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是論壇 時  間 中華民國114年6月6日(星期五)9時 地  點 本院議場 主  席 韓院長國瑜 主席:報告院會,現在進行國是論壇,每位委員發言3分鐘。 首先我們請張智倫委員發言,洪孟楷委員請準備。 張委員智倫:(9時)院長、各位同仁、各位媒體先進,大家早安、大家好!賴清德總統在就職週年演說中才剛說完「團結臺灣、朝野合作」,話講得很漂亮,但不到幾天行政院馬上出招,把全臺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補助款大砍27%! 本來立法院預算審查的決議是要求行政院自己檢討中央的預算,刪除各部會浮編的金額,但行政院反而刪減地方政府的補助款來彌補通刪金額的636億元,這完全違背立法院的決議,也違反了預算法的規定。把立法院的通案刪減硬生生轉嫁到各縣市政府頭上,這不是依法行政而是變相報復,這不是為了團結,是為了鬥爭,賴總統,這是你想要的嗎? 這次的刪減補助衝擊包含教育補助、社會福利補助以及基本建設補助。從兒少、婦女、長者、身心障礙的福利到全國最近都非常關心的行人安全,包含人行道及道路改善和維護都受到嚴重的影響。這些都是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也直接關係到每一位市民朋友的福利與安全。 行政院大砍補助款不只是我們新北市受到影響,各縣市都在大聲抗議說各項教育補助、社福補助都可能要停,高雄被砍掉51億元,雲林也被砍掉37億,甚至連十年沒舉債的屏東縣都可能要舉債來建設。但是行政院真的有那麼缺錢嗎?如果真的缺錢,怎麼還可以推動中正路改名?怎麼還有錢拆銅像?劉世芳部長才剛說預算不足,但講到改路名就馬上換臉說,不能說沒錢就不推動;總統府也說,阿兵哥快沒有錢吃飯了,結果被打臉,凍結的是總統府的廚師費而不是阿兵哥的伙食費,國防部早有編列預算。中央為了自肥,什麼理由都講得出來,但面對地方財政的困境卻一毛不拔,這就是雙標! 最後,本席強烈要求,中央不能把地方的補助款當成政治鬥爭的工具,更不能為了攻擊在野黨就拖累基層百姓。民眾應該有的權利與保障,本席一定極力爭取,同時也請民進黨政府懸崖勒馬,撤回違法刪減地方補助款的決議,停止政治操作,把民眾利益擺中間,做到以民生為優先,不讓民眾為民主政治而哭泣! 主席:謝謝張智倫委員的發言。接下來請洪孟楷委員發言,陳菁徽委員請準備。 洪委員孟楷:(9時3分)主席、各位立院同仁,大家早安、大家好,還有全國所有的國人們。內政部發動了中正路改名的議題,引發各界譁然,昨天終於由行政院卓院長來定調,並沒有全盤推動任何計畫,也非當務之急,總算由內政部次長再出面講說會依照院長的指示,這個議題到此為止。我們要問,開頭是你,結束是你,現在到底在演哪一齣?而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裡面真的有聽到人民的聲音嗎?我們要講,明明所有的地方縣市首長都苦勸不要吃飽太閒,還有,現在人民真的最關心這個議題嗎?現在這個是人民最急迫的議題嗎?為什麼現在有很多臺灣人民生活在貧窮線以下?改善照顧臺灣人的生活才是真真正正的轉型正義,不是嗎?如果說連過去臺南把中正路改名,當地的里長都認為根本沒有聽民意也不是接地氣的時候,為什麼這個時候,堂堂的內政部長你還要再做這種事情呢?說穿了,不就又是政治意識形態作祟嗎?又是想要來操弄政治意識形態嗎?我們就問現在住在中正路上的民眾,哪一個人會認同威權主義?還有,如果真的要改名的話,身分證、健保卡、戶口名簿、存摺、帳戶等等相關都要改,這才是真正勞民又傷財! 什麼是正義?我們看一下最新的數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的打詐儀錶板上,今年5月又再創詐騙的高峰,87億元國人的金額被詐騙,高達一萬六千多件,4月是76億元,5月是87億元,足足成長了十四多個百分比。什麼是正義?當臺灣社會能夠沒有詐騙的時候,這才叫正義!什麼是正義?當臺灣社會所有三審定讞的死刑犯、死囚犯都能夠真真正正執行的時候,這才叫正義!所以不要再玩空洞的口號式的正義,人民要的正義,是能真真正正貼近民意,並且安居樂業。 最後,前幾天我在地方跑行程的時候,有一位媽媽帶著小朋友,他經過我特別跟我悄悄講了一句:謝謝你的堅持!我站起來深深地對他一鞠躬,我說:身為中央民意代表,民主靠制衡,制衡靠在野,我們一定會堅持下去,用專業問政、理性監督,要求現在政府聽到真實的民意。正義不是憑空而來,我們共同繼續努力爭取。謝謝。 主席:謝謝洪孟楷委員發言。 接下來我們請陳菁徽委員發言,劉書彬委員請準備。 陳委員菁徽:(9時7分)主席、各位委員,以及媒體朋友,大家早安。今天我要分享一個國家級等級的笑話,已經吵了一、兩個月,引起全國的民怨,最後不得不轉彎的中正路改路名政策,結果昨天行政院長竟然說行政院並沒有要全盤推動任何計畫;換句話說,這並非當前最重要的施政內容。 這個笑話有三個笑點,第一,所以行政院長是在狠狠的打臉內政部長嗎?這個內政部長喊著要建立臺灣國,過去一段時間據理力爭,積極地為改路名捍衛、辯護,結果被行政院長說成根本不是當前最重要的施政內容。這麼說來,內政部過去這一段時間除了要力推改路名以外,我們確實想不出有做出什麼政績。請問一下,社會住宅蓋好了嗎?打詐、反毒、喪屍煙彈層出不窮,你抓的成效又如何呢?攤開內政部114年度的施政計畫,說要建構一個韌性臺灣、均衡社會,半年過去,我們只看到一個好任性的部長,聽不進去民意,只想著要衝撞民意。 第二個笑點是我們行政院回應時事的速度比恐龍的神經傳導還要緩慢。到現在吵了兩個月,被各地方政府大洗臉,引起民怨沸騰,難道現在才發現推動改路名根本不是最重要的施政內容嗎?到底要多久才會發現與民意的距離有多遙遠?至今你才發現這徹頭徹尾是一個錯誤的政策,不止擾民,還凸顯政府吃飽太閒,是不是真的沒有正事可以做,所以才要硬找事做?沒苦硬吃! 最後一個笑點,行政院長說並沒有要全盤推動任何計畫。其實不只是改路名,已經執政第二年還是看不到政府要如何幫助國人因應關稅的衝擊?要如何解決少子化的國安危機?要怎麼因應氣候變遷?要如何面對夏季發動我們的電源?所以行政院是真的沒有要全盤推動任何計畫嗎?只能說從過去這種種,賴政府的官員真的很會說笑話,短短這段時間,這幾句話講出過去一年國家空轉的真相啊!謝謝。 主席:謝謝陳菁徽委員發言。 接下來我們請劉書彬委員發言,許宇甄委員請準備。 劉委員書彬:(9時10分)主席、全國的民眾大家好。這一次的韓國總統補選,讓我們看到民主是人民不斷監督的結果,政權若是背離民意、執政傲慢,終將被人民的選票淘汰、唾棄。去年12月的時候,民進黨的立院黨團在Threads上面發文宣稱,尹錫悅是為了守護憲政民主而宣布戒嚴,但事實上卻是毀憲亂政而再被彈劾下臺。當時民進黨立院黨團的發言是被各界炮轟的,韓國的網友宣稱他們就是臺灣的蟾蜍,提醒我們不要忘記了初衷。臺灣不能靠煽動仇恨與動亂來治國,更不能用大罷免來掩飾施政的失敗。賴清德總統曾經要求在野黨跟批評他的人,到天安門去抗議,這一年來政府卻是自己帶頭造謠、說謊、違法。 上一週我們看到行政院竟然恣意統刪了地方的補助款,違反了憲法基本國策當中有關於地方經濟平衡、教育和弱勢補助、平等權的保障,也違反財政收支劃分法和預算法的規定。這樣的違憲又違法,無視於立法院的監督權,嚴重的侵害了憲政體制。美國的關稅危機並未解決,執政黨卻忙於搞大罷免,請問這樣能解決問題嗎?這些問題包括的是電力的問題、房價的問題,問題非常多,但是大罷免能夠換來國際上面關稅的優惠嗎?這些失控的政治操作,只是民進黨權力慾望的延伸,是對民主的踐踏。我們需要的是拚經濟、顧民生、補破網,而不是政治的鬥爭,請行政院停止違法亂紀,請執政黨回歸執政的正道,人民才有幸福可言。 主席:謝謝劉書彬委員的發言。 接下來我們請許宇甄委員發言,楊瓊瓔委員請準備。 許委員宇甄:(9時13分)院長、各位同仁大家早。立法院審議通過114年總預算高達2兆9,248億元,比113年度增加了730億元,創下史上通過總預算金額最高的紀錄。行政院卻在此時刪減原本編列給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補助款636億元,隨後又提出追加預算補救,根本是先縱火再救火,手段卑劣、邏輯荒謬,不但違反法治的精神,也嚴重侵害地方政治權。對於全體國民權益的直接踐踏,卓榮泰這種挾預算以行政治勒索的行為,比土匪還土匪。行政院一方面刪減補助製造地方的財政危機,另一方面又提出追加預算作為談判籌碼,企圖要脅立法院就範。賴清德政府蓄意製造混亂,將人民的基本權益作為政治談判籌碼的行為,謀取政黨利益的惡意操作,與綁匪挾持人質勒索贖金有什麼區別? 一般性補助款是地方制度法明確規定的法律義務支出,不是中央政府可任意刪減的恩賜。陳淑姿主計長也承認以前從來沒有刪減過一般性補助款,去年主計總處編列預算送交立法院審議時,已附上依法不得刪減的一般性補助款明細表,並由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署名背書,要求立法院依法審議,不得刪減。現在卻由同一位行政院長親手砍掉同一筆依法支出的補助款,使地方政府原本就緊繃的財政陷入困境,直接導致地方政府無力推動幼兒托育、老人照護、弱勢補助、校舍整修、道路維護等基本業務,對全民的福祉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卓榮泰主張刪減一般性補助款的行為,徹底暴露出民進黨政府在制度上雙重標準與權力傲慢,當法令有利時,聲稱依法行政;當法律成為掣肘時,則轉為技術性閃避、推責卸任,這種態度不僅踐踏人民對民主制度的信任,也讓國會監督成為行政權的附庸。 在我國中央與地方分權的憲政架構上,行政院卻妄圖以政治操作凌駕法律的原則,此舉已經構成違憲、違法,嚴重損害我國憲政體制,動搖法治根基,本席鄭重呼籲,卓榮泰院長立即懸崖勒馬,停止這種以預算為武器,拿人民當肉票的政治綁架行為,儘速恢復依法應撥付給地方的一般性補助款,並為操作這個錯誤的政策,向全國人民道歉。 主席:謝謝許宇甄委員發言。 接下來我們請楊瓊瓔委員發言,麥玉珍委員請準備。 楊委員瓊瓔:(9時17分)院會主席──敬愛的韓院長、各位同仁、新聞界的朋友,楊瓊瓔發言。行政院在5月16日突襲式的發文,要刪全國地方政府27%一般性補助款,僅憑公文就要超越法制,根本明顯違法,而且這一些補助大都用在社福、教育、孩童、弱勢的照顧。請問卓院長,是故意要犧牲孩子、身障者、長輩的權益嗎?來達到高官們政治算計的目標嗎?卓院長砍掉地方的補助款,被質疑是要政治對抗,炒作總預算的爭議,但是立法院根本沒有刪地方補助款,這一筆錢是法定義務支出,而且總統府在3月21號公告的總預算當中,也清楚載明一般性補助款2,501億1,279萬元照列,行政院公然的違法,還逾越了預算法、財劃法。請問有這樣的政府,超越法制?我要說當政府將權力逾越了法律,人民絕不會沉默。此外,行政院拿立法院統刪來當藉口,說還有六百多億要砍就砍地方的補助,可是事實是,當時統刪通案的提案當中,明定是刪中央各機關及所屬,所列11項的中央各項目,地方補助根本不在刪除的範圍討論內。全國中央有這麼多的項目,執行率不好的出國費、特別費,行政院都不動,卻偏偏要刪地方政府小朋友的補助,是否代表著在行政院的眼中,像是中正路改名、監察院濫用公務車等浮濫運用的錢,都比地方社福、教育來得重要? 臺中市這次被刪超過32億,包括低收入戶、兒童、身障、中低收入老人補助、育兒津貼、就學補助,以及道路、橋梁、公園的基礎建設補助,行政院刪了救命錢,還風涼話的說,請縣市政府舉債自行補足,根本背離民主,欺負了臺中市民。我身為臺中市民代,絕不容許此事。 刪地方政府的補助,於法不合,於理不容,於情更是冷血!奉勸政府好好地治國,不要滿腦子權謀算計,請馬上恢復補助款! 主席:謝謝楊瓊瓔委員的發言。 接下來登記最後一位麥玉珍委員,請發言。 麥委員玉珍:(9時20分)主席、各位親愛的家人,大家早安。臺灣正面臨少子化、人才外流的雙重危機,企業找不到人力,社會持續高齡化,這些問題我們已經感受非常深刻,但是在這個時候,我們每年卻有上萬民僑生來臺升學,他們會說中文,了解臺灣的文化,也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他們不是陌生人,而是臺灣未來最有潛力的人力。 今年3月勞動部預告要開放僑外生畢業後從事6類中階技術工作,像是缺工嚴重的客運駕駛,原本是為了解決人力荒,幫助這些已經熟悉臺灣的國際留學生留下來,但不到2個月,政策卻突然喊卡,這對僑外生、企業都是一場打擊。政府說要留才,卻又不斷地設下障礙,讓原本想留下來的僑生再次陷入不確定的未來。我們不是反對審慎地評估,但是更反對沒有方向、沒有配套的試水溫政策,不能朝令夕改,也不能每次喊著要改革,最後又無疾而終。 今天我們要嚴正地問勞動部,這項政策什麼時候才能上路、業者和滿心期待的僑生還要等多久?我們在此呼籲政府應該儘快與各部會溝通協調,不管是設立華語能力門檻或畢業標準,這些都可以作為標準保障的措施,讓政策既安全又可行。 留才政策不能再拖了,臺灣也不能再錯失任何一個願意扎根、為臺灣貢獻的國際人才。臺灣加油!新住民加油!謝謝大家。 主席:謝謝麥玉珍委員發言。 報告院會,現在登記國是論壇發言的委員均已發言完畢,現在休息。 休息(9時2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