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故宮博物院 95 年度施政目標與重點 前言 本院典藏世界級之文化瑰寶,長期以來對於文物之保存、維護、研究及展覽方面不遺餘 力,並戮力發揮博物館各項功能,期能提昇博物館之參觀品質,讓故宮博物院成為全民及世 界級的博物館。 民國 95 年 7 月本院「正館公共空間、展覽動線與周邊環境改善暨耐震補強工程」即將完 工,完工後將可提供遊客更為舒適便利的展示、解說及參觀軟硬體服務,使參觀者對改換新 裝後的故宮能耳目一新。 在南部分院工程之前置作業方面,95 年將持續進行整地工程、建築設計,並預定於 11 月進行建築工程招標;規劃中之亞洲園林設計師甄選、博物館主體建築設計,亦於 95 年度繼 續進行。 另一方面,本院近年來亦積極推展數位化博物館的建置,提供數位學習、數位典藏及網 際網路資訊服務,並透過數位化安全監控系統的整合,加強對文物安全之維護。 文物展覽除藉由多媒體的展示拉進與民眾間的距離,也著重設計性及創意性、善用館藏 豐富資源、促進行銷效益與文化創意產業之發展,以發揚故宮文物特色。 本院依據行政院 95 年度施政方針,配合中程施政計畫及核定預算額度,並針對當前社會 狀況及本院未來發展之需要,編訂 95 年度施政計畫,其目標與重點如次: 壹、年度施政目標 一、文物展陳與空間改造: (一)文物展陳除配合正館動線改造工程推出全新的常態展外,將配合本院八十年院慶,舉辦 北宋汝窯特展;並推出各項展覽出版圖錄或導覽手冊,使觀眾能從中獲得更多元的學習 體驗。 (二)95 年度本院正館動線改善第二階段工程持續進行,工程期間將持續加強改善院區指標 系統,以確保參觀動線清晰與參觀者安全。展區縮減的同時,也加強展場設計及遊客引 導,保持參觀環境的舒適與安全。 (三)籌建南部分院,進行博物館建築及園區、亞洲園林設計、整地工程、人工湖工程、策展 研究與典藏發展,預計 97 年開館展示。 二、學術研究與學術交流: (一)本院為了提昇專業研究水準,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與演講,並邀請國內外學者發表論 文。配合正館改善工程的進行,調整展覽動線、加強教育推廣及公共服務空間。此外, 隨著數位學習內容的開發與典藏資料庫的建檔,本院透過網際網路擴大博物館推廣教育 觸角,提昇對民眾的服務。 (二)加強與國外博物館的學術交流,如接受邀請派員前往大英博物館協助中國書畫編目與研 究,與東京文化財研所合作進行北宋書畫檢測,除累積學術研究成果、促進雙方文化交 流外,也藉此提升本院學術領域的國際知名度。 三、落實博物館教育推廣: (一)為落實博物館教育,本院經常舉辦學術性專題演講、教師培訓及研習、以及各項文物研 習活動,加深展覽深度,增加對文物有興趣者的研討機會。 18-1 (二)提昇推廣教育質量,並兼顧擴大社會志願服務理念,本院繼續招募培訓中外籍志工。 (三)策劃「走出故宮」及「到校服務」專案計畫,讓民眾不必親自到故宮也能接受藝術文化 薰陶。 (四)本院開辦「滿、藏文研讀班」 ,希望以清代檔案及藏文經典為核心架構,建立紮實的滿、 藏文基礎,建立清代滿文檔案及藏文經典數位資料庫,並培養特殊語文之讀、說、聽、 寫能力,以達到教育推廣的目的。 四、健全全球化出版授權並加強行銷: (一)本院為了健全全球化出版授權,積極推動數位藏品圖像影音資料委外授權經營,94 年 度起已著手數位資料知識管理計畫,將既有數位化成果標準化及目錄化,95 年度則擬 將上開影音資料藉由評選專業服務方式,遴選最優異的經營者代理本院藏品數位影音資 料之商業授權業務,以達數位加值利用之目的,充裕國庫收益。爾後每年均會擬定出版 計畫並依照進度發行。 (二)本院編輯團隊以學有專精之藝術史及博物館學者為主,期使故宮出版品水準及內容更具 可讀性並朝國際化、學術化方向努力。 (三)在行銷方面,本院加強網路商城,推動電子商務功能並且製作故宮加值應用產品行銷全 球。 五、加強文物典藏與維護: (一)完成銅器庫「改箱為櫃」工程;庫房及包裝材質改用無酸媒材,改善文物保存環境。此 外,為配合庫房管理系統,加強庫房書畫開箱提件、歸箱管理,及庫房出入管制之紀錄 工作。 (二)有效監控本院文物安全維護管理系統,每年不定期抽點院藏器物、書畫及文獻等各類文 物,切實執行文物清點計畫。 (三)配合院內各相關單位,定期檢視庫房及陳列櫃之各項設施,注重防火、防盜、防蟲等問 題,並進行測量溫度、濕度與照度,維持全天候恆溫、恆濕及適合光度。陸續製作、修 護圖書及檔案函套,以利保存及提件;對於破損之文物則予以修裱,以妥善保存文物。 18-2 貳、衡量指標 衡量指標 評 年度績效目標 估 評估 95 年度 衡量指標 衡量標準 體 方式 目標值 制 一、文物展陳與空 1、改善院區交通及 1 民意 滿意度(以來院遊客為調查對象) 70% 間改造 改造展示空間 調查 2、籌建故宮分院 1 統計 宣導與教育推廣次數 3次 數據 3、增加展覽內容、場 1 民意 滿意度(以來院遊客為調查對象) 80% 次與多元化 調查 4、增加參觀人數 1 統計 參觀人數/年 2400000 數據 人 二、學術研究與學 1、提升專業研究水 1 統計 對外發表之研究報告件數 47 件 術交流 準 數據 2、舉辦學術研討會 1 統計 次數/年 65 次 數據 3、推展數位計畫 1 統計 數位學習系統當年度使用次數 12000 數據 次 4、增加故宮全球資 1 統計 四年累計上網瀏覽人數 2850000 訊網瀏覽人數 數據 人 三、落實博物館教 1、改善導覽系統(導 1 統計 使用率(次/年) 50000 育推廣 覽人員定時導 數據 人 覽、學生及團體參 觀教學、語音導覽 等) 2、推廣博物館教育 1 統計 參與度(人次) 3500 人 (種子教師培訓及 數據 各項研習會 3、文化教育效益 1 統計 滿意度(以來院遊客為調查對象) 60% 數據 4、舉辦教育推廣活 1 統計 參與度(人次) 2000 人 動 數據 四、健全全球化出 1、提高本院出版品 1 統計 銷售冊數/年 52000 版授權並加強 之流通範圍及銷 數據 冊 行銷 售率 2、建立電子商務委 1 統計 電子商務銷售率/全部銷售率 32% 外合作機制 數據 3、提高本院文物圖 1 統計 收入/年 240 萬 像授權業務 數據 元 4、提高本院之紀念 1 統計 收入/年 7300 萬 18-3 衡量指標 評 年度績效目標 估 評估 95 年度 衡量指標 衡量標準 體 方式 目標值 制 品流通範圍及銷 數據 元 售率 五、加強文物典藏 1、文物預防性保存 1 統計 相對濕度年度目標值 55 度 與維護 數據 2、文物善後性修護 1 統計 研究及修護文物件數/年 2000 件 數據 3、安全系統改善情 1 統計 意外事故件數/年 0件 形 數據 4、文物清點情形 1 統計 文物抽點件數/年 1700 件 數據 18-4 參、95 年年度重要計畫 工作計畫名稱 重要計畫項目 實施內容 一、器物管理 一、器物存放管理及維護 一、庫房改箱為櫃工程。 二、為保護及展出文物,實施廿四小時恆溫恆濕 空調及照明電費、水費。 三、改善包裝用品、棉花、絲線、牛皮紙、品名 資料印刷、現代化封條等。 四、無酸材料選購與使用。 五、為保護文物防止蟲害,全院實施防蟲藥劑放 置。 六、員工因公出差旅費及短程車資。 二、器物研究 一、資料蒐集照片申請等。 二、探訪展覽、典藏新科技差旅費。 三、派員出席國際器物研討會。 二、書畫管理 一、書畫存放管理及維護 一、配合院內相關單位定期檢視書畫庫房及陳列 櫃之各項設備,注重防火、防盜、防蟲,並 進行測量溫度、濕度與光度,保持全天候恆 溫、恆濕及適合光度,進而作為研究改進書 畫文物維護的參考。 二、持續新增包裹文物的布套,加強文物的外層 保護。 三、配合資訊中心,透過庫房管理系統的運作, 加強書畫提件紀錄及控管。 四、配合各項展覽及數位典藏攝影的需要,進行 書畫修復,95 年規畫將完成修復、揭裱及新 裱,共計 400 件。 五、每月會同書畫處策展科同仁,定期抽查庫房 文物,確實掌控文物提調及保管的現況。 二、書畫研究 一、傳承書畫裱褙專業技術,聘請修裱名家林勝 伴先生指導裱畫室人員工作,並與學術單位 進行學術交流。四至六月,推出「書畫裝池 之美」特展,以增進國人對傳統裱褙及文物 修復技藝的認知與重視。 二、七月至九月舉辦年度大展「北宋書畫特展」。 三、出版北宋書畫特展研究圖錄。 四、八月中旬配合北宋書畫特展,與器物處,圖 書文獻處合辦「開創典範:北宋的藝術與文 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將邀請國內外學者約 45 人參與發表論文。 五、與東京文化財研究所合作進行北宋書畫檢 測,於北宋書畫特展中展示檢測成果。 六、推動書畫數位典藏計畫,95 年預計建置清中 葉至近代書畫之後設資料〈Metadata〉2200 筆,同時拍攝或掃描數位影像檔 2200 筆,以 擴充「書畫典藏管理系統」的內容,落實學 18-5 工作計畫名稱 重要計畫項目 實施內容 術研究的基礎資料。 七、持續規劃及建構「書畫人名權威資料庫」、 「款 識印記資料庫」 、 「書畫詞語資料庫」 ,並積極 研擬與「書畫典藏管理系統」整合的可行方 案。 三、圖書文獻管理 一、圖書文獻存放管理及維 一、為保護及展出文物,實施二十四小時恆溫恆 護 濕空調設備。 二、改善圖書文獻函套、標籤等包裝用品。 三、為妥善保存文物,購置裱褙專用錦緞、紡綢、 絲線、骨插、漿糊、楮皮紙、紙板及書葉等 用品。 四、製作文獻檔案用護匣、善本函匣。 五、聘請專家指導圖書文獻修裱。 二、文獻檔案光碟製作 一、臨時校對人員酬金。 二、製作清代文獻檔案。 三、圖書文獻研究 一、擬召開 「善本古籍國際學術研討會」 (暫定)。 二、論文發表與評論費用。 三、會議資料及論文印製。 四、國外專家、學者往返機票、膳宿等費用。 五、滿藏文研習。 四、文物展覽 一、文物展出 展場設計製作招標、院區立體與平面設計、院區 指標系統、「走出故宮」院外文宣據點。 二、社教與推廣 一、進行外籍志工與高中志工的招募與培訓,加 強在籍志工培訓管理業務。 二、規劃執行開幕典禮及酒會、摺頁與海報設計 印製、特展教育活動、專題演講、教師研習 會等。 三、成人文物研習會、兒童文物研習營、「走出故 宮」院外教育推廣活動、專題演講、親子活 動、徵選比賽、種子教師培訓等。 四、出席國際會議,派員出席美國博物館協會年 會。 三、開放研究用專業圖書館 一、圖書交換。 二、書目資料建檔。 三、圖書館期刊裝訂、編目、書標等。 一、門禁系統、閉路監視系統及書刊運輸系統設 施。圖書交換。 二、書目資料建檔。 三、圖書館期刊裝訂、編目、書標等。 四、門禁系統、閉路監視系統及書刊運輸系統設 施。 四、本院周圍環境美化與維 一、院區環境美化。 持 二、至善園、至德園清潔外包。 三、院區園藝外包。 18-6 工作計畫名稱 重要計畫項目 實施內容 四、至善園、至德園、花房等設施、器材修理維 護。 五、第二展覽館管理與維護 一、監視系統維修。 二、庭園設施修理維護及花木盆景維持。 三、電梯、鐵門養護、安全設施養護。 四、水電空調修理維護、室內裝潢及傢俱維護。 五、文物登錄及徵 一、藏品分類整理與文物資 一、建置古物分級資料及歷來點驗紀錄之登錄及 集 料蒐整 核校的數位化作業。 二、新增文物編目造冊。 三、建立新增文物附貼照片登記冊。 二、藏品徵集與借展 一、文物徵集於每季辦理審查及請購作業。 二、協辦國內外借展品合約、包裝、運送、保險 及通關事宜。 六、資訊管理 一、數位台灣-故宮文物數位 一、建置數位典藏資訊系統,提供整合式查詢與 典藏系統之研製計畫 瀏覽故宮典藏成果的界面,進行文物庫房管 理系統最終版功能擴增, 提供更完整、豐富 之資訊呈現與更多元化的應用。 二、擴增資料儲存設備與備份系統,提供異質平 台間資源共享及資料備援安全機制。 三、擴增文物 3D 虛擬展示系統,延續 94 年之 3D 虛擬展示系統成果,加入新的元素或改善展 示之方式等,讓文物特性可以更豐富及細緻 的保存,並提供給觀賞者生動活潑的展現方 式與加深對文物的認識,亦可開創更多元化 的加值應用機會。 四、改善系統網路存取及網路傳輸效益,提供更 好、更穩定之系統,讓院內資料建置者、研 究員與社會大眾等有良好查詢作業環境,供 研究、教育與推廣等用途。 五、進行數位化資料倉儲保存工作,由於本院數 位典藏計畫執行成果相當豐碩,所累積之數 位化檔案亦非常龐大,為避免備份儲存媒體 有失效之虞,需將可能會失效之儲存媒體進 行過帶之動作,將有遺失風險之資料提早備 份至新的儲存媒體中。 二、故宮文物數位博物館建 一、開發多種國際語文版全球資訊網及多媒體光 置及加值應用計畫 碟製作: 開發中、英、日、德、法、西、韓、俄等多 國際語文版網頁,藉由虛擬的博物館系統化 瀏覽,更進一步促成中外人士至故宮參訪。 此外並精選故宮典藏品並規劃為各項主題, 研製中、英文版主題光碟,以便於中外人士 在家欣賞中華文物之美。 二、規劃與建置多媒體展示系統與藝文推廣影片 18-7 工作計畫名稱 重要計畫項目 實施內容 製作: 發展故宮簡介等多媒體展示系統,並設計文 物三度空間虛擬實境、數位影音伺服系統等 服務。此外並製作多種形式之國際語言版故 宮藝文推廣影片;期以研究分析觀眾需求, 為內容設計之參考,賦予藝文推廣影片更豐 富之風格,提高觀眾之接受度,進而達到傳 播文化知識之目的。 三、建置故宮圖文知識庫: 包含文物專業攝影及數位化建檔,建置包含 符合國際標準詮釋資料之文物基本資料、文 物說明文及高解析度影像檔之知識庫管理系 統。 四、推廣故宮文物加值應用產品的全球發行: 規劃及建置故宮文物影像授權機制,提供數 位內容產業作為加值創意之應用,促進相關 產業蓬勃發展,另一方面則可為國庫增加豐 厚歲入,同時推動產業界發行高品質故宮文 物光碟、複製品等加值應用產品,並全球行 銷。 三、數位台灣-故宮文物數位 一、建立文物數位學習網,提供遠距教學及學習 學習計畫 社群等功能。 二、建置「數位學習示範中心」,介紹故宮文物數 位學習環境。 三、建置「無線導覽系統」,提供參觀者個人化導 覽學習的服務。 七、文物攝影出版 一、出版品編印 一、出版翻譯及蒐集各國出版相關資料。 二、發行清宮奏摺台灣史枓光碟。 三、發行故宮學術季刊。 四、發行故宮英文半年刊。 五、編輯機具維護及管理。 二、文物攝照 一、預計產出約 3000 張數位圖檔,分為高、中、 低解析度五種規格,以供網際網路、出版、 以及各項加值應用生產使用。 二、加強本院藏品圖像推廣及授權,增加國庫收 入百分之五。 三、利用數位攝影設備提昇攝影品質,並加速本 院藏品數位化進程。 三、出版品推廣 一、強化本院出版品電子系統機能。 二、達成本院文物月刊多國語文版發行授權。 三、賡續辦理本院出版品全球行銷與版權授權。 四、與國內、外出版業者合作發行出版品。 五、總目標開發各類出版品(明信片、複製書畫、 18-8 工作計畫名稱 重要計畫項目 實施內容 圖片)增加作業基金收益百分之五。 八、文物科技研析 一、維護院藏文物 一、實施藏品徵集、入藏、展覽與借展前後之檢 維護 視並作狀況報告。 二、加強藏品展藏環境規劃、作業、調查與校正。 三、建立借展文物進出保存環境標準與其替代方 案。 四、加強外來文物入館前除蟲設施。 五、加強文物展藏用材管制。 六、加強藏品日常維護、清理與保固作業。 二、文物保存暨相關研究 一、加強藏品材質結構科學分析與研究。 二、進行預防性保存之相關研究。 三、進行善後性修護之相關研究。 四、配合本院推廣教育功能。 五、派員出席國際性文物保存科技會議。 九、安全系統管理 安全系統設備測試及維修 一、安全系統控制中心 電腦及周邊設備保養維 維護 護。 二、本院閉路電視監視、出入控制、盜警、火警 消防、對講機及廣播六大預警系統修護。 三、通信器材及無線電對講機汰換更新。 四、第一年辦理安全監控預警系統、閉路電視監 視系統更新。 十、營建工程 一、老舊建築更新 一、拆除院區違建房舍。 二、院區老舊建築安全鑑定及修繕更新工程。 二、故宮南部分院建設計畫 一、南部院區園區整地工程。 二、博物館主體建築設計,工程招標。 三、園區亞洲園林設計師甄選,及部分工程招標。 四、策展與研究。 十一、其他設備 一、展覽製作設備 圖書文獻處展覽製作: 一、推出「典冊載籍 書苑英華-圖書文獻精品 展」、「奉天承運 皇帝詔曰-歷史文書精品 展」二項常態展。 二、配合西側特展室,推出「殿版圖書特展」 。配 合 80 年院慶,推出「宋版圖書特展」 。 書畫處:北宋書畫特展等。 器物處:針對正館東邊展區之設計及陳列進 行規劃、各展區發包施工、依序佈展等。 展覽組:機場捷運宣傳展覽製作及教育推廣 設備。 總務室:辦理正館展示覽室展示櫃。 二、院區老舊設備汰換 一、正館展區裝設服務觀眾設備及辦公用品更 新。 二、大千館錄影監控系統更新。 三、庭園美化農用搬運設備汰換。 18-9 肆、國立故宮博物院以前年度實施狀況及成果概述 一、前年度(93)施政績效衡量及達成情形分析 前年度 施政績效衡量及達成情形分析 衡量指標 年度績效目標 原定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及達成情形分析 值 一、加強書畫維護 一、書畫維護保存之改 1 一、為妥善保管書畫文物 ,所有陳列櫃及庫 保存及文物科 善情形 房文物濕度保持在 55%±5%;並隨時監 技維護 測中。 二、加強檢測分析發揮預防保存效能:使用 各種儀器設備,長年偵測各陳列室及庫 房之溫溼度變化狀況,測量展品上所受 的照度及紫外線強度,並未發現有不適 於存放文物之狀況出現。增置不斷電系 統與維修恆溫恆濕機,維持溫濕度測定 儀器準度,確保文物環境控制標準及博 物館有害生物之綜合管理。 三、定期偵測文物展存環境,持續辦理故宮 院區對文物有害之生物的防治作業,並 研究博物館文物有害生物之種類、習 性、危害特徵,及加強冷凍及氮氣除蟲 之無毒性的物理除蟲方式。 二、文物科技維護之實 2600 一、燻蒸文物或相關材料,以殺菌除虫:凡 質效益 本院外購、捐贈之有機物質文物或保存 文物所用之有機材料,先送入燻蒸庫殺 虫滅菌,至目前為止,成效良好,未見 虫菌繁殖跡象:已完成院藏文物的除蟲 處理: 二、冷凍除蟲文獻書籍2次(含「經驗良方」 5冊) 。 三、脫氧除蟲處理書畫處書畫2件。 四、展覽或典藏時文物襯墊材質的酸鹼值測 定及相關的除蟲作業。 五、圖書文獻大樓展場特展前消毒防蟲3 次。 六、燻蒸院內單位等展場所用美工裝潢用木 料包括: 1.四月「德藝百年」展場施作材料燻 蒸3次。2.七月書畫處一批;燻蒸 庫房用梓木櫃一批。 3.九月展覽組一批。 4.十月複合式燻蒸作業一批。 5.十一月文獻處一批。 七、器物修復與展品狀況調查紀錄破損狀況 並清理破片,除髒去垢。接合破片,補 綴缺損部份。潤飾器面。紀錄程序,存 18-10 衡量指標 年度績效目標 原定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及達成情形分析 值 檔。改善修復設備:93 年已完成:院 藏文物修復、處理等共 495 件。 八、X 光攝影:已完成:院內器物及借展器 物拍攝 x 光片共 77 件、修復前後照片 共 1803 件。 九、配合展場庫房保存環境,及特展文物檢 測,共計 2316 件。 十、文物防震研究:與成功大學國家地震研 究中心合作進行「文物防震實驗研 究」 。試驗改進文物防震技術:與成功 大學建築系合作進行文物防震實驗,並 在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測試獨立陳 列櫃內器物固定防震之功效,同時運用 二個獨立陳列櫃在人工地震台上,測試 櫃底型和櫃內型隔震台的功能,作為未 來採取防震措施的參考。 二、改善全院導覽 一、改善導覽系統(導 0.8 一、依據 93 年度觀眾意見調查,以遊客對 系統及落實博 覽人員定時導覽、 於故宮導覽服務評價(導覽人員服務態 物館教育推廣 語音導覽等) 度、解說技巧、語音導覽內容及一樓遊 學廳導覽設施及內容)平均滿意度為 97.55﹪。 二、使用情形: 提供一般導覽服務:1.服務社會大眾, 提供中文定時導覽 1,646 次,計 7,754 人次。2.機關、團體貴賓:提供特別導 覽服務:中文 765 次,服務 40,629 人 次。外文:991 次,服務 12,751 人次。 3.張大千紀念館導覽服務:2,321 人次。 三、學生導覽服務:1.免費接待學生參觀, 大專 159 校次計 7,611 人次,高中 101 校次計 13,521 人次,國中計 136 校次 計 17,795 人次,國小 430 校次計 41,588 人次,教師 35 校次計 1,433 人次;其 中提供導覽:大專計 5,090 人次,高中 計 8,736 人次,國中計 10,698 人次,國 小優質導覽計 33,393 人次,教師計 2003 人次。 四、禮遇來訪國際嘉賓:院長親自接待來訪 嘉賓 1150 人增進實質外交與國際友 誼。 二、推廣博物館教育 3500 一、93 年共發行中文版 24 期及英文版 13 (種子教師培訓及 期之故宮電子報,電子報會員估計成長 至 94,005 人以上。 18-11 衡量指標 年度績效目標 原定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及達成情形分析 值 研討會) 至 94,005 人以上。 二、舉辦藝文活動及促進藝術史教育。 三、舉辦專題及學術演講 15 次,1,727 人次。 四、舉辦文物研習會:1.寒假文物研習會 1 次,計 1,825 人次(10 堂課) 。2.暑假 文物研習會 1 次,計 3,846 人次(20 堂課) 。 五、協辦觀光局「新進及在職觀光導遊人員」 研習會 1 次,計 111 人次參加。 六、藝術與人文教師初階養成研習班共 2 梯次 120 位教師參加 b.藝術與人文教 師進階養成研習班共舉辦 7 次參加人 數 287 人。 七、教師游藝進修專案:1.週三下午游藝進 修專案,共 19 梯次 366 位教師參加。 2. 教師工藝游藝進修專案生活養成體 驗活動,共 3 梯次 61 位教師參加。 八、協辦「2004 社教機構與文化創意產業 資源整合創新經營研討會」1 次,計 300 人參加。 九、「走出故宮」演講活動,與桃園縣文化 局東光文化基金會合作,自 7/31~9/18 每週日下午 2:30~4:30 舉辦系列演 講,共 1,200 人參加。 十、加強在學生對本院的認識,配合辦理 寒、暑假實習生業務,共計 18 人來院 實習。 十一、發出大專院校藝術史系相關教師、學 生、研究生免費參觀證計 2,147 張。 十二、舉辦第一梯次兒童文物研習營教育活 動,計 59 人參加。另因動線工程造 成兒童館暫時關閉 十三、於 93 年 7 月 26 日至 8 月 7 日舉辦 3 梯次暑期研習營,計 106 人參加。 十四、為推廣文化紮根及協助相關業務工 作,辦理義工招募及培訓。目前服務 本院簽約本國籍義工總人數計 295 人,外國籍義工人數為 12 人,並於 今年七月再度招募第三屆高中文化 志工,目前服務本院簽約高中文化志 工計 26 人。 三、改善院區交通 一、文化教育效益及展 0.7 一、依據 93 年度觀眾意見調查,有關展品 18-12 衡量指標 年度績效目標 原定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及達成情形分析 值 及改造展示空 品陳列改善情形 陳列及展覽說明平均滿意度為 70.4﹪。 間 二、編輯與印製「故宮通訊」 ,中、英文版 38 萬本,日文版 13 萬本,放置於展場 供參觀民眾免費取閱之外,亦寄贈至台 北 各、大觀光飯店、台北捷運站、駐 外單位、文化機構等,供各地民眾免費 取閱。 三、配合展覽,編輯與印製展覽摺頁,共 46 萬份。 四、為服務觀眾,編製「故宮簡介」中、英、 日文版 72 萬份,及「故宮導覽圖」共 40 萬份。 五、另運用數位科技及電腦多媒體等設備, 提供遊客對文物有更多樣化及趣味之 介紹,吸引不同年齡層之觀眾。 二、展出空間增加情形 0.07 一、依據 93 年度觀眾意見調查,對於展品 陳列方式滿意度為 82.3﹪,展場面積滿 意度為 71﹪。 二、93 年度正值正館營建工程啟動,正館東 側及中軸陳列室關閉,為因應工程之需 及滿足觀眾需求,於圖書文獻館增設第 二展覽館,展出「德藝百年-德意志藝術 的黃金時代‧柏林國家美術館珍藏 展」 、「法象威儀-彭楷棟捐贈文物特展」 及「比上帝還精巧-瓷器、玉器、象牙及 雕刻」展。 三、院外展出空間增加部分: (一)擴展故宮院外展點,於機場、台 北捷運站設置多媒體導覽系 統,目前完成中正機場第一航 廈、第二航廈及台北捷運站多媒 體導覽系統展示,提供民眾另一 處欣賞藝術的空間。 (二)為讓南台灣民眾與故宮接近距 離,精選珍藏文物二百件,在高 雄展出璀璨東方-故宮文物珍 品展。 (三)協助推動台南七縣市的文化活 動,以 17 世紀台灣為主軸,在 台南市舉辦「王城再現」特展。 (四)將故宮展品結合亞洲文化藝 術,在嘉義舉辦「異國風情-亞 18-13 衡量指標 年度績效目標 原定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及達成情形分析 值 洲文物展」。 三、參觀動線標識改善 0.5 一、依據 93 年度觀眾意見調查,參觀者對 情形 本院交通及展區參觀動線標識平均滿 意度為 64.55﹪。 二、於每次本院圖書文獻大樓舉辦特展期 間,皆於院區路口醒目處設置大型輸出 看板及路旗以為指引。 三、於捷運士林站設置大型輸出看板及 中、英文交通地圖指引,將參觀指示的 範圍延伸至院外的交通重要據點。 四、於正館及圖書文獻大樓展區地板貼上 地貼,以箭頭標示方向,以協助觀眾辨 認適當之動線。 五、正館各陳列室編號標示,配合電梯旁之 平面圖,有助於辨認動線。 六、「故宮通訊」附有院區及正館平面圖, 標示各展覽名稱及陳列室編號,有助於 辨認參觀動線。 四、健全全球化出 一、提高本院出版品之 6 一、本年度配合本院各項展覽及同仁研究成 版授權並加強 流通範圍及銷售率 果編印及發行各類出版品三十一種,完 行銷 成計畫目標。 二、已與金仕盟(金石堂)等連鎖書店簽訂銷 售合約,積極拓展本院出版品行銷通 路。 三、本組已建置本院出版管理資訊系統,運 用數位科技有效控管出版作業流程,提 昇經營管理效能。 四、與俄羅斯東方研究所簽訂「故宮巡禮」 俄文版合作發行契約書,尋求本院出版 品多國語文版本授權印製及發行合作 契機。 五、結合民間資源,共同開發與本院藏品相 關之精緻出版品,目前已有長期合作廠 商十八家。 六、配合政府採購法遴選合格承銷商負責銷 售本院出版品,目前已有二十七家廠商 得標訂約販售。 七、積極參加國內外書展,提高本院出版品 能見度及行銷網絡。 八、本院各項展覽及同仁研究成果編印及發 行各類出版品如次:1. 故宮學術季 刊:21 卷 2 期-22 卷 2 期共 3600 冊, 18-14 衡量指標 年度績效目標 原定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及達成情形分析 值 2.故宮文物月刊 250 期-261 期,每期 5000 冊,共計 60000 冊,3..英文半年 刊 37 卷第 2 期 750 冊,4. 亞洲文物展 導覽手冊 2000 冊,5.故宮書畫圖錄 (22) 1500 冊、,6.治水如治天下-河工 圖展導覽手冊 1000 冊,7.古色特展圖 錄 1000 冊,8.筆有千秋業(日文版)導 覽手冊 1000 冊,9.「法象威儀」圖錄 2000 冊,10.「知道了─硃批奏摺展」 中英日版導覽手冊,各 1000 冊,11. 「圖話此人間─院藏圖籍精選展」中英 日導覽手冊,各 1000 冊,12.故宮書畫 圖錄(二十三),1500 冊,13..清宮宮中 檔台灣史料第九、十冊,各 350 冊,14.. 常銷出版品目錄(中英對照版),3000 冊,15..萬用卡片(含信封),3000 張, 16..九十四年月曆甲乙兩案,各 5000 本,17.乾隆皇帝文化大業(三刷) 1000 冊,18.也可以清心(二刷)1000 冊,19. 國之重寶(八刷) 2000 冊、20..亞洲文物 展導覽手冊 1000 冊(二刷)、共計 40,500 冊,21.古色特展圖錄(二刷), 1000 冊,22.「清 丁觀鵬 極樂世界圖」 畫心加印,1000 支,23.筆有千秋業中 文版(二刷)1000 冊,24. 故宮法書墨跡 五、十六上、十六下,各 500 冊,25. 故宮書畫圖錄五、六、七,各 500 冊, 26.故宮歷代法書全集一、七、九、十、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 三十,各 500 本。 九、93 年度出版品總銷售冊數達約 90,000 以上,已達目標值。 二、建立電子作業商務 0.3 一、本年度配合三處特展規劃及數位博物 委外合作機制 館專案計計畫「六,圖檔建置與管理」 全年度已完成捌仟多張高解析度影像 檔掃瞄工作,得以快速且大量地提供文 物圖像欣賞、教學、研究及出版之用, 深具提高服務品質及教育推廣等效益。 二、辦理院外個人、機關及相關團體申請本 院藏品圖像資料委外授權(同意使用)案 件,九十三年度國內部份計有石頭出版 社股份有限公司等 145 家申請案,總計 18-15 衡量指標 年度績效目標 原定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及達成情形分析 值 繳交使用費及工本費約新台幣一、二九 ○、○○○元;國外部份計 185 件申請 案,圖像版權收入約 US$30,459.40 元對 本院文物圖像使用權益之維護及提高 國庫之收益均有甚大助益。 三、本組已建置本院出版管理資訊系統,及 電子化交易系統運用數位科技有效控 管出版作業流程,提昇經營管理效能。 四、93 年電子化銷售量/93 年總銷售量: 29678 冊/90210 冊*100=32.90%。 五、強化文物安全 一、安全系統改善情形 1 一、安全系統維護良好,運作正常。 維護管理系統 二、完成行政大樓火警警報系統汰換成數位 化。 三、防火,防盜,防恐,防破壞作為積極。 四、經常辦理執勤人員教育訓練。 五、每日執行開閉館安全檢查,每週五再加 強防恐全面安檢。 六、與憲警單位訂定支援協定,每日定時聯 繫並作成紀錄。 七、原定目標值為零意外事故, 本年度百分 之百達成零意外事故。 二、文物清點情形 1600 院藏文物不定期庫房點檢:93 年進行院藏文 物之不定期抽點共四次抽點 1,964 件,用以 確保文物之良好管理狀況。 六、推展數位典藏 一、數位典藏資料庫建 0.75 一、91 年度完成器物 995 件、書畫 1,131 及數位博物 檔完成比率 件文物基本資料、說明文與數位圖檔建 館,提供網際 置及軍機處檔摺件三萬件目錄檔與影 網路資訊服務 像檔建置。 二、92 年度完成器物 1,200 件文物基本資料 與 1,437 張影像檔建置、書畫 1,200 件 文物基本資料與 736 張影像檔建置及 軍機處檔摺件三萬件目錄檔與影像檔 建置。 三、93 年度完成器物 1600 件文物基本資料 與 34598 張影像檔建置、書畫 1800 件 文物基本資料與 3191 張影像檔建置及 軍機處檔摺件三萬件目錄檔與影像檔 建置。 四、91~94 年原預計完成器物及書畫約八千 件基本資料與影像檔建置、軍機處檔摺 件十二萬件目錄檔與影像檔建置。另新 增人名權威檔共 1,230 筆,均依預定計 18-16 衡量指標 年度績效目標 原定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及達成情形分析 值 畫完成執行進度。 二、故宮全球資訊網瀏 0.1 一、93 年 1 月至 5 月使用的網站流量統計軟 覽人數成長率 體為 iTrend2000,93 年 6 月開始使用新 軟體 tcbb stat。 二、自 92 年 1 月 1 日至 92 年 12 月 31 日為 止,92 年度總瀏覽人數為 1,292,536 次。 三、自 93 年 1 月 1 日至 93 年 12 月 31 日為 止,93 年度總瀏覽人數為 1,857,045 人 次。 四、93 年度故宮全球資訊網瀏覽人數─92 年度故宮全球資訊網瀏覽人數)/92 年度 故宮全球資訊網瀏覽人數= (1,857,045-1,292,536)/ 1,292,536=43.67% 五、故宮全球資訊網改版、配合網際網路的 普遍應用,繼續充實網站內容,以圖文 並茂、多媒體方式,建置完成繁體中 文、檢體中文、英、德、日、法、西、 韓八種語文版網頁,提供中外人士欣 賞,增進展覽、教學及研究效益。 六、完成無障礙網頁空間並取得 AAA 無障 礙標章、新增俄文版網頁、完成展覽訊 息後端及線上報名管理機制。 七、2004 故宮全球資訊網得獎訊息:2004 美國網際網路獎 傑出網站獎。 八、行政院研考會 九十三年度行政機關推 薦網站獎。 三、文物加值應用產品 45000 一、93 年度發行名畫之美中英俄文版光碟 的發行情況 1,000 片、書法之美中英日俄文版光碟 1,000 片及中英日文版天子之寶迷你型 光碟 100,000 片、3D 虛擬展示系統紀錄 片 1,000 片、3D 虛擬文物動畫影像作品 集 1,000 片。 二、完成數位節目影片拍攝: 「經過故宮」 及「歷史典藏的新生命」二片,使大眾 透過精緻藝術的創作了解故宮。 三、規劃博物館學習示範中心,執行「故宮 文物數位學習」計畫,透過數位學習網 的推廣,讓故宮豐碩的文物及教育資源 推向世界。 四、93 年度完成青銅器數位學習課程中文 12 堂及英文 12 堂並上線。 18-17 衡量指標 年度績效目標 原定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及達成情形分析 值 五、「故宮 e 學園」上網人數已達 12000 人,目前已有 4187 位會員。為推廣數 位學習課程,同時與中華電信亞卓市合 作「亞卓主題造村賽」活動,製作中、 英文光碟各 3000 片作為海內外推廣, 製作陶瓷中英文課程共 4 堂及共 3 支中 文宣傳短片及陶瓷課程加值產品 4 款。 在 94 年度將推出新課程,並配合行銷 活動來增加會員人數。 六、數位學習示範中心已完成本年度三項 文物數位展示內容與系統的開發,預計 將於 94 年 1 月到 3 月至中正紀念堂展 覽。 七、93 年 5 月 3 日至 7 日舉辦「2004 年國 際博物館與文化資產多媒體展示及競 賽會議」 (F@imp.2004)促進國內與國 外博物館界的交流,吸取國際博物館多 媒體科技應用經驗,宣揚故宮優美文 物、拓展國際視野。 四、數位典藏成果之線 108000 93 年 1 月至 12 月為止,數位典藏展覽項目 上展覽次數 為邦國重器-中國古代銅器菁華 (93 年 4 月 1 日起)、明清雕刻 (93 年 4 月 1 日起起)、 圖話此人間-院藏圖籍精選展 (93 年 6 月 3 日起)、歷代佛教雕塑藝術展 (93 年 7 月 23 日起)、知道了-硃批奏摺特展 (93 年 9 月 1 日起~94 年 5 月 16 日止)、比上帝還精巧? (93 年 9 月 11 日起)、法象威儀─彭楷棟先生捐 贈文物特展(93 年 10 月 5 日起)、唐懷素〈自 敘帖〉特展 (93 年 10 月 29 日起~93 年 11 月 1 日止)、故宮受贈書畫展 (93 年 10 月 1 日起~93 年 12 月 25 日止)、德藝百年-德意 志藝術的黃金時代.柏林國家博物館珍藏展 (93 年 5 月 1 日起~93 年 8 月 1 日止)、受贈 書畫展 (93 年 4 月 1 日起~93 年 6 月 25 日 止)、君臣對話-硃批奏摺特展 (93 年 4 月 1 日起~93 年 9 月 3 日止)、 法象威儀─彭楷 棟先生捐贈文物菁華預展 (93 年 3 月 14 日 起~93 年 7 月 15 日止)、治水如治天下-院藏 河工圖及河工檔展 (93 年 2 月 1 日起~93 年 5 月 10 日止)、受贈書畫展 (93 年 2 月 10 日 起~93 年 3 月 25 日止)、猴貓圖 (93 年 1 月 1 日起~93 年 2 月 10 日止)、新視界-清代前 18-18 衡量指標 年度績效目標 原定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及達成情形分析 值 期宮廷繪畫 (93 年 1 月 1 日起 1~93 年 3 月 25 日止)、古色特展 (92 年 12 月 12 日起~93 年 3 月 7 日止)等,每日平均約為 300 人次瀏 覽,共約 109,000 人次。 七、舉辦國內外文 一、增加展覽內容、場 0.8 一、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 、〈書畫處〉、 物展覽與學術 次與多元化 〈圖書文獻處〉依據 93 年度觀眾意見調 研究研討會 查,有關展覽規劃(含展覽主題多元性 及內容豐富性)平均滿意度為 70.75﹪。 二、文物展覽:以展現本院典藏之多樣化精 緻文物,並將院內藏品有系統之介紹, 藉由多樣化的展覽,培養國人藝術之鑑 賞力、提高國民生活品質,以達到推廣 文化教育之目的。 三、93 年院外展覽項目如下: (一)立自然科博館「慾望天堂-寶石 特展」借展器物二件(92 年 10 月 10 日~93 年 4 月 11 日止) 。 (二)天子之寶-德國展「國立故宮博 物院的收藏」 (92 年 11 月 21 日 ~93 年 2 月 29 日),推廣院藏文 物於全世界。 (三)璀璨東方-故宮文物珍品展(92 年 12 月 26 日~93 年 3 月 21 日),為讓南台灣民眾與故宮接近 距離,精選珍藏文物二百件,其 中「翠玉白菜」 、「肉形石」及「清 院本清明上河圖」三大觀眾最喜 愛國寶級展品首次出「宮」展出。 (四)「異國風情-亞洲文物展」在嘉 義民雄演藝廳,將故宮展品結合 亞洲文化藝術,向國內外公私蒐 藏家借展 140 組件冊,期使將來 故宮南部分為成為亞洲文物匯 集地。 (五)舉辦「王城再現」特展,本院首 度在台南市辦展覽,協助推動台 南七縣市的文化活動。 四、93 年院內常設展及特展項目如下: (一)-十六至十八世紀藝術的仿古風 (92 年 12 月 13 日~93 年 3 月 7 日)。 (二)帝的印章(93 年 3 月~94 年 10 月 18-19 衡量指標 年度績效目標 原定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及達成情形分析 值 正館動線工程完工)。 (三)清代皇室珍玩 93 年 3 月~94 年 10 月 (四)比上帝還精巧 (93 年 6 月)。 (五)「德藝百年-德意志藝術的黃金時 代‧柏林國家美術館珍藏展 (93 年 6 月~93 年 8 月)。 (六)法象威儀-彭楷棟先生捐贈文物 展。旅日華僑彭楷棟先生將半世紀 收藏,全數捐贈與國立故宮博院, 359 組件捐贈品,以佛教造形的金 銅佛為主,時代則跨自西元前十一 世紀至近代,涵蓋文化地區更從印 度、東南亞、中國綿延至韓國、日 本,將亞洲輝煌藝術總匯其間。 (七)器物其他常設展:玉器精品展、松 化石硯展、明清雕刻、邦國重器- 中國古代銅器精華。 (八)書畫其他常設展:筆有千秋業-書 法的發展、造型與美感-繪畫發展 史、受贈書畫展、新視界-清代前 期宮廷繪畫展、敘事畫展、 「懷素 自敘帖特展」 〈10 月 29 日至 11 月 1 日〉 。 (九)圖書文獻常設展:君臣對話-硃批奏 摺展、圖畫此人間:院藏圖籍精選 展。 二、國內借展 0.85 一、為豐富院藏及展覽多元化及保存,在文 物徵集及登錄方面: (一)增購舊籍 177 件,接受捐贈亞洲文物 360 件、漆器 2 件、繪畫 1 件、法書 1 件、舊籍 37 件、地圖 34 件。以上共 計受贈 435 件、收購 177 件,總計 612 件。拍攝新增文物照片 850 張。 (二)數位管理:積極推動本院「院藏文物 管理」電腦化作業,已協力完成故博、 中博所藏文物作業,同時推動器物處 珍玩及收購、捐贈總登錄資料建置約 68,000 件、圖書文獻處文獻基本資料 54 萬餘件之先期建置作業。預期未來 「院藏文物管理」總登錄完竣後,對 於接軌本院典藏文物全面電腦化與數 18-20 衡量指標 年度績效目標 原定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及達成情形分析 值 位化工程,將有奠基之功能。 二、九十三年度除將本院典藏出借與國內外 知名博物館,促進博物館間之館際交 流,同時藉由多樣化之展覽,推廣博物 館教育,本院 93 年度借展作業計有: (一)「天子之寶-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的 收藏特展」,展出地點:德國波昂聯 邦藝術及展覽館向本院借展文物 323 件。 (二)「慾望天堂-寶石特展」,展出地點: 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博館向 本院借展文物 6 件。 (三)「翠玉白菜遊南台 璀璨東方-故宮 文物珍品展」 ,展出地點:高雄市立 美術館高美館向本院借展 200 組件。 (四)「異國風情-亞洲文物展」 ,展出地 點:嘉義民雄縣立文化中心演藝廳民 雄演藝廳向本院及國內公、私藏家共 九家借展 140 組件冊。 (五)「德藝百年-德意志藝術的黃金時 代:柏林國家博物館珍藏」特展,展 出地點:本院文獻大樓本院向普魯士 文化資產基金會轄下六家博物館借 展 193 組件。 (六)「『幾何抽象』在台灣」特展,展出地 點:台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向本院借 展現代畫作 1 件。 (七)「法象威儀」 ,展出地點:本院文獻大 樓本院向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借 展「日本文化財」2 件。 三、提升專業研究水準 90 一、舉辦「國際博物館館長高峰會議:新面 貌與新策略」 ,邀請國際著名博物館學 者與會。 二、接受國內外學者,研究生或博物館專業 人士申請提建特別參觀,期與國內及國 際間學術交流更為緊密,93 年器物處共 接受 20 次提特別參觀,書畫處共 21 次 等。。 三、配合各項特展舉辦學術研討會: (一)合德藝百年特展,自 5 月 8 日-7 月 31 日止,舉辦德國歷史醫學、語言、文 化、音樂、法律等一系列專題演講; 18-21 衡量指標 年度績效目標 原定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及達成情形分析 值 配合法象威儀特展,舉辦一系列辦專 題演講;配合「新視界-清代前期宮 廷繪畫展」 ,邀請台大藝術史研究所傅 申教授演講「重建乾隆皇帝的靜寄山 莊」 ;配合「古色-十六至十八世紀的 仿古風」特展,於一月十五、十六日, 與器物、文獻處合辦「玩古、賞新- 明清的賞玩文化學術研討會」 ,國內外 學者約 500 人參與;籌備九十五年院 慶「北宋書畫特展」 ,一月至六月召開 策展會議四次,並邀請中研院、東吳 大學、台灣大學等教授為顧問,研討 展覽主題。加強館際學術交流,邀集 國內外學者製本院舉辦專題演講,計 有日本東京文化財研究所等多國學主 專家來院演講。 (二)與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國立台灣 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合作舉辦「文物 收藏、文化遺址與歷史解釋國際學術研 討會」 。 (三)聘請國際文保專家學者 Prof. Ulrich Weilhammer 等 4 位來院指導文物保 存。 (四)主辦文物保存專題演講8場、座談會2 場、研習(活動)會 14 場,邀請國外 學者學術交流4人次。 (五)定期舉辦小型研討會,由本院同仁發表 專論及暑期研習會講授各項課程。 (六)為鼓勵同仁以主動積極的精神,發揮 學術專長,從事研究撰述工作,貢獻 研究成果,93 年度計有 74 人繳交研究 報告共計 116 篇,俟審查完竣後,依 規將前述作品裝訂成冊,存置本院圖 書文獻館 2 樓閱覽室供參閱。 ((七)為擴大研究領域,提升學術研究水準, 參與國科會研究計畫,93 年度計有「清 前期內廷匠役之收入及其作品研究」、 「清宮舊藏伊斯蘭 風格玉器研究:風 格演變與文化交流(II) 」 、「屈卮研究: 從戰國到元代單把飲酒器的器形探 索」、「清宮十二月令圖研究」 、「從雪霽 將行到清明上河圖」 、「金滅北宋戰 史」、 「清中後期內務府造辦處南匠研 18-22 衡量指標 年度績效目標 原定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及達成情形分析 值 究」、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藏良渚系玉石 禮器研究」、 「高宗前期宋金戰史」 、 「故 宮院藏藏文佛典諸品積咒經之研究」、 「朝佛教藝術研究」等 11 個研究案。 (八)器物處同仁至各國參與學術研討會, 發表論文共 3 場。 18-23 二、上年度(94)已過期間施政績效暨達成情形分析 上年度 已過期間施政績效暨達成情形分析 衡量指標 策略績效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暨達成情形分析 一、文物展陳與空 1、改善院區交通及改 一、參觀動線標識改善情形: 間改造 造展示空間 (一)正館西側門廳動線改善工程、全館禁止攝影之宣 導標示、宣傳書籤製作,戶外圍籬展覽資訊宣導 及戶外導引指示整合。 (二)於每次本院圖書文獻大樓舉辦特展期間,皆於院 區路口醒目處設置大型輸出看板及路旗以為指 引。 (三)於捷運士林站設置大型輸出看板及中、英文交通 地圖指引,將參觀指示的範圍延伸至院外的交通 重要據點。 (四)於正館及圖書文獻大樓展區地板貼上地貼,以箭 頭標示方向,以協助觀眾辨認適當之動線。 (五)正館各陳列室編號標示,配合電梯旁之平面圖, 有助於辨認動線。 (六)「故宮通訊」及「故宮導覽圖」附有院區及正館 平面圖,標示各展覽名稱及陳列室編號,有助於 辨認參觀動線。 二、書畫陳列室教育推廣空間設計製作。 三、改善正館及圖書文獻大樓服務台設計,讓觀眾更易 於獲得所需服務。配合本院各項教育推廣活動,設 計製作各式標示牌及指引海報。 2、籌建故宮分院 一、策展與研究:持續進行策展研究及典藏發展。 (一)各策展小組持續進行策展研究。4 月 11 至 13 日 與法國遠東學院合作舉辦「國際東南亞藝術研究 研習會」,邀請國內外學者共同研討及回顧國際 東南亞藝術研究現況。 (二)典藏發展方面,亞洲織品及佛教藝術文物各乙批 進行購藏程序審查中。 二、土地徵收與地目變更:進行土地徵收計劃書與開發 計劃書之編訂與審查。 (一)土地徵收計劃,於 3 月 23 日獲內政部土地徵收 計劃專案小組審查通過。 (二)開發計劃,於 5 月 26 日由內政部區域計劃委員 會大會審議,原則通過。 三、園區景觀設計與整地施工:委託國際景觀顧問團隊 Olin Partnership 進行園區整體景觀規劃。 (一)景觀規劃概念溝通:3 月 9 日召開「國立故宮博 物院南部院區景觀座談會」,邀請國內專家學者 針對溼地生態及植栽作出建議。3 月 14 日召開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策展小組座談會」 , 由園區景觀顧問與南部院區策展同仁面對面研 18-24 衡量指標 策略績效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暨達成情形分析 討,以發展園區概念,並溝通建築設計理念。 (二)Olin Partnership 現已提出替選方案及其可行性評 估,將於六月份繳交書面報告後,由院方決定選 擇方案。 (三)預定於十一月進行整地工程。 四、建築設計:與國際建築顧問議約,並準備甄選國內 建築師協助設計及簽證事宜。 (一)因受本年度特別預算通過時程延後影響,與國際 建築顧問簽約時間亦延後,至五月底仍持續議約 中。 (二)準備甄選國內建築師之採購案前置作業。已於 1 月 26 日召開「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新建工 程建築師服務案」招標前公開說明會。 五、專案管理顧問:已於 4 月 7 日甄選出寶維士聯盛國 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Bovis Lend Lease)擔任本 院南部院區新建工程之專案管理顧問。因受本年度 特別預算通過時程延後影響,致簽約時間延後。現 正積極議約中,預定於七月份完成簽約。 3、增加展覽內容、場 1-6 月舉辦書畫常設展: 「筆有千秋業-書法的發展」 、 次與多元化 「受贈寄存展」二檔,專題展「繪畫欣賞四部曲」 (1-3 月) 、「故事人物畫」(4-6 月) ,策畫「西遊記人物」 (7-9 月) 、「乾隆皇帝的動物園」展(10-12 月) 。 4、增加參觀人數 94 年 1 至 5 月參觀本院外籍人士共計 144,916 人,本國 籍觀眾、學生團體共計 911,584 人。 二、學術研究與學 1、提升專業研究水準 一、書畫處於 1-6 月於故宮文物月刊發表專論文章 11 術交流 篇。參與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1 人。 二、參與國科會研究計畫 4 人。 三、籌備「北宋書畫特展」 ,定期召開策展會議,完成 展覽計畫書,進行作品研究及展覽圖錄文稿撰寫。 四、研擬與東京文化財研究所合作,進行李唐「萬壑松 風圖」等四件宋代書畫物質檢測計畫。預定於九月 實施。 五、接受國、內外學者的特別提件參觀申請,具體增進 學術交流的機會。 六、圖書文獻處對外發表研究報告 18 件。 2、舉辦學術研討會 一、6 月舉辦小型學術研討會 7 場。 二、配合九十五年北宋特展,與器物處、圖書文獻處聯 合籌備「開創典範:北宋的藝術與文化」國際學術 18-25 衡量指標 策略績效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暨達成情形分析 研討會。將邀請國內外學者約 45 人與會發表論文。 三、圖書文獻處舉辦 4 次小型研討會。 3、推展數位計畫 一、製作數位博物館「天下一人:宋徽宗與北宋書畫」 中英文光碟。 二、執行「書畫數位典藏計畫」 ,94 年 1-6 月預計完成 清代書畫後設資料 1500 筆,數位影像資料 1300 筆,8X10 正片 900 張。 三、積極建構「書畫人名權威資料庫」及「款識印記資 料庫」,以充實研究院藏書畫家、收藏家的基礎資 料。 四、持續透過具現代感之藝文宣傳片,將行銷數位故宮 的觸角,伸向民眾日常生活的角落,包括公車 BeeTV、捷運 PDP、電視牆、提款機等。另外,更 隨時維護更新分布於院內、外的數位展示系統,包 括中正國際機場及捷運站,讓民眾隨時都能分享數 位故宮最新的成果。 五、故宮文物數位學習計畫-「故宮 e 學園」完成陶瓷 課程中文 3 堂、英文 1 堂,至 6 月 1 日止上網人數 已達 17,053,會員人數 5,929 人。 4、增加故宮全球資訊 一、一到六月於故宮文物月刊發表專論文章 11 篇。參 網瀏覽人數 與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1 人。 二、參與國科會研究計畫 4 人。 三、籌備「北宋書畫特展」,定期召開策展會議,完成 展覽計畫書,進行作品研究及展覽圖錄文稿撰寫。 四、研擬與東京文化財研究所合作,進行李唐「萬壑松 風圖」等四件宋代書畫物質檢測計畫。預定於九月 實施。 五、接受國、內外學者的特別提件參觀申請,具體增進 學術交流的機會。 六、94 年 1 月至 6 月故宮全球資訊網瀏覽人數已約達 700,000 人次。 七、進行故宮全球資訊網自動上稿系統建置。 八、94 年 1 月至 6 月計有「第一季造型與美感」、「第 一季寄存受贈書畫展」 、「知道了:硃批奏摺展」 、「第 二季造型與美感」 、「第二季寄存受贈書畫展」「經 緯天下 飯塚一教授捐贈古地圖展」及「比上帝還 精巧」等配合展覽主題的數位典藏特展網頁上線。 九、94 年 1 月至 6 月計有「玉之靈-曙光中的天人對 話」 、「大觀-北宋書畫」 、 「汝窯傳奇」、 「科技之眼」 18-26 衡量指標 策略績效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暨達成情形分析 等數位博物館主題網站上線。 三、落實博物館教 1、改善導覽系統(導 一、提供一般導覽服務:1.服務社會大眾,提供中文定 育推廣 覽人員定時導覽、 時導覽 604 次,計 1,966 人次。2.機關、團體貴賓: 學生及團體參觀教 提供特別導覽服務:中文 193 次,服務 9,055 人次。 學、語音導覽等) 外文:360 次,服務 3,839 人次。3.張大千紀念館 導覽服務:860 人次。 二、學生導覽服務:1.免費接待學生參觀,大專 47 校 次計 2,220 人次,高中 26 校次計 3,159 人次,國中 計 24 校次計 2,340 人次,國小 172 校次計 17,071 人次,教師 32 校次計 736 人次;其中提供導覽: 大專計 1,875 人次,高中計 1,130 人次,國中計 924 人次,國小優質導覽計 12,023 人次,教師計 732 人次。 三、禮遇來訪國際嘉賓:院長親自接待來訪嘉賓 131 人 增進實質外交與國際友誼。 四、提供多元導覽服務,委外經營「比上帝還精巧展」 、 「法象威儀特展」中英日語版語音導覽系統,由雅 凱電腦語音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負責,共計借出 5,294 台。 五、於 94 年 1 月起於行動博物館,利用 PDA 及 Webpad 對遊客提供無線導覽服務。 2、推廣博物館教育 一、舉辦藝文活動及促進藝術史教育。 (種子教師培訓及 二、舉辦專題及學術演講 6 次,302 人次。 各項研習會 三、舉辦文物研習會:寒假文物研習會 1 次,計 1,494 人次(12 堂課)。 四、協辦觀光局「新進及在職觀光導遊人員」研習會 11 次,計 1,280 人次參加。 五、藝術與人文教師初階養成研習班 1 梯次 20 位教師 參加。 六、教師游藝進修專案:1.週三下午游藝進修專案,94 位教師參加。2. 教師工藝游藝進修專案生活美感 體驗活動,共 4 梯次 166 位教師參加。 七、與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合作辦理教師「比上帝還 精巧」特展進修活動,共 14 梯次 604 人次參加。 八、94 年 1 月至 6 月共發行中文版 12 期、英文版 12 期之故宮電子報及一期中英文版「比上帝還精巧」 特刊。 九、辦理故宮文物數位學習教師應用研習,台北市 3 場、台中市 2 場、台中縣 1 場。 3、文化教育效益 一、編輯與印製「故宮通訊」 ,中、英文版 32500 萬本, 日文版 7500 本,寄贈故宮之友、台北各大觀光飯 店、台北捷運站、駐外單位、文化機構等,供各地 民眾免費取閱。 18-27 衡量指標 策略績效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暨達成情形分析 二、配合展覽,編輯與印製之張大千先生紀念館、「法 象威儀展」 、「比上帝還精巧」等展覽摺頁及說明書, 中英日文版共 70 萬 4 千份。 三、為服務觀眾,編製「故宮簡介」中、英、日文版 72 萬份,及「故宮導覽圖」共 15 萬 1 千份。 四、運用數位科技及電腦多媒體等設備,提供遊客對文 物有更多樣化及趣味之介紹,吸引不同年齡層之觀 眾。 4、舉辦教育推廣活動 一、配合本院「法象威儀特展」舉辦亞洲文化節義賣活 動,所得款項捐贈台灣世界展望會。 二、「走出故宮」演講活動。 三、與台北婦慈協會、中壢青霞教育基金會合作,自 93 年 11 月~94 年 6 月,週一及週六舉辦系列演 講,共 760 人參加。 四、到校服務:赴台北、台中地區國中小學,舉辦博物 館教育推廣活動,共計 12 所學校、30 場次,嘉惠 2152 名學子。 五、加強在學生對本院的認識,配合辦理寒、暑假實習 生業務,共計 5 人來院實習。 六、發出大專院校藝術史系相關教師、學生、研究生免 費參觀證計 1,422 張。 七、為推廣文化紮根及協助相關業務工作,辦理義工招 募及培訓。目前於本院服務之本國籍志工總計 290 人,外國籍志工為 26 人,第四屆高中學生文化志 工完成第三階段執勤人員計 10 人,並於今年七月 再度招募第五屆高中學生文化志工。 八、於 94 年 1 月至 3 月間,假中正紀念堂展出「舞蝶 迷香徑,翩翩逐晚風-宋徽宗的御花園」 ,參訪人 數累積為 12,375 人。4 至 6 月於台中縣港區藝術 中心展出;至 5 月 31 參訪人數累積為 46,508 人。 四、健全全球化出 1、提高本院出版品之 截至 94 年 5 月 31 日止,本院共計銷售約 23,000 冊。 版授權並加強行銷 流通範圍及銷售率 2、建立電子商務委外 一、本院於九十三年推動數位博物館之「故宮網路商城」 合作機制 之計畫,以作為數位計畫整體加值應用的實質收益 的介面,目前已完成規劃與建制,但礙於本院為非 營利機構的法規限制與人力考量,將於今年將此商 城透過招標委外經營,希冀藉由此網路通路,將本 院數位計劃所衍生之各類文化商品尋求完善的銷售 管道。 二、本院網路商城建置案已驗收完成,,擬計畫於九十 四年七月中完成委外經銷商公開招標(目前委外經 18-28 衡量指標 策略績效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暨達成情形分析 銷商公開招標案正簽核中),七月底正式委外上線 運作,將本院出版品、文物複製品、藝術紀念品及 博物館商品等以電子網路行銷至海內外。 3、提高本院文物圖像 截至 94 年 5 月 31 日止,本院文物圖像使用費及工本費 授權業務 收入約新台幣 1,100,000 元。 1、提高本院之紀念品 94 上半年紀念品流通範圍及銷售率約達 50%。 流通範圍及銷售率 五、加強文物典藏 1、文物預防性保存 一、展場一般文物維持最佳狀況相對溼度在 55%RH; 與維護 金屬文物為 45%RH 以下。今年增加研發溫溼度無 線監視系統,便於監測庫房文物溫溼度情況。 二、遵照規定文物的展出條件,以維護文物永續的保 存。每次展覽之時限不得超過國際博物館珍貴文物 共同標準。 三、每月均定期檢測庫房及陳列室之溫溼度及各項安全 設施,確定文物保存環境符合恆溫、恆濕、防水、 防火、防虫、防塵與安全照度的要求。 四、逐步更新包裹文物的布套,以加強對文物之外層保 護。 2、文物善後性修護 一、1 至 5 月保護整修文物檢視含庫房院藏文物 1 次 9 件共 170 件; 攝照含 x 光 40 件共 857 件;冷凍除蟲 5 次共 26 冊及修復文物 6 件共 1059 件;另燻蒸展場裝潢材 料 3 次共 3 批。 二、定期提送文物至裱畫室,進行局部修復、揭裱或新 裱等工作,讓文物能以最佳的面目,參與各項展 覽,同時有效延長文物保存的壽命。94 年 1-6 月, 預計完成 100 件書畫之修復、新裱作品 6 件(冊 頁) 。1-12 月將持續進行之揭裱作品共 3 件。 三、圖書文獻處裱修室裱修文獻檔案及善本書籍等共 1,387 件。 3、安全系統改善情形 一、按月完成安全設施中央電腦控制系統及安全設施六 大預警系統維護保養。 二、每日進行展場開閉館安全檢查、院區巡查、各大樓 內部巡查,確保零事故發生。 三、每半年舉行人員教育訓練及員工防護團訓練,提昇 員工緊急應變能力及危機意識。 四、配合安管室、科技室,定期維護各項監測系統。 4、文物清點情形 一、科技室配合器物處需求,進行檢視庫房院藏文物, 18-29 衡量指標 策略績效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暨達成情形分析 1 至 5 月共 1 次 9 件。 二、每月均請書畫處策展科同仁參與庫房抽點事宜,確 實掌握文物保存及提調的現狀。 三、每年書畫處與登記組合作一次,敦請院長、副院長 主持文物抽點事宜。 四、書畫處與資訊中心合作,定期核對、更新庫房管理 系統之各項功能及內容,以精確統計典藏文物的數 量。 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