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是論壇 時  間 中華民國114年7月4日(星期五)9時 地  點 本院議場 主  席 韓院長國瑜 主席:報告院會,現在進行國是論壇,每位委員發言3分鐘。 報告院會,現在在議場二樓旁聽席的是來自不落蒂聯盟的所有同學們,歡迎各位同學來我們立法院。我們掌聲歡迎! 首先請陳冠廷委員發言。 陳委員冠廷:(9時)主席、各位同仁,大家早安。今天我想要跟大家談一個嚴肅的議題,跟憲法也有一點關係,主要是跟安樂死有關。最近大家應該有看到相關的新聞,有一位新竹民眾過去因為癱瘓導致生活沒有辦法自理,包含大小便都沒有辦法自理,他希望能夠快樂地死去,所以請求安樂死,但遭到駁回,原因是因為法官主張生命權是憲法的權利。 生命權當然是憲法的權利,但是如果連一位不完全符合重症定義的人都已經痛苦到必須對整個社會、司法體制提出最沉痛的呼求的話,我們是不是要思考在這個社會上真正罹患絕症後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受苦的民眾,他們在承受現代醫療也沒有辦法緩解的痛苦,在這樣的狀況下,他們的身心煎熬會是何等巨大的絕望?所以這位民眾──鍾先生提出的案件,我想是值得下個禮拜、下下禮拜我們所有相關從事司法的人員能夠共同來思考的,憲法有沒有跟得上時代,有沒有辦法跟得上,讓我們能夠尊嚴走完最後一程?這都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在生命善終這個議題上,我想我們還存在法律上的空白,甚至是憲法上、詮釋上的空白。 根據皮爾森數據在2023年11月的民調顯示,有超過七成的國人都支持讓生命末期的痛苦民眾有自己選擇的權利。我在嘉義,在我選戰的時刻,其實有很多鄉親關心的除了農業議題、工業議題之外,還有生命權相關的議題。我希望今天討論這個議題並不是要草率的做出決定,事實上我先前已經舉辦了相關的立法院座談會,我們邀請醫界、法界跟公民社會代表一起進行深入的思辨,我們也有把各方提供的意見在整理之後逐一檢視,反覆推敲安樂死的草案,我們提出更謹慎、更周全的修改,我們力主在病人自主權、生命尊嚴跟社會安全中找到一個妥善的平衡點。 我會在這個會期正式提交法案,我也期待每一位委員同仁能共同去參與、討論這項立法,因為這不只是一部法案,更是我們對人民的生命尊嚴的共同承諾。謝謝大家。 主席:謝謝陳冠廷委員發言。 接下來請劉書彬委員發言,麥玉珍委員請準備。 劉委員書彬:(9時3分)主席、各位國人同胞,大家早安。7月2日臺中市豐原區發生一家五口輕生多日被發現的事情,屋主生前曾表示加入黃金投資遭詐,負債千萬,衍生了龐大的債務問題,最後全家人走上絕路。當前臺灣深受詐騙之害,幾乎無人倖免,從假冒檢警、網路交友詐騙、投資陷阱,到假求職、假購物、AI的換臉詐騙等手法層出不窮,受害人遍及各年齡、各社會階層,這不僅重創了人民財產安全跟信任感,更嚴重的是損害政府威信及司法公信力。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的統計,2024年詐騙財損高達502億,平均每天超過1億元,詐騙案件高達十二萬二千多件,平均每天發生336件。賴清德總統、卓榮泰院長就職以來,我國詐騙之島的惡名依舊,詐騙依舊猖狂,臺灣的詐騙問題嚴重,已經是國家治理的問題,一方面政府在預防機制上缺乏主動性及系統性,對於國際詐騙集團與金流的追查力有未逮。另外,司法判決對詐騙犯多輕易判處易科罰金,缺乏嚇阻力。更令人擔心的是,部分詐騙集團甚至與立委、黑道、地下金融掛勾,形成另類地下國家,挑戰法治秩序。 政府應重新檢討打詐體系,從打擊升級為全面治理,推行四項改革:第一,建立專責打詐機構,集中資源,整合警政、金融、通訊與檢調的力量。第二,強化與社群媒體、電信業者、金融機構的協作責任,要求平台即時通報,並封鎖可疑的帳號。第三,加重詐騙的相關刑責,提升偵破率與提升判決的嚇阻力。第四,推動全民數位素養與風險教育,從源頭降低受騙的風險。打詐要有正確的方法,方能找回民眾對政府的信任,消除臺灣詐騙之島的烙印。謝謝大家。 主席:謝謝劉書彬委員的發言。 接下來請麥玉珍委員發言,涂權吉委員請準備。 麥委員玉珍:(9時7分)主席、各位親愛的家人,大家早安。當世界擔憂關稅衝擊經濟的時候,賴清德總統在幹嘛?不是拚經濟、救民生,而是辦團結十講,講的不是團結,是獵巫、是清算、是打壓!人民拍五月天歌曲中的隧道被懷疑,掛越南國旗被說是中共同路人,臺灣還是自由民主嗎?還是已經成為民進黨的青鳥一言堂?民進黨不甘願、輸不起、翻桌、「跋歹筊」、耍流氓,民進黨口口聲聲說人民是頭家,現在頭家選出的立委監督得力、揭發詐騙,揭露台電的虧損,就是不合作的立委,就要發動罷免,你接受嗎? 大家知道現在臺灣罷免一個人就要花2,000萬,罷免2個花4,000萬,這些都是人民的血汗錢,應該拿來補電費、救缺工、補學費、救健保、為勞工加薪,不是民進黨拿來升官發財、撕裂社會、製造仇恨、禍害臺灣,這場惡罷懲罰的不是立委,是欺騙人民,把人民當工具。你選好的立委兢兢業業、守護人民,是唯一發聲的管道,拒絕成為民進黨惡鬥的工具。現在的行政、司法、監察一言堂,國會是人民唯一的聲音。今天你不站出來,明天他們就讓你永遠閉嘴!這場不是別人的事,這是全民守護自由、民主發聲的管道。 726站出來,拚的不是別人,而是要守護國會有多元的聲音,如果你再沉默,等於把臺灣送回黨國壟斷、言論封閉的黑暗時代。726站出來,投不同意罷免,投下你神聖的一票,不同意罷免是搶救臺灣,守護多元國會,守護人民的聲音,守住我們臺灣自由民主的聲音。臺灣加油!大家加油!守護臺灣民主!謝謝。 主席:謝謝麥玉珍委員的發言。 接下來請涂權吉委員發言,林倩綺委員請準備。 涂委員權吉:(9時10分)主席、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的漢光演習從5天4夜延長到10天9夜,也預計將動員超過兩萬名的後備軍人,是今年規模最大的國軍演習。國家為了提升國軍戰力,改變教召制度,本席舉雙手贊成,但是教育召集的改革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權吉今天特別提出來,與各位立委先進一起來思考。 舊制教召為期5至7天,新制改為每次14天,操課內容變得更精實,時數跟強度也大幅提升,故能對強化後備軍力有一定的幫助,但如果接受召集的是受僱勞工,勢必對於勞雇雙方都有不小的影響。首先,勞工需要連續離開工作崗位14天,在解召後身心疲憊的狀況之下即刻出勤,恐有休息不足、過勞等疑慮。此外,部分重體力勞動者若在精實的14天操練之後,立即無縫回歸上班,甚至會有職災的風險。從雇主管理面考量,依法給予公假全薪,不僅使得成本驟然提高、人力調度吃緊,尤其對於中小企業而言,恐怕難以因應。儘管目前已有租稅優惠跟免召機制,但本席仍認為遠遠不足,事實上根據國防部民國86年的函釋,教召的公假應包含實際往返所需路程時間,如果國防部願意苦民所苦,考量受僱勞工的休息所需,其實僅需再發一個函釋,將必要的休養、恢復體力,加入公假應包含的範圍內。同時應考量雇主負擔,更進一步將租稅優惠由現行的150%提高到2倍以上,並簡化申請流程,以降低企業負擔。 教育召集是國民的義務,設計配套是政府的責任,國防部與勞動部應該要正視勞工與雇主的實際困難,儘速提出具體改善方案,讓教召制度既能強化國防,也能保障勞動權益與產業發展,謝謝。 主席:謝謝涂權吉委員的發言。 接下來請林倩綺委員發言,葛如鈞委員請準備。 林委員倩綺:(9時13分)院長、府院同仁、媒體朋友,大家好。本席今天慎重呼籲賴總統,應該走出民主陣營的道德想像,以避戰的準備來取代備戰的風險。兩岸情勢處於高度對抗的臨界點,若說蔡英文政府8年任期訂定了戰略模糊,而轉向了戰略清晰的基礎,那麼賴清德總統上任這一年來的施政,將這場對抗導向更激烈,更不可逆的戰略脫鉤。 備戰是國家防衛的正當需求,但若國家領導人僅知備戰不知避戰,兩岸和平就不會是我們能夠長久依靠的假設前提。民主和平理論主張民主國家之間較不容易發生戰爭,但這並不意味著民主與和平可以劃上等號,美國就是一個顯著的反例。二戰以後我們可以從越戰、伊拉克、利比亞的戰爭看到,美國對外武力介入的頻率高於其他體制的國家,因此,我們如果將臺海安全單方面寄託於民主陣營的道德想像,恐怕是政治上的危險投機。 問題是賴總統不僅不能以務實的態度穩定兩岸,反而以意識形態為引導,持續推動經貿脫鉤,政治交流全面凍結,甚至在語言政策、文化定位與官方論述上,刻意排除中國因素,甚至昨天還要取消金廈泳渡這樣子的活動,導致兩岸連最基本的溝通機制都形如癱瘓。這樣的情形,執政者如果沒有危機控管的能力,無視和平溝通的基礎必要,也會加劇衝突的可能性,不是嗎?這是治理責任的根本。 從國防預算年年激增、後備制度軍事化到兵役延長、全民防衛動員、軍事科技全面加碼,賴總統無疑是歷任總統中最積極備戰的一位。然而問題在備戰不等同擴張對抗,真正成熟的領導人不會把戰爭準備當作政治表忠的手段,更不會將國防語言變成鞏固內部支持的工具。經濟上我們也應該警惕過度戰略脫鉤帶來的結構性風險,中國大陸仍然是我們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兩岸供應鏈高度依賴,如果政府在不設替代機制的情況下強推脫鉤,最終會衝擊的是本土的產業,甚至反噬了我國的經濟安全。當戰略界提倡去風險(de-risking)而非全面脫鉤(de-coupling)之際,賴總統卻還是反其道而行,無疑是將我們推向更大的內部壓力。 各位同仁,戰爭不是突如其來的命運,而是政治選擇的總和。戰略嚇阻不能沒有,但缺乏政治緩衝與外交協議的單邊戰略,只會讓我們越來越接近衝突的邊緣。當家者要設法為臺海建立安全護欄,不能只是一味的訴諸軍備與敵意,那麼我們與炮火的距離,恐怕不會像其他人想像的那樣遙遠。 主席:謝謝林倩綺委員的發言。 接下來我們請葛如鈞委員發言。陳菁徽委員請準備。 葛委員如鈞:(9時17分)院長、各位立院同僚以及在場的媒體朋友,大家早安。AI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一日千里,而我國AI基本法的立法進度卻一再拖延,牛步慢行。行政院近期宣布要推動AI新十大建設,預計4年要至少投入1,900億的預算,希望能夠讓全民安心的使用AI,並且將AI生活落實到社會的每個角落。政府願意將資源投入AI領域,固然為全民以及產業所樂見。然而,AI領域直到今天,連最上位的法制架構都沒有,民眾又如何能夠安心的使用AI呢?看似政策布局重大啟動,最後難保又淪為一場資金濫用、效益難驗的政治騙局。 日前,本席質詢主責AI新十大建設的國發會劉鏡清主委,劉主委先是表明AI新十大建設的建設計畫尚未經行政院核定,對於外界的詢問無可奉告,接著又以為行政院版的AI基本法已經送到立法院審查。我們據此合理的懷疑,政院版的AI基本法早就已經擬定,卻遲遲不送進立法院來進行討論跟審查,顯見行政院正是阻礙臺灣AI發展的最大亂源。 詐團現在正在全面AI化,我們完全不能等。我們提的AI基本法草案第六條就有防詐欺、反詐欺的條款,行政院為什麼不趕快送進來,支持我們通過呢?近期有立委關心AI基本法與兒少權益保障的議題,然而AI相關議題不是近日才提出,早在2018年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的時候就提出臺灣AI行動計畫,同時,第9屆的立法委員許毓仁也提出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既然AI科技不是最近才開始,為何10年來從未進行兒少影響性評估呢?我們相信不分藍綠,全院113席立委都非常關心兒少權益,但是一昧地主張再給行政院更多時間是不負責任的,放任行政怠惰的作法,也是對立法院在立法主導權上的自我閹割,只要AI基本法一天沒有三讀,兒少權益就一天沒有獲得保障。 立法院教文委員會日前已經決議,數發部應該在7月15日提出部版的AI基本法審議條文,本席主張AI影響兒少的評估,也列入附帶決議,要求行政機關三讀通過以後,一定要在一定期間內完成影響性評估。賴清德院長沒有完成的事,我們立法院不分黨派一起完成! 主席:謝謝葛如鈞委員的發言。 接下來我們請登記最後一位陳菁徽委員,請發言。 陳委員菁徽:(9時21分)主席、各位委員、媒體朋友大家好。首先,我必須很沈痛地播放一段影片。 (播放影片) 陳委員菁徽:這是前臺北市副市長彭振聲的吶喊,是他對這個國家的怒吼,是他對司法正義最後的撕心裂肺。我們再回想民眾黨柯前主席被羈押期間父親病逝,他連盡最後的孝道都做不到,喪禮上,身邊戒護重兵包圍,用這樣子的方式讓他送至親最後一程,這些畫面歷歷在目,深深地烙印在所有國人的心中。我們堅定支持應該讓法院做出公正的判決,但在整個審判、偵查、羈押的過程中出現太多的爭議,太多本應該秉持偵查不公開,卻不斷被放出來的各種帶風向消息。 曾經人民相信無罪推定、比例原則,司法應該是讓證據說話、讓真相浮現,可現今司法有帶來公平正義嗎?更諷刺的是,真正該被司法審判管束的人,卻一個又一個的落跑,林秉文棄保潛逃,還可以頻繁地透過臉書發聲嗆聲自己什麼時候回臺灣,時間是自己訂的;還有鍾文智違反證交法獲利新臺幣四億餘元,一樣逃之夭夭;再來,有一位臺大前婦產科名醫鄭文芳,涉嫌對三名藥廠女業務下藥性侵,交保金僅僅40萬,結果一交保馬上出國,至今音訊全無。這些臺灣之恥,最有串證逃亡危險的人,司法對他們放一百二十萬個心,不需要電子腳鐐,只要付保證金,就可以成功逃走,難道在政府的眼中,性侵、貪污、詐騙這些真正危害社會的毒瘤通通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就是政治鬥爭、清算異己嗎? 本席在這裡衷心地期盼,政治的髒手遠離司法,還來我們公平正義的空間,這是臺灣民主自由最後一塊淨土了,謝謝。 主席:謝謝陳菁徽委員的發言。 報告院會,登記國是論壇的發言委員均已發言完畢,我們現在休息。 休息(9時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