以應請改正,並議處有關人員或移送法辦?第十二條提到,主管機關接受各級學校教評會委員辦理之教師聯合甄選,得準用本要點,所以花蓮縣教甄的作法難道不算違失嗎? 潘部長文忠:從委員所提的條文來看,主管機關對所屬學校…… 范委員雲:對,準用本要點。 潘部長文忠:我要跟委員報告的是,花蓮縣辦理教甄時考量要選聘什麼樣的老師,就整個政策方向來說,是誤解了…… 范委員雲:花蓮縣教育局處單位居然能產生這麼大的誤解,我覺得這不是小事,這一定是經過局處首長同意的,對不對?請教育部研究一下這個法條,看看花蓮縣教甄的作法是否符合第十一條的違失,主管機關應該請學校改正,且議處相關人員,好不好?部長可否給教文委員會一份報告? 潘部長文忠:可以。但我要向委員報告,所謂主管機關,其實是地方縣市教育局處…… 范委員雲:若地方縣市教育局處都不認為這有違失的話,那麼教育部就是地方縣市教育局處的主管機關吧? 潘部長文忠:所謂的違失,係指在辦理相關事務時涉及人謀不臧,但今天花蓮縣在教師選聘這件事的問題,是因為很重視英文,認為老師要具備英文能力…… 范委員雲:重視英文重視到選聘國文老師不考國文,數學老師不考數學,只考英文,這已經沒有教育理念了,我覺得這是很大的違失。 潘部長文忠:我覺得我們應該要對這樣的概念…… 范委員雲:如果教育部的法律工具不夠,那麼必須先研擬好,以免事情發生了,你們行文給他,萬一他又不聽時該怎麼辦?請教育部給教文委員一份報告,並告訴我們:第一,這件事能否依法追究?第二,未來如果有人不理教育部公文,以致又發生類似的教甄事件時該怎麼處理,好不好? 潘部長文忠:這次花蓮縣甄選教師偏重英文…… 范委員雲:完全不管國文老師是不是會教國文了。 潘部長文忠:對此,他們有他們的說法…… 范委員雲:也不管數學老師會不會教數學,所以我們不用管他們的說法,部長只要講您認不認同? 潘部長文忠:對於是否失職,我必須跟委員報告,所謂違失,並非指理念,從理念來認定是否違失是行不通的。不過據此而選聘的老師如果不能秉持專業,做好教育工作的話,那麼這件事的影響就很大…… 范委員雲:當然。 潘部長文忠:所以把事務辦壞了與人謀不臧之間屬於不同層次。 范委員雲:這是我們解釋的問題,部長可否答應給我們一份報告? 潘部長文忠:我們會把整體瞭解的情形向委員報告。 范委員雲:多久可以給我們報告? 潘部長文忠:兩個禮拜。 范委員雲:謝謝部長,本席會繼續追蹤並關心這件事。 接下來本席想關心代理教師員額問題。本席追蹤這議題已經一年半了,但教育部迄今仍無實質進展。蘇院長曾說這件事無須修法,只是教育部必須檢討作法,部長,對不對?為了此事,本席不斷與國教署對話,署長和部長應該都很熟悉。署長上次在處理預算解凍案時曾提到,以學校統計來看,問題其實沒那麼嚴重。但本席以學校統計來看,全臺有三分之二的國中小代理教師超過8%的比例;以縣市來說,問題更嚴重,國小部分有95.5%,國中是82%,這些都是教育部的統計數字,可見問題係長年累積形成的。上次院長說不用修法,但本席持續追蹤後發現,有五個問題較為嚴重的縣市竟把省下來的錢繳回縣庫,不作為教育用途。經教育部追究後,嘉義、雲林、澎湖及連江縣都說將改變,唯獨臺東覺得這樣做有道理,認為把經費繳回縣庫沒問題,教育部則持續溝通協調,這與剛剛那件是很像,難道教育部國教署變成溝通署,還是透過自由時報來做溝通?如係工具不足,那麼本席全力支持教育部修法改變,不要只是扣經費。本席曾告訴國教署長,根本沒扣過經費,連一次都沒有,而且這是多年問題,到現在還有三分之二的學校仍舊違法,代課老師超過8%,以縣市來看問題更嚴重,經過你們追究,臺東縣仍認為繳回縣庫沒問題,所以需要再溝通協調。教育部不是溝通部,如果蘇院長說不用修法即能解決問題的話,那自然沒問題;問題是,你們溝通的速度實在太慢,而立委的時間有限,這問題我都追蹤一年半了!我認為應該修正兩個法:第一,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第十三條,增加「用人經費於以後年度僅得用於用人經費」等文字;第二,最近即將修正國教法,所以教育部何不乾脆把代理教師員額管控明訂於國教法中,部長覺得這兩個法修哪一個可以解決問題?部長支持修哪個法? 潘部長文忠:就實務來說,委員也知道這五個縣市的態度,臺東也明確回應會把112…… 范委員雲:以最近的資料來看,你們仍在持續溝通協調中…… 潘部長文忠:會回來這邊,這是實務面。 范委員雲:對外都……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提起這議題,讓我們得以就行政來做督導。至於代理代課問題,過去兩年學校因為疫情關係,很多縣市沒有繼續辦理教甄,今年看似已陸續恢復…… 范委員雲:雖然陸續恢復,卻也沒有錄取足額,這是本席辦公室所瞭解到的…… 潘部長文忠:現在要看今年的辦理情況而定,因為近兩年確實因疫情之故而停辦了,今年辦理過後,我們會來做盤整。今天行政院會如能順利審議通過國教法,嗣後將送至大院審查,後續審查時,我們會就此再做斟酌。 范委員雲:對於是否修正本席所提及的那兩部法,部長可否給我們一份評估報告? 潘部長文忠:我們會從實務上來考量,上次委員質詢後,我也請署長親自去看過,如果未來有所改善並回歸正軌的話,屆時我們會再評估看是否修正經費編列管理法…… 范委員雲:最好是未來不再犯法,而不是讓我們花了這麼多時間來循循誘導! 潘部長文忠:委員提出後,其實多數縣市都遵循了,只剩下少部分…… 范委員雲:只有少部分也很嚴重! 潘部長文忠:如果已經進來…… 范委員雲:臺東即使經過溝通,我直到今天才聽部長說要改善…… 潘部長文忠:是說到112,我們會從這方面來評估,之後再向委員報告。 范委員雲:關於是否修正上述的兩部法,教育部多久可以給我你們的建議? 潘部長文忠:國教法送至大院後還要審議,待法條審議時,委員還可以就此進行討論,所以時程上比較不需要,至於經費編列管理法…… 范委員雲: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呢? 潘部長文忠:這兩週評估過後再向委員報告。 范委員雲:在國教法我也會提出這部分的修法。 潘部長文忠:這次國教法是整體法條的大幅修正,過程中如果委員認為有需要,我們尊重委員提案,可以據此再做討論。 范委員雲:OK,謝謝部長。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 主席:請張廖委員萬堅發言。 張廖委員萬堅:(10時14分)部長好。剛才范委員提及代理教師問題,這其實已經講很久了,而且一國好幾制。同樣是教師工作,與正式教師相比,工作並沒有比較少。目前我們補助代理教師的經費係全國一致,都是13.5%,對不對?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說明。 潘部長文忠:委員好。這是由中央補助的部分。 張廖委員萬堅:對,但是地方也有代理教師,他是大概給10個月、11個月的薪水,就是連暑假都扣掉,沒有擔任行政工作就扣掉,其實這個真的是對代理教師非常不公平,我想這個部分還是要想辦法來解決。 接下來我想請教的是,最近教育部在研擬香港澳門居民來臺就學辦法的一個修正草案,要開放不具居留身分的港澳學生來臺讀高中跟五專,而且最快預計今年就可以招生。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就是讀高中、五專的學生可能都還沒有滿15歲,雖然規定可以由校長或學校的董監事來擔任監護人,可是每人又以兼顧5人為限,所以就有民眾擔心未來會不會又以人道的理由要開放所謂的親屬來臺依親?另外,衍生的問題是這個數目會有多少?將來會不會占掉臺生升學的名額?當然也有很多人擔心現在的香港跟澳門已經跟過去的香港跟澳門不太一樣,會不會產生臺灣的國安問題?昨天晚上陸委會的網站燒了一陣子,因為陸委會昨天晚上緊急發表了五點聲明,做了一些初步的澄清,但是從教育部的立場來講,為什麼會突然想要開放沒有居留權的港澳學生來臺? 潘部長文忠:我跟委員報告,其實在109年的時候,國發會在有關爭取國際人才推動小組的會議當中,有整個思考臺灣面對這些國際相關人才,這當然也包含學生,那是一個經過討論跟決議…… 張廖委員萬堅:我們把港澳地區當成國際的一部分,大概比較像是外生的身分,可是這兩、三年來,其實港澳臺的關係是有變化的,我們臺籍的住香港或澳門,包括我們派去的主管、領事或代表,只要你不簽一中承諾書,就不可能得到港府的簽證,所以目前駐港的經文辦事處,包括我們的處長,沒有一個人在那邊,全部都是香港聘用的人員,這種關係當然在改變,而這種改變會不會造成我們現在港澳條例所規範的港澳地區愈來愈內地化?他比較像是中生的性質,如果我們用外生的來看,我們當然希望港澳對臺灣的民主自由嚮往,他們這幾年面臨的所謂反送中,還有香港的民主事件,一國兩制對他們來講已經破滅了,但他統治的政府單位越來越內地化,最近當選的香港特首是前警務人員,是強硬派的,他會用國安法來抓人,像歌手何韻詩昨天也被抓了,所以港澳臺現在的關係不太一樣。部長,整個國際情勢跟兩岸關係在轉變,你個人的看法怎麼樣?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委員剛才提到這幾年香港的整個政治環境跟民主確實有很大的改變,但港澳學生其實在更早以前本來就有到臺灣來求學…… 張廖委員萬堅:為什麼突然間要開放……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這些學生的進來,其實有經過好幾層的審議,比如在5月底前,要辦理的學校必須要提出辦理的計畫來做審議,如果通過了,未來他的學生進來,還是要再經過我們相關跨部會,包含他的出入境紀錄、包含安全等等的這些措施,臺灣長久以來面對外界其實是採開放的政策,但是這樣的概念,我想未來對於這部分,其實是不會影響到國內學生的升學,都是以外加的…… 張廖委員萬堅:絕對是外加。 潘部長文忠:學生還是會有剛才的那個查核過程。 張廖委員萬堅:對,但是整個港澳臺的關係在變,港澳條例當時的定位也在變,當然我們是歡迎港澳生來臺就讀,但是有一些外界關心的國安疑慮,或者是其他衍生的因素及整個政治背景的變化,我想也應該一併考慮。 潘部長文忠:是,這個在相關的配套,還有審核的過程,我想也會特別考量…… 張廖委員萬堅:配套的部分昨天陸委會有說明,所以教育部也應該好好說明一下,譬如我舉個例子來講,為什麼外界會有疑慮?因為現在來臺如果取得學位後,工作5年薪資達基本薪資2倍,就可以成為我國國民,就是五專畢業生工作5年,最快25歲就可以成為臺灣國民,然後將來會有依親的問題。但這個香港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香港,他有很多中國出生移民過去的香港人,這些會不會造成國安的問題?這當然不是教育部的的範圍,但你們會不會跟陸委會談到這個,或是陸委會有沒有跟你們……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港澳生本來就一直有到臺灣求學的辦法,針對高中或五專的年齡層…… 張廖委員萬堅:以前是爸爸、媽媽工作的關係,他到臺灣有居留權,所以他在臺灣升學沒有問題,現在是爸爸、媽媽沒有過來,我們要開放15歲以上的。 潘部長文忠:我想陸委會昨天非常明確地對社會說明,其實他們就只有來求學,並沒有所謂父母可以跟著他來,等於一個學生來臺灣…… 張廖委員萬堅:所以他升學也沒有占到名額…… 潘部長文忠:完全沒有。 張廖委員萬堅:是外加。他們的課程也要經過…… 潘部長文忠:他就是很單純到臺灣來求學。 張廖委員萬堅:我想這個你要加強說明,好不好? 潘部長文忠:是。因為年齡層比較低,所以才會說有招生計畫的學校必須幫助這些學生,有類似代理監護的照顧,我想從人道,還有學生年紀還小、身心發展等狀況,這些我們都會要求提出申請的學校必須要做到,才能夠提出申請…… 張廖委員萬堅:針對外界有疑慮的部分,陸委會說明了,那教育部如果可以的話,譬如包括未來的人數,還有他升學的部分,我想還是要做一些說明。 潘部長文忠:是。 張廖委員萬堅:另外,我們比較關心本土教育的問題,因為時間的關係,我簡單的說明一下。我從部長的報告裡面看到,國語法通過之後,三年的時間到今年,本土的課程就要上路了,可是現在很多第一線的高中校長包括明星學校,或者是一般國中的校長都在講說,我們國、高中的本土語師資不足。部長的報告有特別提到,其實現在國小、國中、高中一共有8,892個,可是如果我們細分來看,小學占了7,823個,至於國、高中的部分,現職教師裡面具有本土語言認證的只有1,069個,換句話說,國、高中的本土語師資大概只有國小的七分之一到八分之一之間,不到七分之一。這樣的上路其實是會有一些問題的,當然我也看到你的報告裡面有提到說將來可能採直播共學,還有所謂的教學支援人力等等,或者是跨校,可是感覺起來有些高中,尤其是一些明星學校他們非常著急,因為那是必修課程,高一就要修了。 現在國、高中的本土語師資不足,我看你的報告說有6,000人,其實正在進修的6,000人是包括講習的,那個不一定有認證的水平,因為講習就是幾個小時而已,離教學可能還有一段距離。真正在職進修的人數不到1,000人,我的表格裡面寫得非常清楚,這是你們給的資料,國、高中的部分大概是830個,小學的部分是129個。以這樣子的師資人力來講,教育部如何再積極地鼓勵老師在職進修,這個是一個問題。國小是包班制,老師會儘量去學,可是國、高中都是科任制,科任老師如果是教數學,他怎麼會有興趣去教本土語,不見得沒有,但比較少。因為時間的關係,我把它講完,等一下部長再來回答。有些高中想說可不可以不在高一開課,而是開在高二、高三,因為第一年可能來不及。那為什麼會來不及?其實我們以師資來講還沒有到位,教材也都還沒有真的完成,從國教院給我的資料可以看到,國中的閩南語及客語教材,只有一家出版社送審,高中只有兩家,而國教院的回答是說因為語言教材的市場很小,出版社很少要出版,所以他們其實只做初階的審查,將來審定過之後,也不會有審定字號,也不會強制使用,也就是老師可以自編教材,並且可以自行來教導,可是問題就又來了,我們看部長的報告跟教育部提供的報告裡面,其實我們是要鼓勵老師去編,可是現在老師編的教材到底怎麼樣,我們手上也沒有資料,即使他自編完成了,在那裡?國教院沒有審定過的這些所謂的本土語言教材,它會不會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光是臺語的拼音就好幾種,會不會是老師教老師的,學生學學生的,不同學校學不同的,臺北跟臺中又不一樣?所以整體來講,當然我們覺得大方向是對的,我們已經修了,多語國家其實對文化來講,它的豐富內涵是更好的,從教育階段開始,111年要上路,但是很顯然從師資也好、從鼓勵編教材也好,包括我們原住民語、閩東語、臺灣手語,感覺這市場很小,出版社也不願意編,國教署要負責,你負責請老師自己編教材,現在情況到底怎麼樣,可不可以請部長回答? 潘部長文忠:委員,我先回答教材的問題,因為從小學實施已經一、二十年,大概瞭解到這些教材的發展跟審查的狀態,因為閩南語有比較多出版社在辦,所以除了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包含新的臺灣手語跟閩東語,教育部當時就很明確知道這部分無法強迫民間一定要發行,所以這部分就由部編,但是部編還是會經過國教院初審的機制。 張廖委員萬堅:可是國教院給我們的資料顯示,目前送審的國中教材也只有一個出版社。 潘部長文忠:不是,我跟委員講的是這裡面統統都有部編本的教材,不會讓老師最後沒有教材,一定要自己編,除非是老師自己本來就很有心得,他也認為可以做一些補充性的教材等,所以閩南語本來就有幾家出版社持續在編,包含國中到高中;客語跟其他的語別都有部編本的教材,所以跟委員回答,不會有那種完全沒有一致性的作法,這是教材的部分。 剛才委員提到一個關鍵,師資確實是最大的挑戰,所以從課綱審議就開始做師資的養成,這個部分目前已經做到希望從逐校去瞭解狀況,因為從過去國中新的科技領域幫助縣市跟學校,不只是總量夠,還要考量區域性,因為老師不可能從臺北跑到高雄去教書,所以目前逐月都會去盤。至於高中的部分,因為選修型態比較特別,課程沒有辦法在高一被編排,到高二、高三,確實這方面…… 大方向我們都希望能夠在高一完成,從111的調查,大概有七成四的學校是在高一就排課,少數是在高二…… 張廖委員萬堅:所以這是有彈性的? 潘部長文忠:因為這也有課程計畫的審查,基本上我們會朝這樣的方向做。再跟委員報告,國中跟高中都從國一開始、高一開始,所以在師資的準備上,我們還在逐步往前來鼓勵更多現職教師的進修,教支人員其實也是可以去支援的概念,我想在師資上我們會持續…… 張廖委員萬堅: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當然非常瞭解它有一定的難度,不過就是因為有難度,我們才會擔心,比如國小是每個學校、每個地方開的都不太一樣,人數也不太一樣,你們要調查,這樣國中端、高中端才能夠銜接,其實這真的是一個必須要好好…… 潘部長文忠:這次我們也請小學在5月的時候,把學生在小學修的語別連同學籍送至國中,在報到時讓他們知道大概會有多少學生可能會選擇,之後還是依學生的意願,這樣的概念,我們希望這個新學期展開前能夠儘量在這上面做好對接跟事前準備。 張廖委員萬堅:好,這是法律的規範,它有一定的難度…… 潘部長文忠:我們會從教材、師資…… 張廖委員萬堅:我想教育部站在第一線要跟現職老師好好溝通、跟學校好好溝通,謝謝。 潘部長文忠:對現職老師進修也有一些獎勵措施,謝謝。 主席:請陳委員秀寳發言,陳委員秀寳質詢完畢後,休息5分鐘。 陳委員秀寳:(10時29分)部長早安。在正式進入今天的專題之前,還是要關心校園防疫相關的問題,教育部先是在4月13日公布新的停課標準,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在上週末5月7日指揮中心又公布新的校園防疫指引,說真的,我辦公室這邊接到很多家長反映,現在不管是中央或是地方停課標準一直在改變,學生跟家長現在也不知道怎麼辦,當然我們視疫情發展滾動調整、滾動檢討,這也是必要的,所以現在家長就說乾脆學校怎麼認定,他就怎麼配合,學校怎麼停,他就怎麼停,如果學校怎麼認定、怎麼停就怎麼辦理,這個部分就取決在學校老師對學生的狀況是不是有真正掌握到,這就變得非常重要,上週末指揮中心最新的校園防疫指引,國小跟幼兒園這個部分其實跟之前4月13日教育部的版本是比較相近的,但是國中、高中的停課標準就是所謂九宮格的這個方式,我想請教部長,這是指揮中心的決定,還是教育部這邊的意見?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說明。 潘部長文忠:委員好。這是教育部跟指揮中心,尤其專家小組共同研議現在疫情的防疫方式,討論之後才確定。 陳委員秀寳:決定九宮格方式的時候,教育部這邊也有意見來參與就對了? 潘部長文忠:有參與。 陳委員秀寳:其實部長也很清楚,剛才很多委員都有反映國中、高中學生對自己行為的自主性會比較高,他不會侷限在自己座位範圍裡面活動,當然這個年紀的孩子對於自己身體狀況也比較能夠掌握,如果他身體不適,他們就是能夠反映的,所以本席這邊建議參考家長、學校老師的意見,對於九宮格這個方式是不是應該要再來調整?我們評估看看是不是可以視學生每一班實際的狀況、接觸的狀況,全班有多少人數,還是有一定的比例,是不是直接暫停實體課程,讓學校進行篩檢來釐清疫情。本席相信其實從上禮拜六指揮中心公布之後,你們這邊應該也接到了相當多意見的反映,這兩天報導也提到老師反映用九宮格的方式之後,只剩下老師跟四個學生來上實體課程,這樣上實體課程的意義到底為何?還有這個必要嗎?所以實際上用這樣的匡列方式真的是有檢討的必要。這兩天根據這麼多反映的意見,教育部會不會再跟指揮中心討論? 潘部長文忠:我跟委員報告,因為那個匡列,其實也不叫匡列,算是跟確診學生有比較密集接觸,委員也知道,國、高中打兩劑以上的比例高達八成以上,所以當時指揮中心特別考量到不要把停課的面向擴展到過大,也擔心造成影響,但是在那樣的初步原則下,還是都有一些彈性,剛才委員舉例可能一個班裡面有好幾個學生,因為我們最大的原則是當學校或班級在整個運作上,比如像這種例子時,本來就是可以由學校來跟授課老師討論以後改變授課方式,不用老師留下來,還有四個學生在班級,像這種例子。本來就可以全班進行…… 陳委員秀寳:其實有時候對老師來講,他也很為難,如果以九宮格這個方式去算接觸的密度,到底要維持一個怎樣的方式?所以現在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就是因為大家有點無所適從,所以是不是能夠訂定一個更明確、比較適合各校這樣的規範?我覺得視整個疫情變化,還是要滾動檢討。 潘部長文忠:委員,關於這部分,我們也聽取、蒐集很多意見,包含和高中生對話之後,他們也瞭解,後來也提供我們一些建議,因為學生在班級裡面,對於這方面瞭解後,他只是希望我們對於學校的部分能夠給予一些公文上的說明,所以教育部也做了一些公文的再補充,意思是大家其實對於這個狀況不是全有全無,本來我們的停課標準裡面也都談到這一點,可是那些也許在第一線的學校和老師不見得能夠那麼詳細的瞭解,所以我們透過補充說明,也讓學校運作更加熟悉,但整體來說,在防疫這件事情上,這兩年來也都如此,不會一個規定就全體適用,因為疫情各有不同。 陳委員秀寳:對,個別有不同的狀況。 潘部長文忠:我們在補充上會讓縣市和學校在執行時更加瞭解,學校也可以因地制宜。所謂的「因地制宜」就如同委員所說的,如果這個班已經有二、三個確診,全班停課應該是最好的決定,我們當然支持和尊重這樣的決定。 陳委員秀寳:好。接下來要跟你請教有關校園防疫的實務工作,因為現在各地方政府都有自己的處理方式,學校也會因應疫情彈性應變。當然,學校教職員是防疫的第一線,他們真的很辛苦,他們除了要留意學生的狀況,如果有確診或是隔離的,他們還要協助發放快篩等物資,所以我們要謝謝辛苦的教職員。但是最近地方政府有向指揮中心反映他們需要快篩,但是快篩卻沒有到貨,所以我想要跟部長請教一下,現在全國確診學生數和隔離學生數,還有最近一期教育部提供給各學校的快篩試劑數,以及目前教育部和指揮中心在調度快篩上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 潘部長文忠:我跟委員報告,其實教育單位和衛生單位的負擔非常重,尤其是衛生單位,加上防疫策略有所調整,所以從5月初開始就由教育部和各地的教育局處共同的來統籌調度快篩試劑。 陳委員秀寳:對,但是地方的教育局處反映他們需要的物資沒有到,這是不是因為在聯繫上有所落差? 潘部長文忠:委員,我要這樣報告,今天是5月12日,從5月初、大概是5月2日起的這10天內,教育部也要謝謝院長和指揮中心的支持,因為指揮中心已經調度了100萬劑給教育部,分別是5月初的50萬劑,接續2天又有20萬劑,昨天又再補充30萬劑。 陳委員秀寳:這些物資陸續都會到位? 潘部長文忠:對,而且我要跟委員報告,我們也很瞭解第一線的學校很辛苦,所以我們現在已經慢慢發展到讓學校有存量,這樣學校就不用為了那幾劑還跑去教育局領。 陳委員秀寳:對,所以我這邊要請教部長,因為短期間內、甚至是這一、二個月內或是暑假之前,染疫的人數應該不會那麼快就降下來,所以校園需要一定數量的快篩試劑,教育部有沒有根據這2週的疫情變化事先跟指揮中心討論? 潘部長文忠:我剛才有跟委員報告,現在快篩試劑的數量還滿吃緊的,所以目前都是以重點為主,教育部也有緊急支援100萬劑,這是專門給學校使用的,不是分配到縣市給一般民眾的。 陳委員秀寳:所以教育部這邊已經先準備好需要的量,也和指揮中心報備了? 潘部長文忠:對,我們也會隨時補充,像我剛才說的那3梯次就有100萬劑。 陳委員秀寳:請教部長,7月份開始放暑假,孩子們可能會在家裡、安親班或補習班,那我們會用什麼樣的方式來發放物資?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我們是優先處理在學的這個階段,指揮中心已經對外說明了,5月底前快篩試劑就會大量到貨,我相信到時快篩試劑應該就會比較充裕。 陳委員秀寳:部長,我這邊要跟你強調的是,我覺得教育部一定要跟地方的局處保持很好的聯繫。 潘部長文忠:委員,這是一定的,現在都是線上直接溝通。 陳委員秀寳:我們要隨時掌握各學校的狀況,他們所需要的物資,我們也要讓他們無後顧之憂,因為我們要照顧孩子的受教權和健康,這個我們要一起來關心。 潘部長文忠:委員,這是一定的,其實現在快篩試劑比較不足,但是我剛才已經跟委員報告了,我們還是有在時間內提供需要的數量。 陳委員秀寳:我相信教育部已經有在努力。 潘部長文忠:是。 陳委員秀寳:接下來我要跟部長請教,因為在疫情下,我國的運動選手還是很努力、很積極的在參加國際比賽,昨天聽奧代表團首金出爐,21年後我們的選手在聽奧的田徑賽事上再次摘金,這真的非常不容易,但是在我們感動的同時,也很擔心我們的選手在海外的健康狀況,截至昨天為止,代表團已經有14個人染疫,請問教育部體育署有沒有跟代表團保持密切聯繫?有沒有掌握疫情狀況?我們又是如何協助我們的選手在當地就診與休養?還有後續回國等相關的事宜?因為4月份時曾經發生我們的橄欖球國手被丟在泰國的事件,這種事情絕對不可以再發生,所以目前我們有什麼安排?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謝謝聽奧團隊,他們真的很努力,其實我們的隊職員都是用參加東京奧運的防疫規格出發的,只是舉辦國當地的防疫方式,包括開幕等等,他們都是不戴口罩的,這跟國內完全不同。 陳委員秀寳:因為國外的防疫措施跟我們不一樣。 潘部長文忠:是,所以選手在參賽過程中難免會碰到這種情形,其實教育部第一時間就有掌握狀況,這次隨隊的醫師有3位,他們都瞭解這個狀況,目前14位確診者都是輕症或無症狀,這跟目前國內的情形差不多,99.7%都是輕症或無症狀。因為現在有些項目已經結束,所以選手陸續都返國了。我們評估過,如果5月14日賽事結束後還是有確診者無法登機的話,因為那是國際統一的規定,我們已經和駐外代表處協調,到時他們會協助。目前他們都是居隔在旅館內,也有得到很好的照顧,他們現在是在當地的中型醫院接受治療,如果到時還有選手無法完成居隔的話,我們正在協調隨隊的醫護能否幫忙,也會和駐外代表處一起來幫忙選手完成當地的治療,讓他們可以順利返國。 陳委員秀寳:好,謝謝部長,有關他們治療的部分,我們也需要去關注他們是否有得到好的醫護。 潘部長文忠:一定,這個我有特別請林代理署長(林次長),我們昨天有交換意見,我請他們一定要用最好的方式來幫忙我們的選手。 陳委員秀寳:對,因為這些選手是為了我們國家,在疫情這麼嚴峻的狀況下,他們還願意出國參賽,這真的很值得我們敬佩,而且他們還拿到很好的成績。 潘部長文忠:委員,我們的原則是要照顧到最後一位選手離開巴西。 陳委員秀寳:好,謝謝。接下來我要請教今天的主題,就是班班有冷氣這個部分,因為我的時間不太夠,我就簡單的講,目前班班有冷氣只有補助公立的國中小,私立國中小和公立高中都沒有,但是很多團體和家長都反映,這樣會不會有學習不公平的問題?當然,以私立學校來講,他們是各校自主,他們的學費和代辦費也收得比公立學校還要多,但是私立學校得到的補助和資源本來就比公立學校少,所以未來補助冷氣電費這部分,你們是不是可以思考或評估用額外的方案來獎勵私校?不用全部,可以部分或提供一定的比例來獎助他們。 另外,公立高中的部分,你們是否可以滾動式的檢討,將班班有冷氣這個政策擴及到高中?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因為國教九年才是法定的義務教育,對於學生應該有的,政府本來就有責任要協助,委員所提的,因為我們還擴及到幼兒園和大學等等的,還包含高中,所以這部分我們可能要整體來評估。 陳委員秀寳:當然,以部長剛才所說的九年國教,但現在是十二年國教,希望這個部分你們可以研議和評估,看有什麼方式可以把它納入?謝謝。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 主席:謝謝陳秀寳委員。因為黃國書委員和王婉諭委員都到現場了,我們要等他們質詢完再休息嗎?王婉諭委員有沒有關係?你可以等,好,待會黃國書委員質詢完畢後休息5分鐘。 請黃委員國書發言。 黃委員國書:(10時44分)九宮格的停課標準現在飽受質疑,不過我可以理解教育部的想法,也就是當校園疫情擴散時,我們不可能再依照之前的停課標準,因為這樣會影響到學生的受教權,同時也會衍生出更複雜的問題,所以你們打算採取比較寬鬆的停課標準,但是想來想去,你們可能想到之前衛福部要求餐廳要採取梅花座那樣的概念,所以你們就採取九宮格這個概念,我可以理解教育部的用心,但現在問題是,九宮格政策上路後,到目前為止,我沒有看到有哪一個縣市政府配合教育部,像臺中市、雙北、包括南投縣,很多縣市都沒有要實施這個政策。今天新聞還報導:「不採九宮格停課,桃園市跟進,臺南市和高雄市原則上遵守,但必要時擴大匡列,評估停課」,我想問一下部長,這個政策上路後,如果是學校端的話,它要怎麼思考這個問題?比如國中小,因為他們的主管機關是縣市政府教育局,所以縣市政府的市長說了,他們就得遵守,這個沒有問題,但是高中端呢?高中端有很多國立高中,這些國立高中應該要遵守、還是參考?因為我們訂的是原則,目前看不出有哪一個縣市政府有跟進及遵守教育部九宮格的防疫規定,所以我在想,與其這個樣子,教育部乾脆調整目前九宮格的政策,不然你就說這是原則,各校可以自行判斷或由各縣市自行處理和決定,但是衍生的問題要先跟縣市政府說清楚,要有相關的配套措施。這是我的意見,部長你覺得呢?你們是不是應該做些調整?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說明。 潘部長文忠:委員好。謝謝委員,因為這些政策要跟指揮中心整體的防疫政策對接和呼應,這些政策都有經過專家小組討論。對於縣市,其實教育部有密切的透過線上會議和局處長收集意見。我要跟委員報告,九宮格的規劃在國高中是原則,因為學生的密切接觸者各有不同,甚至會有脫下口罩的情形。那些並非統統不能遵循,我們在和縣市溝通時也有表明這個留有彈性空間,因為疫情這2年來都一樣,各區域有不同的嚴重程度,所以必須要做彈性調整,其實這部分中央和地方本來就有相當的共識。 黃委員國書:好,我瞭解,學校可以因應疫情的狀況來採取九宮格。 潘部長文忠:是。 黃委員國書:如果有特別的狀況,他們也可以採取不同的作法。好,現在問題來了,我現在要問一個問題,之前媒體曾經報導,九宮格匡列到僅剩4個人要如何上課?好,不管剩幾個人,如果班上一半以上的人都被匡列了,他們沒有辦法來上課,可是有些人還是可以上實體的課,那家長會質疑,我想要問一下,如果家長希望全面改線上教學可不可以? 潘部長文忠:委員,5月8日公布的政策其最大的前題是,如果學校因為疫情的需求,就像委員所舉的這個例子,那個狀況絕對不是要死守政策的請老師和4位同學來上課,這個早就可以全班進行線上課程。 黃委員國書:所以可以線上教學? 潘部長文忠:對。 黃委員國書:好,那可不可以混成教學? 潘部長文忠:委員,應該這樣子說,這次不是居隔,而是停課時間,這有點像是腸病毒那樣的防疫概念。基本上,這個天數比較短,如果老師採取混成教學,因為混成教學有虛實,這對老師的教學挑戰很大。 黃委員國書:對,很大。 潘部長文忠:我們不是要強迫學生那3天非得跟上進度,因為現場的實務狀況我們也充分瞭解。現在停課的天數比較短,也許老師可以給學生自主的功課或複習來讓他們跟上進度。 黃委員國書:教育部的立場大概是這樣,因為國教署發的函是希望教師可以進行課後輔導。 潘部長文忠:對,不一定要虛實混成,這對老師的挑戰很大。 黃委員國書:你們大概不希望混成教學,可是非常多家長都希望採混成教學,他們也希望教育部在採混成教學的同時也要想辦法來協助,如補助器材等等。教育部的政策要很清楚,九宮格這個政策我已經瞭解了,這只是原則。其實你們也不用特別提九宮格,你們乾脆讓各校自行去判斷,現在沒有一個縣市實施九宮格,這個政策你們可以調整,我覺得那個沒有意義。你們應該告訴家長、學校和學生,什麼狀況可以採線上教學?什麼狀況可以採混成教學?或是教育部不支持混成教學,也不會補助混成教學相關設備的預算,教育部希望採取課後輔導的方式。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這些政策我們都有充分和縣市的局處長討論過,有些縣市的作法是支持老師混成教學,因為他們有這樣的經驗,這個我們不排除,但是若要特別說統統不能混成教學,這也怪怪的,因為之前我們曾經有過大規模的停課,那次的整備老師對線上教學已經有過實務的演練機會。 黃委員國書:瞭解,我知道。 潘部長文忠:這次我們是讓學校和老師可以自行斟酌,我們沒有硬性規定,這就像學生身體不舒服請3天病假,你會要求他要跟上進度嗎?過去是從來都沒有。我認為這部分還是要留點空間讓老師來安排,其實我們要關心的是,未來學生在學習時會不會有落差現象,這才是教育部要特別留意的。 黃委員國書:好啦!我建議教育部,九宮格的政策要趕快調整,那個真的沒有意義,請你們在一個禮拜內提出新的措施,這是我的建議。 再來,111學年國高中要納入本土語課程,小學的部分已經實施多年,所以問題不大,但是今年要開始的國高中要納入本土語的課程,馬上會碰到的問題就是師資到位了嗎?根據媒體的報導和統計,閩南語19人、客語19人、原住民語6人,目前只有44名高中老師通過本土語認證,這是今年1月的新聞,現在已經是年中了,我不知這個名額有沒有增加?這個政策今年就要上路了,可是國高中的師資,特別是高中的師資到位了嗎?小學的部分比較沒有問題,我就以閩南語做為例子,目前平均1所學校就有2.3名的閩南語教師,可是國高中,如果把國中也納進來的話,平均2所學校只有1名,高中就更少了,客語跟原住民語也都有這樣的問題。也就是說,國高中的師資嚴重不足,所以現在我們要怎麼辦呢?因為高中的師資更少。 好,我們有閩南語或本土語課程的師資培訓,像臺南大學就有高中現職教師培訓課程,報名的人有1,808人,可是110年通過中高級檢定的人數只有16%,所以要通過中高級檢定真的很難,如果以這樣的標準和過去的經驗,以目前有報名參加師資培訓的人數來看,大概只有不到300人可以獲得中高級認證,怎麼辦呢?多久可以達到目標?你們要怎麼因應目前需求不足的問題?雖然教育部說我們還有本土語的教支人員,但問題是我們給教支人員多少待遇?國小的部分,大家都願意去教國小,沒有人要來教高中,為什麼?因為教支人員需要通過嚴格且困難的高中認證,那個很難,然後薪資也沒有比較多。我們來看他們現在的薪資,國小每節課320元,每分鐘才8元,若一週授課20節,一年教學時間只有8個多月,平均月薪僅有1萬9,200元,遠遠低於2022年的基本工資,而且他們也沒有勞基法的保障,所以他們會覺得他們的待遇不如工讀生。 現在高中端的師資嚴重不足,但是這個政策今年就要上路了,我們有沒有什麼誘因可以讓教支人員去協助高中端的本土語教學?認證難度高、通過率低落,鐘點費卻和國中小一樣,那誰要去當高中的教支人員?再來,我們鼓勵在職教師進修本土語課程,可是我們僅提供報名費及補助教學教材,這些誘因怎麼夠讓在職教師願意進修本土語課程來取得認證?這很少、很困難。 再來,很多地方政府也反映,教師甄試時,比如我們有推動臺灣手語的培訓,可是代理教師培訓後卻發現臺灣手語被排除在甄試加分的機制中,地方政府則說,因為中央政府沒有訂定相關標準,所以教育部應該要思考,因為國高中的本土語課程今年就要上路了,很多配套都還不夠完備,師資不夠怎麼辦?我們有沒有足夠的誘因讓在職的老師願意去進修本土語來取得認證?教支人員的待遇是不是應該要再增加?特別是高中端的部分,可不可以再多給他們一點鐘點費?這是配套的問題,教育部必須要縝密的思考,因為這個政策上路後一定會面臨這些問題,部長,你要不要回應一下? 潘部長文忠:好,謝謝委員。依照語發法,111學年度國高中必須要增加本土語課程,教育部除了通過課綱外,教材的準備也已經到了最後的審查階段。至於師資,確實如委員所說的,其實我們從課綱的審議過程就開始在做相關的工作,不管是教支人員或是現職老師的進修和認證,這部分我們都有提出相關的政策,包括鐘點費的調整和鼓勵現職教師未來要有實質授課的獎勵措施,這部分我們都會做。我要跟委員報告,今年只有國一和高一有本土語課程,我們是逐年實施,當時我們是希望能夠穩健的來推動,相關的師資也要充分的準備好。 黃委員國書:我建議教育部要快點去盤點本土語的師資和相關的規劃,教支人員的鐘點費太低了,這個一定要調整,每分鐘至少要10元,每節課400元以上,這是最基本的待遇。至於相關的認證機制和標準,我覺得你們可以再和地方政府會商,好不好?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的建議,我們會朝這個方向來規劃。 黃委員國書:請在一個月內提出相關的規劃,感謝。 潘部長文忠:好,謝謝。 主席:現在休息5分鐘。 休息 繼續開會 主席:現在繼續開會。 請王委員婉諭發言。 王委員婉諭:(11時4分)部長你好。隨著疫情的爆發,大家對於政策的調適都覺得非常有疑慮,也希望能夠釐清。首先,教育部這週在指揮中心的記者會上公布要採用九宮格來判定,但是這個政策上路後引起非常多的討論和爭議,我想不管是學生、老師或是家長都有點無所適從,原因就在於教室不是完全靜止的狀態,不論是以防疫的思維或是疫情控制的思維來看,這都有點難以理解,九宮格的判定是否只有防疫假這樣的意義?是否有違和?到底是為了防疫還是要避免疫情擴散? 另外,我想要請教的是,在決定政策的過程中,指揮中心有沒有找教育部來討論過?或是教育部有沒有實際跟學校或老師溝通過?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說明。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有關防疫的措施,其實指揮中心都有跟主管部會會商過,包括教育部。對於5月8日所公布的防疫措施,其實它有分幾個不同的階段,我們都有跟指揮中心的專家小組做過意見上的討論,我們的考量是以國家整體的防疫政策做為大原則,所以這次的防疫政策我們是特別以確診者為核心及概念,大原則就是把需要考量的範圍儘量縮小,國小以下因為疫苗施打率還是相當不足,所以維持停課3天的方式,但是國高中已經施打完2劑,施打率也有八成以上,所以當時專家小組評估他們可以在校。我跟委員報告,為什麼我們會用這個?因為當時大家在討論時中午有用餐,用餐時會脫下口罩,所以當時專家小組才會說用匡列確診者周邊的方式來規範,因為他們會有脫下口罩的用餐時間,這是當時他們特別提醒的範圍。 王委員婉諭:是,但這也是我們覺得矛盾的地方,因為5月8日同時還公布,如果各級學校中有學生和確診者接觸超過15分鐘以上就要實行3天的防疫假,這兩者會不會有所衝突?比如在九宮格之外仍然有人和確診者接觸或用餐超過15分鐘以上,這是屬於哪一個部分?是左邊的、還是右邊的? 潘部長文忠:委員,應該這樣子說,這是原則,不是硬性規定只能匡列這一個,我們都理解學生在學校會有額外的互動狀況,所以九宮格只是原則,不是唯一的限制,這個彈性我們一定會保留。至於委員所提到的,因為我們除了一般課程之外,可能還會有運動團隊等型態,這些各級學校都有。 王委員婉諭:所以我想要請教一下,就以這個原則來說,假設學校裡面的用餐都是脫下口罩,因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那這是屬於九宮格的樣態?還是屬於所謂的課程社團活動接觸超過15分鐘以上?假設它希望用這個原則來處理。 潘部長文忠:委員,那個應該是常態班級,因為委員剛才講的是中午用餐,一般都是以九宮格做為參考原則。 王委員婉諭:所以在班級以外的課程或是社團活動用餐就屬於接觸15分鐘那類? 潘部長文忠:對,社團或是運動團隊。 王委員婉諭:可是這兩者是不是有點衝突?因為在不同場域用餐都有可能會脫下口罩15分鐘。 潘部長文忠:委員,應該這樣子說,這是可能出現的不同樣態,倒不是衝突。 王委員婉諭:因為這個政策會讓大家覺得有所矛盾,不知道該適用哪個部分,因為一樣都是接觸超過15分鐘,各級課程以及在教室的時間也沒有定義的那麼清楚。我們想要請教的是,即便是這樣,我們也認為應該要有2個方式可以同時來讓大家依循,所以想要具體瞭解所謂的防疫假是不是比照居家隔離?還是自主健康管理?是否能夠離開? 潘部長文忠:委員,以現在的停課規範,那些都是教室停課。對學生而言,就是防疫假,不用列入出缺席。 王委員婉諭:理解。 潘部長文忠:但它不是用居隔的強度,目前指揮中心是以確診同住親友為居隔對象,這是停課,不是居隔。 王委員婉諭:是,名詞上它不等於居隔,理解。 潘部長文忠:它不是。 王委員婉諭:但是我想要請教教育部的態度以及對防疫的看法,因為停止到校後,學生在家是否可以外出或自由的移動,只要做好自我檢測就可以?還是你們建議儘量不要出門? 潘部長文忠:當然是儘量不要出門。委員,這個叫「停課」,就是在家休息的概念,但它不是居隔的強度。 王委員婉諭:是,瞭解,我們只是要釐清一下,因為家長們會很困惑,老師們也會很掙扎,到底他們要用什麼強度來跟學生和家長談? 接下來我想要請教的是,因為我們也看到在防疫假停課的狀態下,學校會提供一人一劑的快篩試劑,我想要請教,這個快篩試劑有沒有規定什麼時候要上傳?又或是應該積極做檢測? 潘部長文忠:委員,其實這個是給停課的孩子或老師在返校前先做篩檢。委員,這個沒有強制性,因為這個不是居隔的概念。 王委員婉諭:好,如果以這樣的邏輯來看,教育部的態度是偏向這個一人一劑是在返校當天或前一天完成。 潘部長文忠:對,如果他篩檢後是陽性,我們當然希望他繼續留在家裡不要進班。 王委員婉諭:這個當然,理解,所以我們希望他能夠在返校前完成。因為現在各學校的作法,有些是要求發下去的當天就要回傳是否陰性,另外也有要求在返校前一天或當天檢測,這些不同的狀態會讓大家覺得有點困惑,如果是發下去的當天就要快篩,那返校前他是陰性、還是陽性?這個會讓大家覺得非常困惑。 潘部長文忠:那個沒有實質的意義,這個應該是返校前,譬如他停課3天,那他就應該要在第4天返校前做一下,如果試劑呈現陽性,他就繼續留在家裡不要去學校。 王委員婉諭:我釐清一下,以個案來說,假設防疫假是放到昨天,那我應該是在昨天快篩並上傳或是在今天早上返校前做,這樣才是比較合理的作法。 潘部長文忠:委員,其實我們沒有硬性規定要上傳。 王委員婉諭:是,我想請教的是原則和防疫的方向。 潘部長文忠:因為這個不是居隔,居隔的概念比較嚴格,這個主要是希望學生回校前可以先檢查一下、篩檢一下,如果陰性的話就可以安心回去。 王委員婉諭:儘可能是在陰性的情況下做,所以建議是在返校前完成,就是返校的當天或是返校前一天才是比較適合的時機。 潘部長文忠:對,就是以這個方式,其實當時只發一劑的概念就是這樣的想法。 王委員婉諭:好,瞭解,我只是要釐清。我覺得這個必須要讓大家清楚,因為目前各校的作法很混亂,各縣市的狀況也有點混亂,所以我才會想要在這邊請教教育部的態度和怎樣的防疫作為才是比較合理且是好的作法。 接下來,經過民團和學生們的連署後,教育部也再度宣布並發函給各級學校,未來防疫假將從寬認定,不得要求附證明,對於這樣的措施,我認為這的確可以讓擔心的家長和學生有更多的選擇,但是我們還是要釐清一下,假設這個防疫假是基於防疫的目的來讓學生請假,那是否也會發放快篩試劑?如果是自主的請防疫假,你們是否也會配發?同時,這個假別是否以3天為限,孩子能否依自身的狀況來評估? 潘部長文忠:委員,應該這樣子說,如果是國小以下,因為目前疫苗覆蓋率還很低,所以一有確診就是全班停課3天,每位師生都會配發一劑快篩試劑。 王委員婉諭:對,這是學校的防疫政策,假設是學生或家長自主請防疫假。 潘部長文忠:請假這件事情我們尊重,也不會為難,如果家長擔心可以自行請防疫假。 王委員婉諭:但是他們不會發放一人一劑的快篩試劑? 潘部長文忠:他們不會隨同發放快篩試劑。 王委員婉諭:好。另外要請教的是自主請防疫假的部分,這個會不會有天數上的限制? 潘部長文忠:委員,其實一開始防疫,我們就知道家長和學生有個別不同的考量,所以我們不會用天數去做限制。 王委員婉諭:接下來要請教的是,如果他是長期請假,也就是請一、二個禮拜的假,教育部的回覆是說,如果他有提出學習的需求,老師可以採多元學習的方式,但是我們擔心的是,如果他長期請防疫假,又沒有提出需求,那這樣他是不是就不用學習了?或是不用有教學的過程?因為我們擔心的是…… 潘部長文忠:委員,這個…… 王委員婉諭:不好意思,可以先讓我講完嗎? 潘部長文忠:好。 王委員婉諭:我們擔心的是,因為我們有強制入學條例,我們希望可以保障學生的受教權,也希望他可以透過教學方式實際來學習,但如果他長期請假,又沒有提出需求,那這樣會不會損傷他的權益?會不會跟我們希望強制入學有所衝突? 潘部長文忠:委員,這波疫情時間真的拉得很長。 王委員婉諭:是,沒錯。 潘部長文忠:其實不管家長或學生,他們對疫情都有不同程度的掛心,對於他因為擔心而請假這件事情,我們希望能夠彈性認定,不然家長會更擔心,但整體上我們還是會提醒,一定要關注孩子的學習,如果有委員剛才所舉的情況,之前我們曾經有過一個措施,像這樣可能就要請學校或老師主動去瞭解,因為孩子有沒有請假,學校和老師最清楚,如果沒有即時透過線上來學習,後來發現學生有落後或不足的部分,因為我們本來就有補救教學措施,這部分教育部也會支援學校來提供資源給老師。 王委員婉諭:除此之外,我們想要請教的是,我們是不是應該要啟動線上和實體並行的配套措施,並研擬相關的設備和政策的方向?因為剛才部長也提到,這個疫情短時間內還不會立刻緩解,所以我們必須要讓大家有合理的方式來做調整,我們希望你們能夠思考與推動線上與實體並行授課的政策及可能的規劃方向,包括硬體和軟體,像基隆市政府很早就開放家長可以自行請假,同時也要求學校要啟動並行的可能性,我覺得教育部做為主管機關應該要思考,並且要給大家明確的方向可以有所依循。 潘部長文忠:我要跟委員報告,因為現在整體性的停課時間會隨著疫情變化而縮短,即使有停課,目前也只有停課3天,這3天我們希望可以給師生一點空間。 王委員婉諭:是,但是剛才部長也有特別提到,如果他是自己請防疫假,你也認為這是合理的調整範圍,所以你尊重家長和學生的作法。 潘部長文忠:對,那些學生可能要透過補救教學的方式來協助。 王委員婉諭:不偏向用線上教學的方式?可是補救教學會有需要增加老師的問題。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為什麼二、三天一定要用虛擬?因為實務上很多老師都反映虛擬教學的學習效益不是很好,但是有些縣市在推動上像臺南市就提出他們會考量,這個我們給予尊重。 王委員婉諭:是,我的意思是,如果做得還不錯,那我們是不是能夠讓大家知道並朝這個方向來規劃?因為我們談的真的不是3天的部分,像我知道有很多家長或學生一請就是一個禮拜,甚至是二、三個禮拜的防疫假,我覺得這個我們必須要思考,因為就像部長所說的,既然有彈性的情況,教育部就應該來努力。 潘部長文忠:委員,現有的幾種型態我們都支持,我們不會限制唯一,因為唯一對學校或老師,就像要求老師一定要對請假的人做虛實的混成教學,有些學校和老師都表示這個有難度。 王委員婉諭:對,就是因為現在遇到困難,所以我們才需要教育部積極去瞭解和協助,我覺得這個才是最重要的,包括硬體和軟體的部分。 潘部長文忠:是,給予協助這件事情我們會支持,但我們不會強迫老師一定要在課堂上進行虛實混合的混成教學。 王委員婉諭:好,我們希望相關的配套和你們會如何給予支持都可以有清楚的指引,讓大家可以有所依循或參酌。 潘部長文忠:好。 王委員婉諭:接下來要請教的是教甄的部分,上次部長有回覆,這部分會讓隔離檢疫者在隔離考場裡進行。當時我們是希望這個作法可以發函給各縣市,讓他們可以參酌與依循,建議他們可以參照辦理,但是教育部卻沒有這麼做,同時,各縣市或學校自辦的教甄也沒有這樣的配套。當時我們是希望用發函的方式來讓各縣市比照辦理,或是請他們參考全國高中職教甄的方式來進行,但目前並沒有,媒體也報導「臺北市教育局表示確診者和居隔者不能應試是中央所規定的防疫政策,現狀無法改變」,因為目前的政策會造成這樣的錯誤和不同,所以我想要請教教育部的立場,居隔者可不可以應試?同時,你們能不能夠承諾上次答應我們會發函來讓各縣市主管機關知道的部分,你們會具體執行?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因為當時委員有提出,所以我也有承諾會把我們所委託舉辦的全國高中職教甄、畢竟這個是由國家來舉辦,我們會考量防疫讓某些應試者來參加,但是5月8日相關政策有微調,所以我們會在相關政策修正後趕快提供給學校,不然我怕給的…… 王委員婉諭:除了全國高中職教甄…… 潘部長文忠:委員,這部分會給縣市,因為單一學校的防疫能量不可能比照政府的模式來規劃。 王委員婉諭:我理解,但是我覺得至少可以避免。 潘部長文忠:即使是目前教育部所規劃的,包含入學考試等等,這些確診者也是沒辦法可以應試,以目前來講這是必然的。 王委員婉諭:對,但我們談的是居家隔離或檢疫這個部分。 潘部長文忠:教育部自己主辦的考試我們會給予居隔者應試的機會,縣市政府主辦的我們也希望可以比照辦理,因為縣市政府也是政府,如果是他們統一舉辦的,我們希望他們也能夠參考,但現在教甄還有個別學校自己辦的,以學校自己辦的來說,這個我們就不能夠強迫。 王委員婉諭:部長,這個我們清楚和理解,但是上次我們的訴求你有承諾,中央或是縣市主辦的部分會朝這個方向去規劃,同時中央的政策也會函示到各級機關來讓他們能夠清楚。 潘部長文忠:委員,這2天我們修正完後就會趕快發函給縣市。 王委員婉諭:這2天?所以禮拜五之前就會發函?因為臺北市教育局表示確診者和居隔者都不能應試是中央的規定,我們要避免這樣的不同調,所以要清楚的讓他們知道中央的政策。 潘部長文忠:委員,我們會發函給各縣市參考,因為防疫工作一定要同步的跟上,否則考生會很擔心。 王委員婉諭:是,當然,但這也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問題,希望你們能夠在週五前發函到各縣市。 潘部長文忠:中央所舉辦的全國高中職教甄規模相當大,我們會趕快把我們的防疫作法提供給各縣市參考。 王委員婉諭:所以中午前就會發函到各縣市讓他們參考? 潘部長文忠:應該是明天。 王委員婉諭:本席瞭解了,謝謝!接下來要請教客委會,限於時間,本席先將今天希望討論的部分做個說明。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成立的傳媒平台客新聞在社群發布了一個改編自「帝國毀滅」的迷因影片,本席認為用迷因當然沒有問題,但這部影片的片段是以納粹的希特勒為主角,因此造成一些爭議,認為這樣的作法並不妥當。坦白說,我覺得這是在國際上非常敏感的事情,舉個例子來說,先前有一位年輕的選手只是在頒獎的時候舉起右手行納粹禮,就很快的在各項賽事都被除名和開除參賽資格。再回到這件事情的本身,客傳會雖然有對此召開檢討會並做出解釋,卻認為此舉並無不適當的疑慮,並在自己的平台上連發了兩篇文章來回應,而文化部李永得部長昨天在備詢時則表示「這個引起一些爭議,我認為應該要去思考公共電視本身的一些製播準則,不止是節目小編應該要遵守,公視也應該要比一般的私媒體、自媒體更加的嚴謹」,在此要請教一下作為真正的主管機關客委會,你們怎麼來看待這個議題?是不是有修正的必要性? 主席:請客委會語發處孫處長說明。 孫處長于卿:謝謝委員的指教,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是由客委會捐助成立,基於媒體自主,客委會對此的態度是不干預,但是公共媒體應該有公共媒體的價值觀,所以對於委員的指教,我們會請基金會就此做全盤的思考。 王委員婉諭:本席並不是要求強制揭露,而是認為應該要進行這樣的溝通和討論,客委會當然也有其職責,應該讓我們的公共媒體能夠走向一個比較好的方向,這就包含國際間的看待以及這件事情本身是否妥適應該要有所釐清,並且能夠協助溝通。 孫處長于卿:對這個部分,我們會轉達並虛心檢討。 王委員婉諭:希望能在檢討和討論之後,讓我們知道後續的作法和如何認定的。謝謝! 孫處長于卿:好的。謝謝! 主席:你們把意見帶回去,但這可能不是語發處的職責。 現在請吳委員思瑤發言。 吳委員思瑤:(11時22分)部長好!大家辛苦了。在臺灣的社會現場,我們常常聽到臺灣要加強跟國際接軌的說法,也往往聽到臺灣人說臺灣不夠國際化,既然社會有這樣普遍的思維,那當然要從教育下手,可是在一些邁向國際的教育政策上路的同時,我們卻招致了一些誤解跟阻力,本席的立場一向很一貫,興利和防弊一樣重要,防弊不能大於興利,但是對於各項政策,我們確實要把可能的弊端把關到最好。所以本席今天的質詢就是兩個主題,一個是放寬港澳學生來臺就讀高中的政策,一個是臺灣的雙語教育,對這兩項的態度都是防弊跟興利一樣重要,但也不能因噎廢食。 4月25日發布修正的香港澳門居民來臺就學辦法,事實上確如部長今天稍早所說,乃是配合國發會也是配合內閣的政策大方向,目的是為強化延攬國際的優秀青年學子,這個是政策的大方向,本來是好事一件,可是卻遭致很多爭議,今天本席會協助部長把這些爭議一一釐清。 我長期一直在論述臺灣的國際教育有很多優勢,要讓臺灣教育可以成為臺灣軟實力一個很好的競爭力,你們就要勇敢地讓臺灣的教育成為新的品牌,不管是華文教育的世界中心、科技創新的學習據點、公衛醫療的教育大國、民主體驗的學習基地,乃至於臺灣的技職很強,放眼打造臺灣成為東亞技職教育的中心,還有本席一直在說的文化能量,臺灣可以透過教育,讓臺灣成為亞洲的藝術文化交流中心,這些都告訴我們在國際教育這塊我們是有潛力的,要大步向前。 而實際上,這幾年一來新南向政策拓展有成,二來因為香港的反送中事件,我們呈現在國際教育就東協國家、新南向國家、鄰近國家的招生,確實都反映了我們的優勢,招生數確實都成長了,而國際教育也成了少子化高教現場的另外一個新的出路、新的生路,所以高教轉型發展國際教育甚至本席一再催生的國際教育專法,這些我們都在努力進行。本席花了一些時間把這些背景講清楚,就是希望教育部能夠強而有力地向外論述,我們要開放港澳青年學子來臺就讀高中,不能僅從這個片面政策來看,應當回到宏觀的政策脈絡來解讀。 現在我們就來逐一檢視,本席相信我的數字、數據跟論述應當都是正確的。我的標題是「布局全球,青年攬才」,事實上港澳生不是例外,我們現在對於港澳生開放高中就學管道、申請入學方式、就學身分乃至於監護人的要求,從原本比較嚴謹到放寬後,其實它的標準跟所有外國學生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說港澳不是例外,我們沒有大放送,原本港澳生只能就讀華僑高中,現在跟一般外國學生一樣,也可以來臺灣申請就讀一般的公私立高中;至於入學申請方式,過去港澳生需特別向中央申請,現在跟外國學生一樣,向各該學校申請就可以了;在就學身分部分,港澳生未來可以就學這個理由申請居留,這也跟外國學生一模模一樣樣;而監護人也是跟外國學生一樣的標準,一樣的把關,需為無犯罪紀錄且年所得90萬元以上的本國人或是學校校長、董事長、董事具監護資格者。由上述可知,我們布局全球向青年攬才,港澳生不是例外,跟外國學生標準完全一致,所以教育現場也不應當有差別待遇,何況港澳與我們距離如此近,我們當然更有好的機會可以吸納他們。對本席上述所做整理,請問部長是否同意且政策方向確實如此?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說明。 潘部長文忠:委員好!謝謝委員這麼有系統的整理,尤其委員一向都主張臺灣的教育面向國際,應該有機會爭取國際優秀青年學生到臺灣來求學,在相關的作法上,我們也是逐步的往這樣的方向努力,這次開放港澳學生來臺就是依據求學就學的概念,且都比照外籍學生的標準來思考。 吳委員思瑤:針對大家擔心開放港澳學生比照外國學生會形成紅色破口這件事情,本席反而認為我們透過嚴謹的把關,可以進一步打造臺灣社會的民主防禦機制,也就是我們不會讓它成為紅色的破口,反而能夠正向的打造更強、更有力的民主防線。有人擔心港澳學生來讀高中會搶占國內學生的名額,排擠教育現場的資源,事實上是都採外加方式,併入原僑生招生員額,所以不會排擠本國學生的教育資源。 潘部長文忠:對,本來就是採外加名額方式,與本地學生的升學沒有任何關聯。 吳委員思瑤:還有人擔心這樣就會變相成為假留學真移民、假留學真依親,事實上是我們只核准以就學為由申請居留,該生既沒有辦法定居也沒有辦法取得臺灣的身分證。同樣的有人擔心這些學生會因此取得投票權,中國會藉此滲透來影響臺灣的選舉,事實上因為他沒有辦法拿到身分證,他就沒有投票權。最後是我們會不會因為放寬了監護人的規定以致於難以管理呢?本席剛剛論述過,這些規定都是比照外國學生,對於該有的監護人規定,我們一樣嚴謹的把關。透過上述釐清可以清楚知道,我們都有責任面對國安危機,但更重要的是,透過開放,我們能夠打造更強而有力的社會民主防禦機制。 其實本席也去調閱了相關數據,開放港生來臺已行之有年,最多的就是大學的碩博士班,反送中事件之後,以108、109、110學年度來看,香港來臺灣就讀大學碩士、博士班的學生數從6,800人增加到7,800人,到110學年度已達9,011人,所以現行開放的大宗是在高教,國教部分則都是二位數,高中部分最高的是110年也就是今年不過只有54人,所以大家最擔心的紅色滲透、我們向他們招手的其實是高教部分有近萬人,這是香港的部分。澳門學生也是一樣的趨勢,來臺灣就讀大學碩博士班的是大宗,在千人以上,但這幾年,澳門學生人數往下滑落,從三年前的3,800人降到今年的2,392人,本席在此再度用數字說明,澳門學生來臺灣念高中都是1人、2人的個位數,想必不會因為這個政策開放而大量的增加,從個位數變成上萬人吧!我們還是有員額的把關。所以本席的問題是,我們的目標有沒有一個可想像的總量數字?這攸關到教育現場的品質,高中端能不能夠負荷其教育量能。是否確實於9月開放?屆時還有很多審查的流程要建立,審查的機制是否來得及?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非常精準的整理,這些也都是我們在這次辦法裡面相關呼應的事實,現在針對委員提到的部分簡要說明如下。第一個就如同外籍學生一樣,我們本來對國際學生就有百分之十的總量限制,這個當然就一併適用,絕對不會排擠到國內學生升學的機會。 吳委員思瑤:所以是在百分之十或以下,不會因此而增加? 潘部長文忠:對。其次,在5月底前,有意要申辦的學校需提出整個招生計畫的申請,我們會進行審核,通過了以後,學校才開始招生,學生入學前,這個名單也會如同外籍學生規準一樣,對其入境紀錄、安全方面的考量等各方面進行實質審查。 吳委員思瑤:所以是該把關就把關,比照我們對外國學生所有樣樣項項一致的標準,港澳生沒有例外。 潘部長文忠:是的。 吳委員思瑤:利用最後一點時間,本席要分享我自己的切身經驗。我現在在博士班就讀,班上有很多跨院系選修者,我碰到非常多的香港學生、中國學生,他們何其嚮往臺灣的民主自由!尤其是本席修習的是文化政策,他們覺得非常amazing的是臺灣的文化政策可以透過公民參與機制去實現文化的多樣性,所以我要說,或許大家擔心有國安的危機,但事實上臺灣做為華人世界最民主的國家,我們承擔這樣的民主責任,在看到中國在香港施行紅色教育的同時,我們正應當承擔起這樣的民主發展的重責大任,我以自己的切身經驗歡迎港澳生來臺灣,讓他們多享受民主的洗禮、自由的氛圍,我想這對於社會的大環境、民主的建置是好事,所以對的政策我們就要勇敢的大步向前走,但是該把關就把關,有疑慮就說明清楚,我相信社會大眾會支持我們的。 潘部長文忠:我們會持續向外界說明。謝謝委員! 吳委員思瑤:臺灣教育打國際盃!謝謝部長,辛苦了! 主席:現在請賴委員品妤發言。 賴委員品妤:(11時35分)部長好!因為發言時間有限,本席就簡單的說,首先要跟部長討論的是本土語言師資的問題,但本席認為與其說是討論,不如說是叮嚀跟要求,因為早在2003年頒布九年一貫課綱時,其實就已經開始實施鄉土語言教學,迄今已有20年了,本席剛好就是當時第一批學生,根據教育部自己提出的書面報告,現職教師且有語言師資的教師人數是7,092人,在國小、國中、高中階段就讀的學生人數總共是236萬3,860人,換算下來1位教師大概需負責300多位學生,而且這還是比較粗略的換算,到時候還可能因不同的狀況而有所不同。教育部這邊可能會說在第一線教學的還有專職族語老師跟教學支援工作人員,協助學校進行本土語言的教學,但是就算把剛才講的專職族語老師跟教學支援工作人員4,900多人也算進去,連同現職教師在內的本土語言師資總共才1萬2,029名,對照目前學生人數,師生比也高達1:196,我想這樣的師生比是沒有辦法有好的教學成效的,同時也讓老師非常的為難。近年來,在整個教育大環境方面,為提升整體教育品質,降低師生比其實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相信部長也很清楚,包含我們委員會,不管是審查預算還是詢答,多半時候都在討論這個師生比的問題,何以在本土語言部分的師生比就高得可怕呢?在連老師都不夠的狀況下,到底要如何去傳承我們這塊土地上的文化跟語言?所以本席一開始就說要再度提醒各位,算起來我們推動本土語言已經有20年了,這20年來總共只培養了1萬2,000多名本土語言師資,看到這個數字,我覺得教育部真的需要檢討。能否請部長於一個月內給本席一份檢討報告,而且要明確的提出改善的方向?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說明。 潘部長文忠:委員好!謝謝委員的關心和重視,在此向委員報告,從92年實施九貫課綱開始將本土語言正式列入,過往長期實施都在小學階段,都以教職人員和現職老師兼課的概念來發展,在這一波,總統也非常重視,為原住民族語專任開了一步,現在我們不止以現職教師和教育支援人員兼任,也開始培養師資,希望本土語言這部分未來有專任的老師,現在閩語部分已確實展開,相對地客語部分等也會陸續展開。委員剛才問到這方面的師生比,我們也希望能夠逐步恢復有專任本土語言老師在學校裡任教,這個是一大步,現在確實因為有些語別的種類很多,比如原住民語的類別就很多,這部分真的要借重到專長,但要完全走入專任確實有其限制,我們會持續往這方面努力。 賴委員品妤:既然我們的政策是往這個方向,且總統也對此講過多次,那麼你們就真的要儘快去補上,就算有困難也要想辦法去突破。 潘部長文忠:我們會朝這方面持續努力。 賴委員品妤:接下來本席要請教有關停課標準的問題,我們最近幾次公布調整停課標準都有一個共同點,請問部長認為這個共同點為何? 潘部長文忠:這兩年多來,中央當然會訂出參考的規準,但是過去也都會在知道地方和學校疫情個別狀況下,尊重支持其特殊性。 賴委員品妤:部長說到重點,現在的共同點就是授權地方政府甚至是各學校可以因應不同的狀況有不同的停課標準,本席同意這中間是要有一些彈性,因為各地疫情狀況不同,中央當然沒有辦法全有全無那麼死板地去規定,應該要有可以因地制宜的彈性空間,可是這樣的彈性應該要有配套,如果沒有配套措施很容易會導致人仰馬翻,現在第一線的實況是各地的學生和家長就要面對這個變化萬千的停課標準,你們自己對此也很清楚,不但學生學習的進度會大受影響,家長的工作也會受到影響,特別是法律明定12歲以下的小孩不能自己在家獨處,所以只要一停課,家長就要在家陪小孩,這會進一步影響每個家庭的收入跟生計。請問部長,防疫照顧假是有薪假還是無薪假? 潘部長文忠:防疫照顧假部分我們是給予最大的彈性空間。 賴委員品妤:事實上有些企業可能給公假,有些可能用年假方式處理,也就是有些是有薪假,有些則是無薪假。再請問部長,目前我們的防疫補償金要有哪些資格才能申請? 潘部長文忠:這部分是依據指揮中心的規定,需有衛生單位開出的正式居隔建議書。 賴委員品妤:一般來說,能夠申請防疫補償的就是部長剛才提到的居家隔離者、居家檢疫者、集中隔離者、集中檢疫者,或是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受隔離或檢疫者之家屬,這些被強制要求隔離或檢疫者及照顧者是都可以申請補償的,所以本席要再進一步請問,不管是地方政府還是學校自主宣布停課,對家長來說他們就是被迫請假照顧小孩,這難道就不是強制要求嗎?其實他們也算是被強制要求嘛!學校要停課、地方政府要停課,家長能說不嗎?家長能硬送學生去學校嗎?照中央先前的標準,一次停課基本就是10天,也就是說如果不是有薪假,家長遇到一次停課,他當月的薪水就可能減少三分之一,退一步來說,就算現在中央的標準放寬了,每次停課就是3天,也可能出現上課2天又出現狀況再度停課的情形,相信部長很清楚,其實現在很多家長很辛苦,雙薪家庭比比皆是,很多年輕的父母可能必須省吃儉用才有辦法維持家庭生計,一旦遇到這種狀況,可能當月薪資直接就減少三分之一,不管改為停課幾天或是反反覆覆、上上停停,這個期間就是沒有薪水的,本席真的收到非常多這方面的陳情,這些家庭真的會遇到一些困難,所以本席要在這裡跟部長討論的是,這個防疫補償金政策基本上最核心的概念其實就是對因政府要求而被迫隔離不能上班、上課者給予補償,現在因停課導致家長特別是12歲以下小孩的家長必須請假在家照顧小孩,他們難道不是被迫的嗎?如果訂有一套停課標準,又另行授權地方和各學校有彈性的空間,但不管是什麼標準,都是家長和學生在配合政府跟學校的要求,這些人的生活不能因為那是中央規定的,政府就棄之不顧,請問部長對這部分的看法為何?是否能儘快找衛福部一同研議,針對這些配合政府、配合學校停課,只能請無薪假在家照顧孩童的家長,比照防疫補助給予一些實際的協助? 潘部長文忠:這要分兩個層面來說,補償金確實是全民都適用,也是為因應指揮中心強制居隔的措施,這個比較不容易單獨以哪個對象為發放原則,但是我們之所以希望在這次學校再提出來之後能從寬認定,讓家長可以申請防疫照顧假,能向雇主提出免予不給薪,這就是基於體恤家長的考量,因為這些家長最擔心的是留在家裡又沒有防疫照顧假,所以希望雇主能體恤有幼兒的家長…… 賴委員品妤:一開始本席就說到有些是有薪假,有些是無薪假,我對這部分真的要提出很強力的要求,本席要強調的是,民眾也能理解在有疫情的狀況下,我們的政策需要不斷地做調整,但此時是否應該停下來反思一下,要去體諒民眾很多時候可能因為生活的狀況和限制,沒有辦法這麼快地跟上這些政策,甚至遇到一些困難,對此,本席真的是很誠懇、很慎重的拜託教育部去跟衛福部討論後再向我們說明。 潘部長文忠:這可能需要跨部會,若有機會,我會將委員的關心提到跨部會會議中討論,大家再規劃一下。 賴委員品妤:限於時間,本席再簡單地提一下有關數位學習的部分,所謂的數位學習基本概念就是要打破傳統需要同時、同地這個課堂模式,現在因為疫情的緣故,讓大家更集中去關注這個問題,但其實數位學習的問題早在很多年前就開始討論了,本席在研究線上課程相關規範時發現有很多規定其實是不合時宜的,因為發言時間有限,本席僅在此簡單地提點一下,希望可以趕快改善。根據我手邊掌握到的資料,在大專院校的部分,我們是在2006年開始鼓勵師生去參加數位學習,然後開始辦理大專院校數位學習教材及課程的認證作業,首先在碩士在職專班開始試辦,之後又開放境外學生專班,從2006年開始試辦迄今已有16年,從教育部自己的遠距教學交流暨認證網上,我們看到還是只有開放碩士在職專班和境外學生專班兩部分,請問部長,在何種狀況下,大專院校可申請遠距教學?這到底是屬於大學自治的範疇還是需要經過教育部同意? 潘部長文忠:這部分應該是更開放,因為我們最近也修正了,連高中職都可以考量遠距教學認證,疫情當然是因素之一,而且已經發展到這個階段,我是否可請高教司將有關這部分的最新情況提供給委員瞭解一下?高中的部分也一併給委員參考。 賴委員品妤:你將相關資訊提供給本席,其實我現在問的不單是針對疫情,而是整個核心的問題,因為從近年網路數位的發達跟全世界全球趨勢來看,遠距教學一定是未來必須要做好的一件事情,不管有沒有疫情,只是現在因為有疫情可能加速了這件事情,所以本席認為有必要通盤檢討一下,包含部長剛才說的新的調整。 潘部長文忠:我們會將這些調整和作法給委員參考,若有不足,再做補充。 賴委員品妤:我們前幾天詢問教育部的時候,教育部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復,被問到遠距教學的部分時,又表示可能會影響教學品質,我要提醒部長的是,教育部不可以在想管的時候就說要把關教學品質,不想管的時候就說尊重大學自治,請你們就這個部分提供資料,相關的檢討也一起在兩週內交給本席,可以嗎? 潘部長文忠:可以,我們會將最新整理出的作法給召委參考,如果有不足,我們再來檢討。 賴委員品妤:謝謝部長。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 主席:現在請何委員欣純發言。 何委員欣純:(11時50分)部長好!今天上午很多人都在關心現在校園的防疫居隔措施,這個九宮格政策當然造成很多不便,今天早上本席終於聽到部長說這是教育部跟防疫指揮中心討論出來的一個原則,各縣市可因地制宜,所以很多縣市政府在校園內採行更嚴格的防疫居隔措施,但誠如剛才賴召委所說,就是因為可因地制宜,很多地方政府現在在校園內採行的居隔措施與中央不一樣,因此衍生了很多家長防疫照顧假、學生請假到底算不算事假或公假之類的請假標準問題,本席今天不是要針對這個問題提出批評或指責,只是建議教育部應該要對這個引起爭論、引起很多相關紛爭的問題統整一下,中央和各地方政府教育行政單位合作,把這些配套措施擬定做好,我想這樣會減少很多家長的不便及衍生出來的問題。好不好?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說明。 潘部長文忠:委員好!我們跟縣市談的時候就是希望留一些彈性空間,但有些在第一線的家長確實不見得會那麼充分的瞭解,我們會滾動式的蒐集相關意見給縣市參考,讓他們能更清楚該有怎樣的作法,之前我們也針對相關疑義發了一個更清楚的函釋,但是我覺得更對焦的是採Q&A的方式,這樣可以知道有些細節該如何因應。 何委員欣純:本席建議教育部在拍板定案這個政策時,應該事先就配套措施進行沙盤演練,否則就會衍生出這些問題,屆時有問題的都是中央規定的,沒問題、做得更好的都是地方政府的功勞,我覺得不應該有這樣的二分法,也不要讓大家有推諉的空間,應該要合作防疫,這樣才是比較好的作法。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這樣好的提醒。 何委員欣純:接下來要請教的也是需中央與地方合作的事情,兒童BNT疫苗原定於本月12日抵臺,因系統問題無法準時送達,延後到5月16日才運抵臺灣,施打計畫也將延後,請問來得及在7月暑假之前完成校園集體接種嗎? 潘部長文忠:跟委員報告,兒童接種疫苗方面,之前莫德納的部分,大概有三成多的家長同意孩子施打,其餘的可能在等候或有其他考量,我想原來這個機制還是會持續;至於BNT疫苗延後抵臺的部分,我們現在持續跟縣市安排中。要跟委員報告的是,這個本來就有兩軌,一軌是學校跟衛生單位洽商後,到校園去施打,但若進入暑假,要將學生找回來就是另一種考量,但是本來就有可到醫療院所施打的…… 何委員欣純:我當然知道本來是採雙軌制,但本席記得你之前在第一時間告訴大家還是會推動校園集體施打的方案,既然之前已經有這樣的政策性宣示,可以在校園裡面施打,我相信很多家長當然希望能在校園裡施打,所以本席要在此提醒教育部,如果要在校園內集體施打,原則上大家的期待應該是在暑假之前完成,這個當然沒有辦法百分之百達成,原因在於現在雖然可以施打莫德納疫苗,但是家長有疑慮,如同部長所言大概只有三成左右的家長同意,以臺中市來講,還不到三成只是接近三成而已,但是5月16日抵臺的兒童BNT也會併入校園集體施打範疇,這樣一來,是否會提高家長讓孩子施打的意願?因為孩子的身體狀況家長最瞭解,家長有選擇權,我們政府能做到的就是讓家長安心、放心,鼓勵孩子施打,提高施打率,這樣才能提高整體的效能跟孩子的防衛力,這其實是大家的心願,所以本席才說如果5月16日到達的兒童BNT來得及施打的話,就要儘速跟地方合作,希望能在暑假之前,併同現在的莫德納疫苗在校園集體施打,提高施打率,增加校園和兒童集體的防護力,這是我們應該做到的,不是嗎? 潘部長文忠:對委員這個建議,我完全贊同,因為現在就是在接續進行,衛福部也已比較明確地知道BNT抵達時間,之前在跨部會會議時就談論到希望能接軌,因為現在學校跟衛生單位合作的模式已經建立起來了,新的疫苗進來後,我們可能還是一樣會請家長詳閱同意書,之前家長對於莫德納可能有些擔心,現在有新的BNT疫苗進來了,他們可能會有不同的考量,學校一樣會繼續啟動,現在全國大概平均三成都是打莫德納疫苗,後面這部分,我們希望能夠接續進行。 何委員欣純:我們希望教育部能和地方政府合作,一起努力,現在的施打率還是太低了。 潘部長文忠:我相信很多家長也會對BNT疫苗再重新考慮。委員剛才的提醒很關鍵,進入暑假之後,在校園施打就比較不方便,所以對於有意願讓孩子施打疫苗的,我們儘量安排在放暑假前於校園施打。 何委員欣純:我們希望能在暑假前再提升一波施打率。另外,還有一批孩子是想打卻沒辦法打的,現在很多縣市都發生這種問題,就是仍就讀於國小六年級但已滿12歲的孩子,就算只超過一天也是滿12歲,但他就變成不能施打疫苗,必須到外面的基層診所去打,請問這部分可否與防疫指揮中心協調一下?你們可以馬上盤點出來這樣的孩子有多少人,將同數量的疫苗配給校園,讓他們可以在校園內一起施打,這個應該可以做得到吧? 潘部長文忠:我們來協調一下,因為他是在校生,且醫務團隊已經進入校園了,這個部分應該被納入,在校園施打即可,不用再去外面施打,我們會去溝通。 何委員欣純:媒體已經披露有好幾個縣市出現這樣的個案。 潘部長文忠:政府的態度是鼓勵施打,只要家長同意就在校園集體施打,不要考慮年齡那一條線。 何委員欣純:不要因為出生年月日那條線就不能施打,請儘速協調,在暑假之前,如果這些孩子的家長有意願讓孩子施打,希望這些孩子能在校園內就施打疫苗。 潘部長文忠:對,我瞭解委員的意思,這樣學校在造冊上也不會有困擾,雖然說起來孩子的年齡超過12歲,但仍在該班的名冊上。 何委員欣純:是啊!所以本席在此拜託部長,現在兒童BNT要進來了,之前還有莫德納,我們希望能提高校園現行施打率,至於診所的部分則是雙軌中的另一軌,我們也尊重為了讓孩子能夠接種疫苗,有的家長沒有時間的、孩子沒有辦法去診所的,統統只要能在校園裡面施打的就集體施打,好不好? 潘部長文忠:好。 何委員欣純:我希望跟時間比賽,儘早提高施打率保護兒童,這才是我們的政策目標,這才是重點嘛!對不對? 潘部長文忠:委員,因為BNT進來國內的時間已經明確了,我們就會展開施打,從青少年的那一波到這一波莫德納,其實校園跟衛生局合作的方式都已經很明確了。 何委員欣純:所以提高群體免疫力,這個就是短期我們已經可以調整的、可以做的,就趕快做。另外一個是要拜託部長思考的,現在學生除了COVID-19的疫苗之外,還要接種很多的疫苗,我只是想提醒,學生團保可不可以增加一個法定傳染病疫苗的預防保障?這一點可以思考看看。 潘部長文忠:我們研究一下。 何委員欣純:為什麼我會提出這個建議?剛剛我們提到家長的意願只有三成左右,很多還在思考,因為他有疑慮,怕孩子打了疫苗之後會有很大的副作用,或對他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也許我們把疫苗預防保障納入學生團保不見得能夠消弭家長的疑慮,但是卻可以增加一層的保障,所以這個部分我建議教育部可以研議看看。也不一定是這次新冠病毒的疫苗,還包括國中女生在打的HPV疫苗,確實有媒體曾經報導過有一些個案的女生接種後產生副作用,如果這可以研議在學生團保裡增加,我想對孩子都是多一層保障。部長,可不可以研議一下? 潘部長文忠:最近幾年我們已經把學生平安保險的制度建立起來了,不會像以前一般民間的保險公司根本不太願意承保,我也覺得建立這個制度會讓學生的平安保險更明確。委員今天建議把法定傳染病納入,因為會涉及到相關面向,包含部分保費會增加,這讓我們來研議一下,好不好? 何委員欣純:你研議一下,當然我相信保費會增加,但是保費增加,如果政府可以負擔的話,應該由政府來負擔,給孩子多一層保障,也讓家長感受到政府要保護孩子的心意。 潘部長文忠:這個面向我們來研議。 何委員欣純:沒關係,因為最近大家都在談論防疫保單,但那是另外一個層次的問題,那是大人的問題,可是對於孩子,學生團保是可以做得到的,是可以來研議的,所以我給你時間,希望你可以給我一個答案,我們再來討論,好不好? 潘部長文忠:好,謝謝委員。 主席:請林委員宜瑾發言。 林委員宜瑾:(12時3分)部長,關於雙語教育,去年11月13日本席就質詢過相關的問題,現在螢幕上的PPT是去年10月13日本席質詢的PPT,當初我就詢問教育部公布大專院校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第一期的補助名單,其中有臺大、師大、成大、中山獲選為重點培育學校,當然也有其他的大學共41個學院獲選為重點培育學院,這些學校都必須在2024年達成,全校至少要有25%的大二學生英文程度達到CEFR B2以上的等級,等於是多益785分至940分的程度,還有就是全校至少要有20%的大二學生跟碩一學生修20%的全英文課,當時本席就問5.8億的經費要花在哪裡?到底有什麼樣的計畫或事情要花那麼多的預算?剛剛那個PPT就有提到這些獲得雙語教育補助的學校都必須在2024年以前達成這兩項目標,第一、提升學生的英文檢定成績,第二、增加全英文的修課比例。換句話說,讓學生達到這樣的門檻就是學校拿來領取補助的條件跟籌碼。我帶部長看一下實際的案例,我們找到不止一個獲得雙語補助的學校或學院,但他們為了達到教育部所訂的目標,竟然直接發錢給學生來促成,我們看PPT左邊這個學院,學生只要累積了16個學分的全英文課程就可以領取1萬元,如果累積到128個學分就可領取5萬元;右邊的另外一個學校,則規定如果有修習特定的英文課程可以申請5,000元獎金。我在此要質疑的是,難道這5.8億的預算就是讓學校這樣用的嗎? 當然以政策目標來看,我們當然是希望學生擁有更好的英文能力,期待學校會好好運用預算,針對學生的英文能力來作補強,可以聘請好的英文專業老師來輔導學生的英文、補助購買英文教材等等,可是現實狀況是學校卻把錢直接分配給已經有能力全英文聽課的學生,我覺得這完全違背我們的初衷。如果說這是獎學金,那各大學當然有發獎學金的能力,但我們要思考一下以往的獎學金或助學金,不是發給科目表現優秀的資優生,就是補助家境不好、經濟有困難的學生。我再說得白一點,以往獎助學金不是看成績就是看家境,所以學校現在用修課時數來換錢的這個狀況,我覺得根本不是獎學金了,根本是用金錢來買學生的時間,彷彿是學生去工作一樣,學生付出時間替學校衝高英文授課的比例,就可以換取金錢,我覺得這有點像學校和學生間的交易關係,嚴重偏離大學教育的本質。當然我並不是要針對特定的學校,我也希望教育部不要針對特定學校,我只是說這個政策讓很多所學校普遍產生這種現象,表示這個制度設計有問題,需要檢討。 那我再跟部長探討學生在第一線的實際看法,等一下再請部長回答。這個雙語標竿學校計畫從去年9月正式上路已經快要滿兩個學期,昨天教育部送來的報告都寫得非常正面,說多數學生表示,不但能聽懂教師用英語教授學科知識,也能學到英語課學不到的詞彙,課堂使用英語的機會變多,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英語聽說能力及使用英文的自信力等等。但我請助理實際去問還在念大學的學弟妹,很遺憾的,學生的看法都不是很正面,我們來看我右手邊PPT所顯示的,這些學生英文能力都不差,他們用英文進行生活對話、旅遊都沒有問題,可是在大學的課程又是另外一回事。像政大社科院的學生說:「我真的無法想像必修課用全英文授課,光連用中文都快聽不懂了,更何況用全英文授課。」另外有學生說:「我們系上曾經有開過一門全英文授課的選修課,結果只有個位數的人選修。」師大的學生說:「目前全英文我上不來,就是以師大學生的資質來講,基本內容還能夠接受,但沒辦法深入討論,其實很多課程都會夾雜中文,不然效果會很差。」還說:「系上選修本來開課數就很少,新開的課程如果都是全英文授課,只能選全英文授課,因為根本沒有什麼其他的開課數。」高醫的學生說,他覺得不可行,中文就很難懂了。那我覺得是這樣,很多學生認為某些科系首重討論,用討論的方式來思辨社會議題、政治議題等等,連中文討論都很不容易,你再要求用英文討論,恐怕只會讓學生不敢發言。所以,本席要提醒,如果要強推全英文教學,是整個教學體系都要調整,並不是教授本身會講英文就好,某些教授留學英國、美國,他們講英文當然沒有問題,可是在英語系的國家體會到的大學授課方式真的能直接搬來臺灣嗎?我覺得當然是問號。就算教授有本事教,要讓學生大量接受全英文的授課,還是有點為難,教育部既然有那麼多的經費要來做這件事情,應該是階段性的培養學生,或者教授用全英文上課的能力要階段性的處理,而不是急就章的推出英文授課,讓學校只好用經費直接給學生,要求學生來配合。以上我跟部長說的這些現象,不知道部長有什麼看法?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說明。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委員蒐集、整理了一些資訊,我跟委員報告一下,目前在整個2030雙語政策的概念中,其實是以提升英語能力來作為目標,不是要用全面類似第二官方語言的方式來作整個政策的推動。在這個過程當中,委員特別提到高教這部分,我們還是那個態度,就是讓相關準備比較就序的學校先行,並不是要強推。舉例來說,即使像成大、中山,雖然整個計畫獲評選為雙語標竿學校的入選者,對學生而言,學生還是會有選擇,譬如會計課程,在學校內至少要開出兩種課程,一種是老師可以進行全英教學的課程,另外也一定要有中文的課程,可以讓學生評估自己適合與否做選擇,你不能強迫同樣一個大一的學生會計課統統都要選這個,我們認為一定照顧到學生英語能力等等,作評估之後來做。學校可能用獎勵的措施,也要提醒清楚。我想激勵的概念,也不能讓學生像委員們蒐集到的…… 林委員宜瑾:對,這都是事實。 潘部長文忠:像這樣,學校一定要告知學生,如果你評估目前英語還沒辦法在專業課程裡面進行,就要考慮,不然選課之後萬一聽不太清楚,反而影響他的專業,這是我們一直很堅持的。這些新的制度、學校也剛剛開始運作,我們在6月左右也會到學校去瞭解學校實施上有沒有什麼困難,我想這個我們還會持續的滾動修正。但我剛才舉例說明的是,推動這個政策一定要讓準備好的學校或評估自己已經有這方面能力的孩子實施,不是強推,強推反而會影響他專業領域的學習,如果不足,反而影響更大。 林委員宜瑾:部長,現在學界有一個構想,希望推動「多語臺灣、英語友善」來取代雙語政策,這個想法本席是贊同的,這當然可以討論。因為我覺得我們提供大把的鈔票去推動雙語教育,本席作為一個土生土長、講臺灣話的臺灣人,某種程度我有很大的相對剝奪感。當然我們要接軌國際,提升國人的英文程度,這個概念沒有錯,是正確的,臺灣也一直仰賴國際貿易,對我們的科研發展也好,因為我們要跟外國合作,所以學生能有多一種的語言能力是好事,可是政府該做的是提供各種語言的學習資源,我覺得不管是本土語言或英語,應該要讓有意願學習的學生可以取得學習語言的資源,這才是該為學生做的。這不是用強逼或表面上,就像剛剛我舉那些例子,你修多少課、我給你多少錢類似的方式,這樣基本上達不到那個效果。實際上現在在學的學生們,像我的助理去問他們在學的學弟妹們,真的對於全英的授課方式或英文的授課方式,基本上都認為效果非常不好。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的提醒,最後簡要跟委員報告,現在整個在推2030雙語政策的概念中,就如委員所說的提升學生的英語力是一個重點,除此之外,蘇院長都親自擔任國家語言推動會報的召集人,就是語發法規範的相關本土語言也都應該要同等的重視。所以目前就如剛才委員所提到的方向,這部分不僅是投入英語提升的資源,在落實跟推廣本國語言這部分,行政院蘇院長也召集跨部會研議,提出相關的資源跟政策。我想就如委員所說的,確實臺灣應該要同時去思考多元語言,尤其是本土語言這部分也不能漠視,也應該有具體的資源跟政策。 林委員宜瑾:好,謝謝部長,我們一起努力。 主席:請葉委員毓蘭發言。 葉委員毓蘭:(12時16分)部長好,我們中華民國在世界上有一個非常驕傲的成就,就是我們在民主法治、在人權上,跟其他華人國家不太一樣,但是這塊招牌最近因頻頻傳出來臺灣求學的境外生淪為黑工而變色,最新的一件是高雄高苑科技大學的菲律賓學生,他們打電話求助,說他們每週工作40小時,工廠勞動與學業無關,而且他們每天都工作到半夜。部長,這個劇情是不是聽起來還滿熟悉的?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說明。 潘部長文忠:委員所提的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非常嚴正而且嚴格禁止。之前有幾所學校,教育部幾乎是以最嚴格的方式來處置。因為招收國際學生到臺灣來接受教育,不只是代表臺灣整個國家對外籍學生應有的態度,以高苑這個例子來說,4月初教育部獲得這個資訊之後,就已經開始全面查核,瞭解之後發現確實有外籍學生反映的現象,所以就作出比較嚴格的處置。 葉委員毓蘭:但是顯然不夠嚴格,因為我剛才提到的劇情在去年就聽過,中州科大烏干達學生的事情,報導者也投訴了,現在報導者出了一本書,我不曉得我們教育部的同仁們有沒有把這本書拿來看看。本席在二十年前就已經在從事這方面的努力,就是希望臺灣能夠擺脫一個奴役比我們更不幸的窮人國家的惡名,當時有人是假結婚來臺,不管是真賣淫還是真打工,但我們性凌虐、性販運,還有勞動剝削,現在教育部幾乎搖身一變已經變成移工仲介所,不可以啊!所以,你剛剛說嚴格,我認為不夠嚴格,因為去年中州科大事件之後,你們在1月底就宣示3月會啟動全面查核,對不對?所以158所大專校院,你們都會查,當時沒有掃到高苑的這件事嗎? 潘部長文忠:委員,對於個別學校的處置上,我想這一、兩年教育部處理的態度非常的明確,包含委員剛才提到的,…… 葉委員毓蘭:態度明確,但是沒有方法,…… 潘部長文忠:不會啦!…… 葉委員毓蘭:也沒有專業的…… 潘部長文忠:委員,中州的下場就是停招了,接下去就是停辦,…… 葉委員毓蘭:是,但是…… 潘部長文忠:尤其到退場條例通過之後,我想這些沒有辦學理念的學校除不應該招收國際生以外,連辦學的資格都沒有。 葉委員毓蘭:是,因為高苑科大…… 潘部長文忠:委員,停招的意思就是接下去這所學校就不見了。 葉委員毓蘭:107年高苑科大就已經出過事了,他們的柬埔寨學生也發生這樣的事,現在我們又看到這個。其實監察院108年的糾正案裡面就已經系統性地指出我們大學境外生的實習及工讀的問題,他們去查了21所新南向國際專班,在1,434人的校外實習之中,有1,424人在同一家廠商工讀,這個比率真的太高了,真的把我們當成是奴工仲介所!我們看到你們提出的改善有兩點,就是學費、學分費收取要有明確的文件,且文件要有多種語言,第二個是要督導查核,避免工讀合約併入實習合約。 本席是要提醒教育部,人口販運、勞動剝削是國際的犯罪,這是犯罪,恐怕不是像我們文人寫這些報告就可以了,這樣的改善措施其實是不食人間煙火,沒有辦法達到改善目的的。 我覺得這個是人口販運的問題,而且去年美國的全球人口販運報告裡面就直接點名我們新南向的專案核准境外生導致人口販運、強迫勞動。我知道教育部現在也是行政院防制人口販運及消除種族歧視協調會報的常客,針對這些問題,我覺得不是只有善後而已,我覺得要再系統性地去看到它可能發生漏洞的地方,應該要提前把關,比如中州科大烏干達生直接就講,他只會講英文,可是來臺灣之後,所有的老師上課全部都用中文。剛剛我看到林宜瑾委員也提到這個。臺灣能夠用英語上課的不太多,上一次劉次長在這邊也有提到,你們要推一個國際專修部的計畫,就是希望能夠讓這些境外生來臺先學一年的華語,我不知道這個是不是今年就會上路了,不過我要講的是我國的境外生人數很多,現在我看到當時你們的計畫裡面是1,000個而已,這個名額是不夠的。其次,教育部可以去找刑事局的國際科或移民署的專勤隊來瞭解這樣的人口販運、勞動剝削,不管在仲介或各方面的,可能的犯罪手法會是什麼,從那上面去做一些防堵。還有你們剛剛講讓這個學校停招,我覺得不只停招而已,那些居中仲介的也是人口販運的共犯,就應該讓他們移送法辦。我們一起努力,好不好?因為中華民國的人口販運防制法在13年前就已經通過了,如果到現在我們居然對這樣的問題還好像是完全不知道,讓他們把我們當成是我剛剛講的當年假結婚真賣淫、假結婚真打工的管道的話,我們就真的太遜了!讓我們一起努力,好不好? 潘部長文忠:好,謝謝委員。 葉委員毓蘭:謝謝。 主席:請管委員碧玲發言。(不在場)管委員不在場。 請洪委員孟楷發言。 洪委員孟楷:(12時25分)部長好!部長,本席也要為我們新北市叫屈啊!現在看起來新北市、臺北市、臺中市的教育機構都說快篩不足啊!早上本席有看到您回答已經發了100萬劑下去,但是不要忘記,我之前到現在都一直講快篩是會使用的,對不對?過去衛福部、疫情指揮中心的政策是什麼?如果有症狀或有不舒服,大家趕快先篩,來確認有沒有確診,有確診趕快做後續的處置,也因此雖然我們現在發下去,但是還是不足,現在有確診的狀況又分是九宮格的或不是九宮格的。我先請教,我們教育部到底現在還有庫存多少快篩?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說明。 潘部長文忠:委員好!跟委員報告,我們這100萬劑是5月初開始以來分三個梯次啦!這一部分…… 洪委員孟楷:全部都發下去了嗎? 潘部長文忠:沒錯,只有剩…… 洪委員孟楷:我們是依怎麼樣的比例發? 潘部長文忠:委員,應該這樣講,…… 洪委員孟楷:學生數、人數,還是齊頭式? 潘部長文忠:第一階段的50萬劑是依照學生的數量來做第一次的發放;第二階段,就如委員提到的,像雙北、桃園、基隆…… 洪委員孟楷:確診數多的。 潘部長文忠:對、對,我們來補強,因為張局長和我們幾乎隨時都在聯繫,他第一時間就反映他們的數量真的不夠,所以第二批的20萬劑就是以比較…… 洪委員孟楷:確診數多的。 潘部長文忠:確診數多的、居隔數多的為主;到第三梯次往下,因為基層學校也反映他們的數量不夠,不只是縣市政府,學校有時可能為了幾劑快篩劑,要趕快出動人力到哪裡…… 洪委員孟楷:甚至去收購、去拜託。 潘部長文忠:沒有,要送到孩子家啦!…… 洪委員孟楷:是。 潘部長文忠:所以我們現在往下就希望能夠讓個別的學校也有一個戰備存量的概念,因為疫情什麼時候會發生…… 洪委員孟楷:個別學校是透過縣市政府申請,還是直接來跟教育部…… 潘部長文忠:沒有、沒有,一定透過地方政府教育局啦!教育局…… 洪委員孟楷:教育局也是整合之後來回報教育部嘛! 潘部長文忠:對、對,我們才會有所依據,所以後面我們會比較傾向讓學校都有部分存量的概念,當有需要時,老師們才不會為了這個事情,又要上課,又要做這些相關事務,甚至有些還要送…… 洪委員孟楷:當然,部長,說實在話,…… 潘部長文忠:所以我希望能夠…… 洪委員孟楷:物資夠,就應該是每個學校都要有充足的量,如同兩年前的口罩、我們之前講的酒精等等,以各學校為單位,他們在第一線,可以讓校長直接處理嘛!我說實在話,這些數字也不應該是你部長來管,但是我們現在的狀況就是地方還是講不足,我們有造冊,一定有使用的狀況嘛!到底我們教育部現在還有沒有庫存?除了這100萬劑,用完之後,我們有沒有再購買,還是我們也是要跟衛福部請求? 潘部長文忠:不是,因為現在統籌當然在整體啦!以快篩試劑…… 洪委員孟楷:疫情指揮中心。 潘部長文忠:對,但是在跨部會的會議當中,院長、指揮官都支持教育體系的部分由教育部來統籌調度,關於這個部分,短短十來天我們透過三階段總共發放100萬劑,後面還是會持續,…… 洪委員孟楷:關於快篩,我們教育部自己有沒有編本預算,還是都是疫情指揮中心買,再給教育部,還是用特別預算,由疫情指揮中心統一處理? 潘部長文忠:當我們提出一波一波的需求,指揮中心就是整體會依照目前我們的需求來提供。 洪委員孟楷:是啊!部長,雖然本席不是教委會的委員,但是關心孩子、關心學童是大家都一樣,本席還是建議,如同我在交通委員會聽到的,交通部他們也是自己編列預算購買快篩,我覺得未來針對這些學童的部分,快篩還是有必要使用的,能夠編本預算,讓教育部自己也有一些庫存,如同您講的,學校有庫存,教育部也有庫存,真的有需要時,不用什麼事情都還要再報疫情指揮中心,疫情指揮中心再發下來。 再來,國中會考將於5月21日、5月22日舉行,您上午有講,確診的學生是不能考,要補考。 潘部長文忠:是。 洪委員孟楷:現在我們有沒有確定什麼時候補考及相關的試題? 潘部長文忠:委員,補考本來在國中會考就有設計,應該會在6月上旬左右,這是原來的規劃時間,這一部分也考量到比如有確診還沒辦法解隔的考生,一定要讓他有補考的…… 洪委員孟楷:所以原則上是5月21日、22日之後過兩個禮拜或三個禮拜再補考。 潘部長文忠:一定會超過兩個禮拜,才有實質的意義啊! 洪委員孟楷:本席要提醒的是一定要考量到整個居隔及學生康復的狀況,…… 潘部長文忠:對、對。 洪委員孟楷:才進行補考。 最後,現在是5月,各個學校的畢業典禮即將舉行,昨天我們看到高雄市政府開第一槍,說畢業典禮採線上辦,到底現在我們教育部對今年畢業典禮的態度是什麼? 潘部長文忠:委員,對於學生的學習活動這些,以目前的整體疫情,我們並沒有去說什麼不可辦、什麼不可辦,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到在整個防疫上的作法,我也跟委員報告,上個禮拜我們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也是來進行開幕及後續辦理,但是在防疫上,我們就是做到降低…… 洪委員孟楷:你講的是在桃園的這個開幕,對不對? 潘部長文忠:就是國體大主辦的這個。這就是我們說不是現在什麼東西都不能辦,像會考,這個一定要辦,但是要做好防疫的規定,…… 洪委員孟楷:部長,…… 潘部長文忠:我們給學校也是同樣的,給縣市也是這樣…… 洪委員孟楷:對於這一點,本席反而有點沒有辦法理解,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是全國最瞭解確診狀況的,我們也講其實現在確診數有很多黑數,為什麼?因為有人沒有快篩,他就沒有篩,有人篩了之後,沒有去排做PCR,所以昨天確診數是5萬人,但是實際確診數可能比5萬還要多,現在中央沒有一個明確的指引,還是要讓各縣市政府去講,所以才會說高雄市政府開第一槍,可能之後其他縣市政府會比照辦理,現在我們教育部沒有一個明白的指引或什麼,那是我們不願意扛這個責任? 潘部長文忠:不是、不是,委員,我剛才清楚地說現在我們…… 洪委員孟楷:對於疫情,中央部會應該會比地方政府還要更瞭解才對吧! 潘部長文忠:現在我們並沒有要去禁止各項相關活動或規定怎麼舉辦,但是要做好防疫這個工作,這是我們最大的一個原則,至於地方政府或學校因為防疫,怎麼樣和活動搭得起來,我想辦理的單位應該是最清楚,所以你說要同時禁止和同時通通同意,我倒不認為這個適合現在整個防疫上的方向。 洪委員孟楷:是,這樣看起來是部長不願意講。現在高雄市政府已經開第一槍,說今年採線上辦理,我們預期可能很多縣市政府會跟進,但是部長就是沒有這個態度? 潘部長文忠:沒有,我剛才跟委員報告的意思是做好防疫下,很多活動是可正常進行的。 洪委員孟楷:部長,我說實在話,我們還是要有一個明確的指引,讓各縣市政府能夠來瞭解,因為現在對疫情最清楚的應該還是中央,中央瞭解之後,我們告訴大家提早做因應、規劃、準備,讓大家同時也知道,而不是今天拜託這個縣市政府,明天拜託那個縣市政府,又不是放颱風假,好像都在等縣市政府,然後學生就開始上縣市政府官網的市長信箱去拜託、去請求要開或不開,很奇怪耶! 潘部長文忠:不是,我剛才跟委員報告的意思是我們現在並沒有對相關活動…… 洪委員孟楷:我可以理解嘛!好,部長,我請教…… 潘部長文忠:這樣的原則就是…… 洪委員孟楷:你覺得現在疫情到底嚴不嚴峻? 潘部長文忠:委員,應該這樣說,現在確診的數量是增加,但是確診後的情形有99.7%以上是屬於輕症或無症狀,這是為什麼目前我們在防疫上會採行這種我們說逐步進入正常生活的方向來做規範和規劃,我剛才跟委員報告的意思是現在我們並沒有去說這個活動不能參加、那個活動不能舉辦,但是都會提醒,如果辦理相關的這些,相關的防疫工作要做好,我剛才會舉全國大專運動會為例,因為那也是一個有相當規模的活動,但是就是採取做好防疫的方向,讓選手可以比賽。 洪委員孟楷:部長,本席提出來,真的還是要為全國的學生家長來請命,你們應該還是最瞭解疫情的狀況,適時地給予全國指引,才能夠讓大家有規則可循,並且來配合,不然,你這樣講,有點模稜兩可;再者,請容本席提醒,12歲到18歲的青少年第三劑追加劑其實還沒打,他們要到5月下旬才打,所以這些部分其實都是防疫;我當然相信你和本席一樣,我們都是為了學生,但是就是站在安全的角度,能夠提前告知指引,讓各縣市有規則可循,我相信這對於大家做防疫的工作會相對比較好。 潘部長文忠:好,謝謝委員的提醒。 洪委員孟楷:謝謝。 主席:請吳委員怡玎發言。 吳委員怡玎:(12時35分)部長早!我們現在對於國中停止到校的標準是匡列九宮格,但是你們也放寬讓學校從寬認定,對不對?我想請問,1人1劑快篩試劑是只有九宮格的那些同學有,還是全班的其他同學也會有?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說明。 潘部長文忠:委員好!跟委員報告,國中、高中的部分是以確診者附近需要停課的學生為發放1劑快篩劑的對象。 吳委員怡玎:部長,我覺得雖然你們也沒有強制九宮格以外的同學到學校或待在家裡,但是他們其實算是相對高風險,尤其如果你們還要他繼續在學校活動,我覺得給予他們快篩劑是一個比較好的步驟,我知道你們的快篩劑可能不是很夠,所以我希望你們還是可以強烈地跟CDC爭取或是如剛剛洪孟楷委員所提由教育部自己來採購或是怎樣,因為我們知道其實CDC的採購名單上面並不是所有EUA的名單,而教育部是我們所有部會裡面需要快篩最大量的一個部會,所以我覺得你們可能可以思考是不是教育部自行來採購或至少再跟CDC多爭取?因為我覺得這群同學是相對高風險,尤其他如果繼續留在學校,更是對其他人來講相對高風險,所以我覺得讓他們快篩對大家來講也是比較安心的,好嗎? 潘部長文忠:是,剛才跟委員提到,目前我們先以比較重點、關鍵的這些接觸者做為快篩劑發放的對象,後續我們也會視疫情狀況再做滾動修正,其實十多天時間指揮中心支援教育部來統籌調度的總共大概100萬劑,我們都是逐步加快,讓需要快篩的學生儘快能夠領取,後續我們會再做滾動修正,也會跟指揮中心…… 吳委員怡玎:部長,大學的快篩也是由你們…… 潘部長文忠:對。 吳委員怡玎:請問我們從幼稚園到大學的學生總數大概是多少? 潘部長文忠:大概300多萬人。 吳委員怡玎:OK,因為這個總數真的是比較高一點,所以你們可能要計算到底夠不夠用。 潘部長文忠:對、對,委員,跟指揮中心討論之後,對於國小以下、國高中及住宿型的學生,其實我們是有從疫情的傳染和他們的接觸這一方面做過評估,目前我們快篩劑的發放是先以這個為主要的,隨著疫情的狀況,如果之後需要再來思考擴增,我們會再跟指揮中心做討論。 吳委員怡玎:是。我想再請教班班有冷氣的問題,之前部長有提到,這個電費的補助是每度電費以2.82元計算,對不對?5、6月及9、10月以每月22天每天8小時下去計算,每校再多20%,對不對?以此來計算它的電費補助。 潘部長文忠:對,留一點空間。 吳委員怡玎:我想請教,因為我們看到一位高雄的國中老師投書,你知道高雄其實是非常非常熱的,在5、6月及9、10月,我想像不到有任何一天不用開冷氣,他提到學校其實是給他們一個冷氣費的讀卡機,而且是以每1度電6元來扣款,如果這樣來算,他們大概只有一半的時間可以開冷氣,教育部對於這件事情怎麼處理? 潘部長文忠:委員,對於個別的情況,我們真的要深入瞭解啦!教育部設算的這一部分,包含多留20%,其實是給一個能夠再應用的空間,…… 吳委員怡玎:因為我們知道其實你們每度電費2.82元是比較保守計算的,…… 潘部長文忠:委員,就這個投書而言,因為我們目前補助電費是以學校常態作息進行全額補助的概念來處理,並不是補助下課以後的那種情況,所以班級卡應該是開機的概念,老師所講的問題會不會是因為他們是額外使用的時候…… 吳委員怡玎:沒有,應該說他們已經聲明額外時間是不可以使用的。我想請教的是部長剛才說以2.82元來計算,但有些學校的電費會超過2.82元的級距,那要怎麼辦呢? 潘部長文忠:個別的部分我是不是可以請署長瞭解一下學校細部執行的情況,但是就那項通則而言,如果是屬於使用規範的時間之內,那本來就是政府全額補助,不需要學生負擔,更不會要他們額外支付,除非是上課以外的時間額外使用。因為這是高雄市的老師投書,所以我們會再跟高雄市瞭解一下,以這個個案來說,看看他們在整個管理使用上有什麼樣的狀況,如果…… 吳委員怡玎:我簡單請問一下,現在針對冷氣裝設是不是有一套智慧能源管理系統? 潘部長文忠:有啊!有一個電錶。 吳委員怡玎:智慧能源管理系統的概念很簡單,它其實是可以設定的,針對你剛才所說的那些時間,比如五月、六月、九月、十月,每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八點到五點或是九點到六點,這樣設定是不是就可以解決問題?根本不用讀卡機儲值…… 潘部長文忠:剛才講的五月、六月、九月、十月是我們設算的基礎,但並不是只有五月、六月、九月、十月才可以開冷氣,並不是這樣的意思,那只是我們設算補助電費的基準而已,但是以20%來講,比如高雄可能4月底就已經很熱了,當時我們就同意他們可以開始使用了。 吳委員怡玎:如果到時候超過20%的話,你們怎麼處理? 潘部長文忠:因為這是第一年,我們用原來的設算方式,全國補助八億多的電費。今年已經要開始正式實施,我們會檢討這一年下來,如果完全依照我們的規範,也就是28度以上才開冷氣,而不是想開就開…… 吳委員怡玎:這當然要去瞭解一下,為什麼每一度電要6元…… 潘部長文忠:是啊!這個我們真的要去瞭解一下是不是…… 吳委員怡玎:這就凸顯了一件事情,你們可能想要看第一年實施後變成什麼樣子,我可以想像他們用電可能是很保守的,因為現場的情況是大家都怕使用超量,所以都不大敢開。我覺得你們可能要多多瞭解目前現場不是只有這個個案,其他學校到底是怎麼樣適當使用冷氣,千萬不要讓這麼好的政策到最後變成沒有人敢開冷氣。如果你們的評估只看用電量,最後發現其實是夠的、沒有增加電費的補助,這樣恐怕只會惡性循環,造成政策的…… 潘部長文忠:我們本來就已經和縣市政府討論過幾次,同時也將冷氣使用的規範及注意事項很清楚的傳達到各縣市及各學校,至於實際使用時夠不夠,我們會注意如果學校都是依照注意事項來使用,確實隨著氣候變遷,有可能熱的天氣還會更長、更熱,這部分我們會滾動式修正。因為注意事項是頒行到全國各個學校,我想這部分也可以提供給委員參考,其實內容還滿具體明確的,一般來講,依照這樣執行下來如果還有不足的情況,這是我們應該去…… 吳委員怡玎:不管幾月份,只要是上課時間溫度到達28度以上就可以開冷氣,即使電費超過…… 潘部長文忠:我們的注意事項就是這樣規範的,注意事項我們會提供給委員參考指教,其實這是我們和縣市政府討論過幾次之後才頒行出去的。 吳委員怡玎:好的,謝謝部長。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 主席:請李委員貴敏發言。(不在場)李委員不在場。 請莊委員瑞雄發言。(不在場)莊委員不在場。 請張委員其祿發言。 張委員其祿:(12時44分)部長午安。今天所要討論的議題是關於雙語國家,在此有三個方向要跟部長討論一下。雙語國家是以2030年為目標,距離現在只剩8年的時間,其實對我們來講滿急迫的。早在2017年總統就認為這項重大政策目標必須加以落實,就雙語國家這件事情來講,從概念上就知道它指的主要是英語,當時政策在想像的時候,到底國家的官方語言是不是要很精準的分類?長期來說,英語到底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以新加坡為例,他們的國家語言有好幾種,包括馬來語、華語、英語、坦米爾語等等,但最後還是以馬來語作為他們的官方語言,請問我們未來的概念是華語和英語都算是官方語言嗎?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說明。 潘部長文忠:英語不會是第二官方語言,這個定調應該非常清楚,我們只是在這樣的過程當中提升國民與學生的英語力。另外,我們要重視的不只是華語,像今天召委安排的本土語言專題報告,其實這也是國家語言發展法當中所規範的語言。就這兩軌而言,應該說提升英語力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另外一個是落實與復振本國已經瀕臨…… 張委員其祿:所以英語的概念比較算是第二官方語言嗎? 潘部長文忠:不算,就提升英語力而言,我們希望孩子的英語力能夠提升,未來能夠增加與國際之間的溝通,比如到高等教育的部分,我們也希望能夠培養專業領域的相關國際人才,其實我們主要是聚焦在這裡,而不是把它定位成英語是臺灣的第二官方語言。 張委員其祿:老實說,我們連第一官方語言都沒有很明確,我們只有說國家語言,不過按照國家語言發展法的精神,又變成英語並不是我們的固有語言,所以這還是有一點扞格,除非我們像新加坡一樣把它標定得很清楚。坦白講,這個層次我倒覺得還好,反正我們的目標是讓英語力提升…… 潘部長文忠:對,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 張委員其祿:從這裡就衍生出第二個問題,相信部長也知道學術界對這件事情持反面意見的人也很多,比如臺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才剛舉辦研討會,你看他們的標題就是「預知平庸與貧乏:反思『雙語國家』政策」。其實這是社會各界常常拿來質問的問題,我希望讓部長也有機會可以檢視。大家都說英語提升就是競爭力提升,雖然像日本這些國家的競爭力滿不錯的,但是他們的英語不見得很好;同樣的,像菲律賓這些說英語的國家,他們的競爭力卻落後我們滿多的。相對來講,英語提升的終極目的是什麼?部長能不能再更清楚的闡述? 潘部長文忠:語言就是溝通的工具,委員是學者,我想你一定知道。英語確實是目前全世界比較共通的語言,如果能夠讓我們的學生和國人在這方面提升,我想應該有助於溝通,但如果是在專業領域上的英語專業人才,對臺灣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是重點培育的概念,而不是普遍把英語提升到第二官方語言的概念,我剛才已經特別說明我們的定位並不是這樣。委員方才提到的意思是對於競爭力而言,臺灣確實有很多必須與國際接軌的專業領域人才,英語力會是一個很重要的項目。 張委員其祿:我只是把坊間的質疑再次提出來,當然也有人對此持反面意見,像臺大在他們所舉辦的研討會當中就指出這樣容易造成平庸化、階級化以及母語弱化等現象,不知這部分教育部是不是有評估過?這種狀況是不是會實質發生?老實說,在大學現場也許有些學生的程度真的沒有那麼理想,如果很快速的全英語教學,就會導致他們在專業領域上不清楚,雖然這個大方向我們支持沒有問題,可是相關配套有哪些?預先評估或配套準備教育部都應該要去做吧! 潘部長文忠:是的,我剛才提到高教在專業領域上,有很多專業人才都具備英語能力,確實在面對國際…… 張委員其祿:我們承認這當然是比較好啦! 潘部長文忠:但是以國民教育的階段來講,因為臺灣不是像歐陸國家的環境,所以我們現在所努力的是讓孩子在生活情境當中學習可以應用的能力,當然很多孩子不見得對這種能力感興趣,我們希望普遍上用這樣的方式把過去在英語推動上比較不足或是以考試為主的概念,在這一波裡面對國民教育…… 張委員其祿:我只是建議部長補足的配套可能要預先思考,因為有些學校或學生在這方面本來就是先天弱勢,不管是因為社經問題或是家庭問題所導致的先天弱勢,我們不希望弱者更弱,總是希望在這個政策推出的時候,相關配套也要足夠。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我們現在對偏鄉也有提供一些載具,包括國際學伴在內,這就是考慮到偏鄉的孩子,因為他們的家庭比較沒有辦法給予充足的協助,所以我們透過學伴的概念,讓大學生來協助這些孩子,這方面我們也會特別關照。 張委員其祿:好的,希望部長能夠把整體配套做好,謝謝。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 主席:接下來登記發言的孔委員文吉、陳委員椒華、謝委員衣鳯、羅委員明才均不在場。 所有登記質詢委員均已發言完畢,另有吳怡玎委員及林奕華委員提出書面質詢。 委員吳怡玎書面質詢: —、目前因應疫情,教育部5月8日起國高中新制為確診個案前兩日曾到校上課所屬班級座位九宮格同學,實施三天防疫假停止到校,由學校提供一人一劑快篩試劑,惟目前有部分縣市與眾多學生家長要求,應從寬辦理,造成中央地方政策不一致之狀況,請說明未來指引修改方向,避免家長無所適從。 二、「班班有冷氣」之政策為政府負擔電費,惟南部部分教師投書媒體,指稱校內以專屬「冷氣卡」儲值電費,以每度電2.8元儲值,但班級現場冷氣費讀卡機以每度電6元扣款,金額用罄,即不可再使用冷氣,亦不得以班費儲值,恐讓「班班有冷氣」之政策美意大打折扣,請說該如何解決此問題。 三、有鑑於國內快篩供應尚未即時,亦有部分家長無法買到快篩,為免造成疫情黑數擴大,請教育部研擬針對確診班級,除九宮格以外,以該班級一人一支快篩為原則進行發送快篩。 委員林奕華書面質詢: ■部長,近期的校園防疫政策真的是讓老師累、家長累、學生累!從國小到高中停課、復課、誰要居家隔離、誰要快篩,真的一團混亂!請問部長,幾天前宣布國高中「九宮格」的防疫新制,指揮中心有先徵詢過教育部意見嗎?真的只能用不可思議來形容!到底是防疫政策?還是一種益智遊戲? 部長,制度一公布,網路上出現這樣的Kuso圖,就是諷刺政府不食人間煙火,九宮格到底要匡列誰?實際上,真的也有高中班級有1人確診、9位快篩陽性,攤開座位表,按照九宮格也不知道要匡列誰?這種新制匡列方式不是彈性,而是把學校綁的更緊,動彈不得,引起大家抱怨,然後,教育部馬上又發公文給各校,說各校防疫可以保持彈性,視實際情況來決定,那之前決定九宮格政策的時候,為什麼沒想到這些問題? 這不就跟指揮中心自己決定進入健身房要打滿3劑的政策一樣,沒有知會教育部,搞得各校人仰馬翻,罵翻教育部後才說「各校可以彈性」防疫政策不能這樣變來變去!指揮中心跟教育部的政策要同步,更要接地氣!不要憑想像力來制定政策! ■另外,地方縣市長拜託我們一定要來請部長幫忙:國小到高中的確診學生人數越來越多,按照規定,復課前學生、包括主要照顧者都要提供快篩陰性證明,問題是地方政府的快篩試劑已經不夠發,確診的學生又越來越多,結果地方政府來問教育部,主秘就回答「這是衛福部業務,學校若快篩不足應該先向其他學校調度或向在地衛生局請求支援」意思就是「自己想辦法!」 教育局、教育部難道不是一條船上嗎?都是主管教育與學生事務,為什麼學校的快篩試劑不夠了,教育部不能幫忙想辦法?去年疫情剛爆發,各校要配置耳溫槍、要口罩、要酒精,教育部不也是幫忙協調嗎?怎麼那時候不叫學校自己去找其他學校借?還是去找衛福部想辦法?現在快篩不夠用,教育部就不能幫忙了? 部長,各校防疫都很努力,教育部要做大家後盾,幫忙想辦法!不要踢皮球,也不要叫大家自己看著辦!請教育部盡快與地方教育局協調,補足各校需要的快篩試劑! ■現在進入五月,天氣越來越熱,班班有冷氣裝設進度也幾乎接近尾聲,不過還是要替高中講話,教育部一直強調說,高中是非義務教育所以不補助電費,但現今實施12年國教,政策上就是12年國民教育,不讀高中高職的學生微乎其微,用「非義務教育」不補冷氣費實在說不過去!更何況,完全中學怎麼辦?學校的科任教室,國中生有電費補助,高中生就沒有?一校兩制不是很奇怪嗎? 而且,就我所知,部裡面也有算過如果補助高中職冷氣費,一年大約增加2億元左右,並不算多,部長是不是可以著手規劃經費,補助高中職冷氣費。在此之前,是不是可以跟經濟部商議,讓高中也能比照國中小的「優惠電價收費辦法」享有優惠電價?就算暫時沒有補助冷氣費,至少讓高中能有優惠電價! ■另外,部長,雖然我們有訂定2030年要達到雙語教育目標,朝向雙語國家發展,但語言學習需要循序漸進,不可能像班班有冷氣這樣一步到位!政府如果用急就章的心態來推動,教育現場就會出現許多亂象!比如教師甄試,不重視專業科目只看重英語,難免讓大家覺得顧此失彼?難道英語比專業科目重要嗎? 訂定目標是一回事,要如何執行到達目標是另一回事,現在國中小教育現場一聽到雙語教育就頭痛,師資準備、課程時數、教材內容都有疑問。我們不是反對推動雙語教育,而是不要為了推動而推動,南瓜畫上線條也不會變成西瓜,還是要腳踏實地的、循序漸進的推行。 同樣的,推動本土語言也是需要漸進式!現在,因為國家語言法通過後,本土語言在111學年度就要在高中、國中都列為必修課程,很多老師反映,108課綱才剛上路,大家都花很多時間規劃跨領域等彈性課程,好不容易準備好了,又來一個本土語言列為必修!那其他國文、數學基本科目時數就又要減少! 所以有很多老師建議,在本土語言師資配套還未健全的情況下,是不是可以考慮延緩實施?或是,讓各校排課保持彈性?否則硬推上路,再加上雙語教育的壓力,高中還有考招新制、學習歷程等實在讓學校跟老師們要炸鍋了! 主席:今日會議作如下決定:報告及詢答完畢,委員所提書面質詢或相關資料列入紀錄並刊登公報,對於委員質詢要求提供相關資料或未及答復部分,請相關機關儘速以書面答復。 報告委員會,今天議程處理完畢,現在散會。 散會(12時5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