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是論壇 時  間 中華民國113年11月1日(星期五)9時 地  點 本院議場 主  席 韓院長國瑜 主席:卓院長、各位列席的官員,大家早安。現在我們進行國是論壇,報告院會,每位委員發言3分鐘。 首先,我們請陳菁徽委員發言。 陳委員菁徽:(9時)主席、各位官員、各位委員。想必大家在上班的路途中都感受到颱風後道路交通尚未恢復,在康芮颱風逐漸離開臺灣的同時,我要替大家加油,就像是現在流行所講的「超人不一定都會穿著披風」,所以我更要向每一位堅守崗位的軍、警、消、醫護、清潔人員,還有各行業必要值班留守的人員致敬,謝謝你們大家。 接下來,昨日的颱風假,許許多多臺灣觀眾在螢幕前感受、關注的,也就是道奇隊奪下了2024年MLB世界大賽的冠軍,同時感受到棒球運動的魅力和激盪。大家更要對本月在臺灣登場的世界棒球十二強比賽充滿熱情和支持,尤其本週末在大巨蛋,希望大家可以透過與捷克代表隊的交流賽來備戰,期待我們就一起陪著中華隊,最終前往東京巨蛋的超級循環賽。藉此機會,全國的國人熱心在棒球運動的同時,菁徽想要在這裡提醒所有的部會,今年度的運動發展基金預算即將進入朝野協商,我將會提案反映跟監督的內容,包括要求政府依法支付選手國際賽事的出場費,並且不受到需要盈餘的限制;還有推動擴大運動心理諮商的業務,來服務並且幫助選手保持最佳的狀態;再來,推動更多的資源去支持選手的工會能有力地營運。 此外,運動發展基金也應該要被檢討,像是今年運彩盈餘分配的預算數達到56億,再比前一年又多了11億,但增加的收入,政府卻對於運動環境的投入非常摳門,比如在培訓運動人才以及運動訓練環境改善計畫,這個專案費用才比前一年度多了130萬而已;又或者看到明年度的運彩盈餘分配預算數達到63.5億,對比今年又成長了7.5億,但對於菁徽剛剛上述的培育人才還有運動環境改善計畫,挹注增加也不過多了2,000萬而已,挹注增加的成長幅度和我們盈餘成長的幅度非常不成比例,這也太說不過去了吧!所以最後希望在場所有的部會能夠重視以外,還可以用行動來支持,我們進場支持中華隊,謝謝。 主席:謝謝陳菁徽委員的發言。 接下來請登記第2號洪孟楷委員發言。 洪委員孟楷:(9時4分)主席、各位同仁,大家早安、大家好。我想今天全臺除了少部分地區,都是正常上班上課,但是我們一早就看到,不管是在颱風當天所有的警務同仁、消防同仁、軍方同仁,甚至清潔同仁,還有公務人員,每一位大家都辛苦了,感謝大家持續努力在崗位上不斷地協助,讓我們整個社會、整個環境能夠正常地運作。今天早上在到立法院的途中也看到一幕令人感動的畫面,一個清潔人員他手拿著已經比他身體看起來更大的一個塑膠袋,而裡面全部裝滿的是樹葉、樹枝,他騎著摩托車,要把它儘量地排除,每一位同仁都是協助我們來度過颱風的威脅,雖然風雨無情,但是我們共同努力,臺灣依然堅強,感謝有各位同仁大家的付出,深深一鞠躬,感謝大家。 但我們也要說,在今天恢復正常的上班日,大家還是要期待政府能夠給國人一個清楚明白的交代,尤其是從禮拜二爆發財政部辦理的雲端發票爭議事件,到目前為止,到底真相為何?釐清了嗎?說明了嗎?清楚了嗎?找到原因了嗎?這一點才是國人所在乎。其實我想國人最重要的是因為看到這次的主辦單位應該是一個最對數字敏感、錙銖必較並且嚴謹的財政部門、稅務部門,但沒想到辦出來的活動卻發生了讓大家覺得匪夷所思的重複中獎狀況,尤其這樣的機率,有網友、有ChatGPT做了計算,可能是要連中10期大樂透才有辦法中獎的機率,怎麼會突然發生在這單一事件上面?而禮拜三第一時間,不管是部長還沒有出來說明或是次長的說明,都是讓國人感到不清不楚,沒有釐清真相。 我想重點在於透過每次辦的活動,照理講應該是要幫政府加分,應該是要讓人民能夠更信賴政府,但沒想到透過這樣的事件之後,可能國人會更加的不相信。而如果說真的讓國人不相信的話,那我請教當政府口口聲聲、信誓旦旦說要打詐騙、防詐騙,要做打擊詐騙的主要推手的時候,國人又怎麼能夠信賴?也無怪乎今天等一下我們也會做明年預算的討論,而明年預算的討論有非常大的成長都是在打詐經費裡面,請卓院長正視這件事情,請財政部門好好向國人說明清楚,政府不能帶頭當詐騙集團,謝謝。 主席:謝謝洪孟楷委員的發言。 接下來請登記第3位林沛祥委員發言。 林委員沛祥:(9時7分)主席、各位同仁。環保是全球的共識,但是我認為我們中央政府似乎做得還不夠,應該要主動採取行動,而不是一昧地遵守過去的法規,不管是節能減碳也好,還是在防止海上污染,有關海事方面也好。 前天10月30日在野柳的鈺洲貨輪擱淺,這件事情讓本席覺得很納悶的是,鈺洲貨輪在10月14日進基隆港的時候就已經撞倒一個橋式起重機,要離開的時候又特地提早離開,導致它在野柳外海擱淺,我不禁想請問現在的整個清理狀況如何?是否有漏油污染的情況?而船東是否有務實地做P&I,也就是保所謂的船東責任險,如果有的話,請問他到底保了多少百分比的責任險?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些會直接關係到後面海上污染的費用承擔,而最重要的,是否有書面承諾來善盡後續的責任?不論有或是沒有,我都建議留置目前的船長及輪機長來協助調查,因為船長既然已經棄船求生存,或許他也會採取不負責任的態度。 而過去在本席查的資料之中,今年就已經有高達8艘以上的貨輪、郵輪因為颱風的原因而沒有停泊在港裡,不管是KETA、鴻盛88、SOPHIA、IRIANA、BASIA、ALANO、GINAN及DOLPHIN等這8艘船,包括我們剛剛談的鈺洲,全部都是特別在颱風來臨之前提早離港,那本席就非常好奇為什麼明知道颱風來的時候還要特別要提早離港呢?這值得交通部展開全面調查,而且我也想請問這些已經擱淺的船是否都有保所謂的船東責任險?也就是國際公約所規定的P&I,如果有的話,到底是多少百分比?如果百分比太低的話,誰來負責他們所造成的海上污染?舉例,KETA在今年8月的時候曾經把32個貨櫃因為擱淺的原因而倒至海中,導致臺南外海大幅度的污染,包括蚵仔還有其他的海鮮都受到大幅度的污染,請問誰來負責後面的責任?另外一邊是臺東的SOPHIA也遇到一樣的問題,甚至沒有簽P&I,所以在這邊本席建請行政院好好調查。 主席:謝謝林沛祥委員。 接下來請登記第4號吳宗憲委員發言。 吳委員宗憲:(9時10分)謝謝主席。我今天要討論、思考的是一個非常嚴重的事情,這次大法官真的捅了一個大簍子了,這些沒有實務經驗的大法官,今天真的給社會製造非常大的問題。自從9月憲法法庭對於死刑判決憲判出來之後,我真的很煩惱,因為他們製造了一個問題,就是這些死刑犯可能很快就會回歸到社會,以下我說四個分別的可能性,這四個個別都會造成死刑犯被放回、回歸社會,第一個,無法可以羈押,因為這些死刑犯其實在監獄裡面關了非常久,他們回歸到普通法院審理,非常上訴成功之後,回到普通法院審理,他們都適用無罪推定,所以這些人會被認定是無罪之人,要羈押他們根本不符合我國現行的羈押要件,我再次說明,大法官搞不清楚羈押要件是什麼!他們根本不符合我國刑事訴訟法目前的羈押要件,所以有非常多人可能在回歸到普通法院審理的時候就放出來。第二個,即便進入到審理之後,羈押期間也只有15個月,即使法官敢違法裁定羈押,結果也只有15個月可以押,這個審得完嗎?一個這麼重大的案子只有15個月審理得完嗎?更何況大法官要求都要送精神鑑定,一次鑑定、兩次鑑定,鑑定到底行為時有沒有精神狀況問題、審理時、執行時有沒有精神狀況問題,全部都要鑑定,請問15個月來得及嗎? 再來,現行的羈押假釋制度,我們適用的是只要關15年就可以申請假釋,因為是以行為時的羈押標準為準,但是這些人他們行為時有一些是在舊法15年的時代,並不是適用新法,所以他們可能15年就會放出來,那怎麼辦?只要一回歸到普通法案審理,他們隨時就有可能回歸到社會,這個東西怎麼辦?也毫無處理。最後一個,收容期間折抵刑期的問題,雖然收容期間沒有辦法依照現行法折抵刑期,但是一定會有非常多的人權團體出來要求,既然限制了自由,就應該可以折抵刑期;也就是說,這些死刑犯回到法院審理之後,將來如果判無期徒刑,幾乎馬上就可以申請假釋出來。 我想這段時間兩個月了,我一直問法務部、司法院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到現在完全都沒有聽到任何解決的方式,大法官讓死刑無法執行、讓國會無法監督,請大家以蒼生為念,救救這個社會,不要再這樣下去了。謝謝。 主席:謝謝吳宗憲委員的發言。 接下來請登記第5號麥玉珍委員發言。 麥委員玉珍:(9時14分)主席好,各位親愛的家人,大家早安。現在臺灣正在面臨依托咪酯新型合成藥物的嚴峻挑戰,這種物質被稱為僵屍藥物,本來是在醫院當作麻醉劑,但是現在已經進入到我們身邊,主要是通過電子煙對公共安全造成嚴重的風險,只要少量吸入依托咪酯就會引起嚴重的副作用,會出現無法控制、顫抖和意志喪失,吸食者將無法管理日常生活,對社會安全產生危害,甚至吸毒過後的駕駛更成為災難性危機。 可悲的是,我們衛生福利部食藥署卻以還需要召集專家審議為由,才可以訂定閾值標準,根本是草菅人命、不知民間疾苦!這個標準一天不定出來,這些吸毒的駕駛犯罪者就一天不會減少,更不會得到懲罰!我們已經看到有兩位優秀的警察同仁被毒蟲衝撞殉職,從今年至10月為止,刑事局查獲的吸食毒品毒駕案已經超過兩百多件,這凸顯了立即採取行動的必要性。 呼籲法務部及衛福部負起責任,不要再讓我們國民活在恐慌中,也不要再讓我們優秀的警員犧牲了,捍衛我們國民安全、重視員警生命,謝謝大家! 主席:謝謝麥玉珍委員的發言。 報告院會,現在登記國是論壇發言的委員均已發言完畢,現在休息,謝謝。 休息(9時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