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政目標與重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 97 年度施政計畫 國立故宮博物院 97 年度施政目標與重點 本院「正館公共空間、展覽動線與周邊環境改善暨耐震補強工程」於民國 96 年全部完工, 故宮也正式步入一個全新的時代。籌建故宮南部院區、加強文物展出、教育推廣及更佳的軟 硬體服務、創造文物的新價值,推動國際文化交流合作、開發 及擴大故宮品牌授權、促進文 物數位加值運用,則是未來的施政重點。 目前本院正積極進行南部院區的籌建,並將其定位為亞洲博物館,其效益除平衡南北文 化權的差距,提供中南部民眾同等的社會、文化教育資源,也想從文化史的角度呈現亞洲多 元文化,加強民眾對台灣週邊環境的認識,塑造民眾寬廣的世界觀。 另一方面,本院近年來亦積極推展數位化博物館的建置,成果推廣與數位教學,提供數 位學習、數位典藏及 UNS 科技應用等資訊服務,並透過數位化安全監控系統的整合,加強對 文物安全之維護。 文物展覽除藉由多媒體的展示拉進與民眾間的距離,也著重設計性及創意性、善用館藏 豐富資源、促進行銷效益與文化創意產業之發展,以發揚故宮文物特色。 本院依據行政院 97 年度施政方針,配合中程施政計畫及核定預算額度,並針對當前社會 狀況及本院未來發展需要,編訂 97 年度施政計畫,其目標與重點如次: 壹、年度施政目標: 一、文物展陳與空間改造: (一)於捷運士林站設置大型輸出看板及中、英文交通地圖指引,將參觀指示的範圍延伸至院 外的交通重要據點。 (二)文物展陳除配合正館動線改造工程推出全新的常態展外,規畫凸顯故宮收藏特色之展 覽,舉辦「書畫裝池之美特展」 、「明代宮廷與浙派」 、「宋代緙繡花鳥」 、「孫過庭書譜」、 漆器展、瓷器展等特展;並推出各項展覽出版圖錄或導覽手冊,使觀眾能從中獲得更多 元的學習。 (三)籌建南部院區,進行博物館建築及園區景觀設計,整地工程,人工湖工程,策展研究與 典藏發展。 (四)積極推動國內外借入及借出展覽,將故宮典藏與本土文化相融合並接軌國際,呈現博物 館文物的普世價值。 二、學術研究與學術交流: (一)本院為了提昇專業研究水準,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與演講,並邀請國內外學者發表論 文,加強教育推廣及公共服務空間。 (二)97 年度賡續計畫為「故宮精緻文物數位博物館知識庫建置計畫」與「故宮推動國際合 作網路計畫」 ;新建計畫為「新世紀 U 化故宮優質園區示範計畫」與「應用典藏內容之 華語文數位教材子計畫」,期望透過科技的運用,突破博物館實體的藩籬,使故宮精美 的文物及教育資源貼近人群,走向世界。 (三)配合「書畫裝池之美特展」 、「明代宮廷與浙派」 、 「宋代緙繡花鳥」、 「孫過庭書譜」等四 項特展,撰寫研究論文,出版展覽圖錄,規畫數位博物館主題網站,並赴國外重要博物 館,考察收集相關資料。 三、落實博物館教育推廣: 18-1 (一)本院為了落實博物館教育,經常舉辦學術性專題演講、教師培訓及各項文物研習活動, 加深展覽深度,增加對文物有興趣者的研討機會。 (二)提昇推廣教育質量,並兼顧擴大社會志願服務理念,本院繼續培訓中外籍及高中志工。 (三)強化院外文宣據點並編印展覽文宣品,增加文化教育效益。 (四)推廣兒童政策:將故宮文物知識傳導至生活層面,改變博物館刻版印象,達成文化紮根 工作。 四、健全全球化出版授權並加強行銷: (一)出版品出版之方式朝多元發展,目前正結合國內外知名出版商實務經驗,提昇美編設 計、印刷品質,以符合國際標準為目標。另因應數位出版趨勢,提供電子檔、POD 等 形式之出版品,並開辦故宮網路書店,期能拓展全球市場,配合各項展覽編印各類出版 品,提高本院出版品之流通銷售率。 (二)故宮線上精品網路商城於 95 年起委託漢偉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營運,除提供中、英、 日、法、西五種語文商品資訊,並陸續開發新產品上線銷售,目前上架商品約 7 百餘件, 銷售金額至 95 年 12 月止共計約新台幣 3 百餘萬元,96 年 1-4 月增加壹佰柒萬餘元。 顯見網路商城充分展現故宮與現代人生活及消費方式緊密結合成效,對基金未來營運與 國際化之發展有莫大助益。 (三)文物攝影照像預計產出約 2500 張數位圖檔,以供出版及各項加值應用生產使用,利用 數位攝影設備提昇攝影品質,並加速本院藏品數位化進程。 (四)參加國、內外授權展,加強本院藏品品牌、圖像推廣及授權,期能促成本院更多之商機。 (五)遴選國際上知名之台灣設計師及團隊,從本院院藏文物萃取元素,共同開發符合時尚生 活之精品,於各經銷點販售,產品量產仍陸續增加中。 五、加強文物典藏與維護: (一)配合院內各相關單位,定期檢視庫房及陳列櫃之各項設施,注重防火、防盜、防蟲等問 題,並進行測量溫度、濕度與照度,維持全天候恆溫、恆濕及適合光度。 (二)持續新增文物保存布套,同時於櫃內鋪設無酸卡紙,以加強文物的外層保護。 (三)賡續執行一期未完成的器物文字核心資料與器物 2D 圖像資料數位化外,新增專題性的 後設資料建檔、文物庫房管理系統與器物數位典藏系統整合與 3D 圖像數位化等工作。 (四)陸續製作、修護圖書及檔案函套,以利保存及提件,對於破損之檔案、古籍,則予以修 裱,以妥善保存文物。 (五)有效監控本院文物安全維護管理系統,每年除不定期抽點院藏器物、書畫及文獻等各類 文物外,並加強庫房開箱提件、歸箱管理、切實執行文物清點及庫房出入管制紀綠工作。 (六)依故宮典藏計畫廣增海內外文物,於每季辦理文物審查及請購作業,拓展博物館典藏多 元化。 (七)定期保養門禁管制及安全設施中央電腦控制系統。 六、97 年度施政預算編列情形: (一)歲入部份:(1)罰款及賠償收入 50 千元;(2)規費收入 121,468 千元;(3)財產收入 30 千元;(4)非營業基金賸餘繳庫 6,840 千元;合計 128,388 千元。 (二)歲出部份: (1)基本需求 602,113 千元;(2)科技發展計畫 43,362 千元; (3)公共建設 計畫 60,000 千元;合計 705,475 千元。 18-2 貳、衡量指標 衡量指標 評 97 年 年度績效目標 估 評估 衡量指標 衡量標準 度目 體 方式 標值 制 一、文物展陳與空 1、改善院區交通及 1 民意 滿意度(以來院遊客為調查對象) 90% 間改造 改造展示空間 調查 2、故宮南部院區 1 統計 執行進度(以年度招標案件次數之達成 1 次 數據 度評量)(100%) 3、增加展覽內容、場 1 民意 滿意度(以來院遊客為調查對象) 90% 次與多元化 調查 4、增加參觀人數 1 統計 參觀人數/年 280 數據 萬人 二、學術研究與學 1、提升專業研究水 1 統計 對外發表之研究報告件數 83 件 術交流 準 數據 2、舉辦學術研討 1 統計 次數/年 155 會、文物研習會及 數據 次 專題演講 3、推展數位計畫 1 統計 數位學習系統當年度使用人次數 45000 數據 人次 4、故宮全球資訊網 1 統計 上網瀏覽人次 200 瀏覽人數 數據 萬人 次 三、落實博物館教 1、改善導覽系統(導 1 統計 使用率(次/年) 50000 育推廣 覽人員定時導 數據 人 覽、學生及團體參 觀教學、語音導覽 等) 2、推廣博物館教育 1 統計 參與度(人次) 3800 (種子教師培訓及 數據 人 各項研習會 3、文化教育效益 1 統計 文宣品發行/數量 170 數據 萬份 4、舉辦教育推廣活 1 統計 參與度(人次) 2500 動 數據 人 四、健全全球化出 1、提高本院出版品 1 統計 銷售冊數/年 58000 版授權並加強 之流通範圍及銷 數據 冊 行銷 售率 2、建立電子進、銷、 1 統計 電子進銷存管理系統所進出之商品數 39% 存管理系統 數據 額/全部銷售金額 3、提高本院文物圖 1 統計 收入/年 3000 18-3 衡量指標 評 97 年 年度績效目標 估 評估 衡量指標 衡量標準 度目 體 方式 標值 制 像授權業務 數據 仟元 4、提高本院之紀念 1 統計 收入/年 80300 品流通範圍及銷 數據 仟元 售率 五、加強文物典藏 1、文物預防性保存 1 統計 相對濕度 95% 與維護 數據 55%±5 年平均目標值註:一般文物、玉器、瓷 器、琺瑯 55%,銅器 45%,漆器 65% 2、文物善後性修護 1 統計 維護文物書畫圖書文獻件數/年 2400 數據 備註:(扣除 94 年度) 件 1.科技室研究檢視及修護文物件數/ 年:200/200/200 2.書畫處修裱書畫件數/年:200/200/200 3.文獻處裱文獻檔案件數/年: 2000/2000/2000 3、安全系統改善情 1 統計 意外事故件數/年 0件 形 數據 4、文物清點情形 1 統計 文物抽點件數/年 1750 數據 件 【備註】: 一、「本項衡量指標最新資訊請詳行政院研考會公布之網路版,網址: http://gpmnet.nat.gov.tw/InfoSystem/index01.asp?system_infor=2」。 二、評估體制之各數字代號意義說明如下: 1. 指實際評估作業為運用既有之組織架構進行。 2. 指實際評估作業由特定之任務編組進行。 3. 指實際評估作業是透過第三者方式(如由專家學者等)負責運行。 4. 指實際評估作業為運用既有之組織架構並邀請第三者共同參與進行。 5. 其他。 18-4 前(95)年度施政績效衡量暨達成情形分析 衡量指標 策略績效目標 原定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暨達成情形分析 值 一、文物展陳與空 一、改善院區交通及改 70 一、本院正館空間改善工程,第一階段已於 間改造 造展示空間 本 (95) 年 5 月中旬告一段落,全新的門廳與 東側陳列室也於 5 月 18 日,配合國際博物館 日正式登場。全部工程將於 96 年 2 月完成,屆時故宮將會呈現一個嶄新 的面貌。 二、增置多項服務設施並進行空間美化 (一)增設一樓、地下一樓服務台,以提昇觀眾 服務品質。 (二)展覽形象營造及標示系統建立:「天工寶 物」及「妙筆生花」布旗、展廳、 入口識別 系統、藝術牆等設計與製作,創造展覽的總 體意象。 (三)「花與藝」 :於一樓展廳入口處設置花藝 裝置藝術,以達美化及親和效果。 (四)擴大公共門廳及戶外平台,整合休憩、販 售、服務、等候等需求,輔以挑 高採光的中 庭設計,提供寬闊、舒適的活動空間。 三、周邊環境改善 (一)正館前設地下穿越車道,解決人車爭道的 狀況。 (二)種植喬木以遮擋車流,維持正面景觀之莊 嚴性。 四、規劃教育推廣空間,配合西側展廳完工 期程,將陸續對外開放: (一)多媒體放映室:播放 3D 動畫教育推廣影 片,使參觀民眾藉此認識故宮豐 富的華夏 文物館藏。 (二)導覽大廳:以多媒體方式介紹院史、院藏 文物藝術史,並提供東西文化對照 年表、展廳樓層導引,讓觀眾獲得進入展廳 前的最佳導覽。 (三)多媒體兒童學習區:以多媒體劇場、多媒 體影片、互動展示等方式,介紹故 宮收藏、教導博物館參觀禮儀,引領兒童親 近故宮、進入文物的世界。 五、本院 95 年度觀眾滿意度調查結果: (一)行走於本院院區的道路安全性方面,有 73.2%參訪民眾肯定院內人行安全,21.8%感 覺尚可,3.1%抱怨道路不安全,另有 1.8%無 意見。 (二)改造展示空間方面和去年的調查相較,本 18-5 衡量指標 策略績效目標 原定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暨達成情形分析 值 院陳列室展示方式的滿意度成長了 14.1 個百 分點,好評由去年的 56.2%增加到今年的 70.3%,評價普通及不滿意的比率則較去年減 少 4.0 及 1.7 個百分點,顯示一年來本院在改 善陳列室方面的努力已深獲參訪觀眾的肯 定。 二、故宮南部院區 2 一、95.05.12 工程會工程訴字第 09500176790 號函送「南部院區新建工程委託專案管理服 務」採購申訴審議判斷書(訴 0940418)正本 乙份—原異議處理 結果及原採購決定均撤銷,本院已解除契 約。現正委託律師辦理解約後續償付事宜。 二、新專案管理顧問服務採購案招標,於 8 月 16 日上網公告,因工程會建議修正招標文 件內容而於 9 月 15 日撤銷公告,於是先洽請 政府公部門代辦,因無適當機關代辦,故而 重新公告招標。 三、因專案管理解約,於工程專業人力嚴重 不足之情況下,致影響相關招標案件的辦理 進度。 三、增加展覽內容、場 80 本院期許自己成為全民博物館,而為了讓所 次與多元化 有參訪觀眾都能徜佯悠遊於精緻的文化氣氛 中,近年來戮力於設計適合不同年齡層、不 同教育程度及不同專業背景之展覽,以拉近 文物與觀眾的距離,本院 95 年度觀眾滿意度 調查,有關文物展陳觀眾滿意度達 80%。 一、在故宮的各項主要藏品類型中,參訪觀 眾對於玉器最感興趣,比率占 50.1%;其次分別是陶瓷(43.8%)、珍玩及雕 刻(35.6%)、繪畫(24.6%)、青銅 24.6%)、書 法(20.1%)、佛藏宗教文物(10.3%)和圖書文獻 (9.8%)等;2.3%遊客偏好其他藏品。 二、為了發展多元化與國際的展覽,故宮在 典藏的中華文物基礎上,近年來也陸 續引進本土及世界其他的文明藝術舉辦展 覽。 三、故宮對於參訪觀眾導覽解說服務的型態 有很多種,不同國籍遊客中,歐美遊 客對於語音導覽方式的喜好度明顯高於本國 及其他國籍遊客,大陸港澳及東南亞遊客對 人員講解方式的偏好高於本國及其他國籍觀 眾,至於影片導覽及研習課程或演講活動則 18-6 衡量指標 策略績效目標 原定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暨達成情形分析 值 較獲本國遊客的青睞。 四、增加參觀人數 2400000 一、本院「正館公共空間、展覽動線與周邊 環境改善暨耐震補強工程」將於 96 年 2 月完 工,完工後將可提供遊客更為舒適便利的展 示、解說及參觀軟硬體服 務,使參觀者對改換新裝後的故宮能耳目一 新。 二、另因本院正館擴建工程因延期完工、展 覽未能如期推出及展場空間受限,所以影響參 觀人數。本(95)年度來院參觀遊客包括本籍、 外籍觀眾及學生團體,共計 2,003,219 人次。 二、學術研究與學 一、提升專業研究水準 83 為鼓勵同仁發揮學術專長,從事研究撰述工 術交流 作,貢獻研究成果,95 年度本院研究同仁對 外發文表文章共計 144 篇,達成率 100%。 一、器物處:對外發表研究報告共計發表 13 篇。 二、書畫處:對外發表論文共計 35 篇;另為 提升學術研究水準,本處同仁參與國科會之 研究計畫案計有《南詔大理國密教藝術研 究》、 《宣和紹興皇室書 畫收藏研究》 、《組 合奇趣-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研究》、《十九世 紀下半旅 滬日本文化與上海藝術專題》 等四個研究案。 三、圖書文獻處:對外發表研究報告共計 42 篇。另為擴大研究領域,提升學術 研究水準,本處同仁參與國科會之研究計 畫,95 年度計有「高宗前期宋金戰史」、「大 清國史人物列傳及史館檔傳包、傳包數位典 藏資料庫」、「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滿文文獻編 目、解題與比較研究」等三個研究案。 四、展覽組:對外發表 13 篇文物類及博物館 學類學術論文。 五、登記組:對外發表論文共計 2 篇。 六、科技室:對外發表研究報告共計 21 篇。 七、資訊中心:對外發表研究報告共計 11 篇。 八、出版組:對外發表研究報告共計 2 篇。 九、南部院區:對外發表研究報告共計 7 篇。 二、舉辦學術研討會 65 本院為了提昇專業研究水準,定期舉辦學術 研討會與演講,並邀請國內外學者發表論 文。95 年度舉辦學術研討會共計 32 場;專題 演講 134 場;另舉行冬夏令文物研習會 30 場,共計 196 場,其中 18-7 衡量指標 策略績效目標 原定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暨達成情形分析 值 一、器物處舉辦學術交流演講共計 4 場,參 加國際研討會共計 8 場: (一)Dr.Oliver Watson, Ashmolean Museum, University of Oxford 6 月 20 日上午 10:00 Lecture 1: Ceramics from Islamic Lands: an Introduction 6 月 22 日上午 10:00 Lecture 2: The development and emergence of Islamic tin- glazed pottery (二)Prof. John Carswell 10 月 2 日 10:00-12:00 Lecture I: From Jingdezhen to Damascus: Chinese Porcelain inSyria, the Near East, Maldive Islands, India and Sri Lanka10 月 5 日 10:00-12:00 Lecture 2: Fron Dadu/ Beijing to Hohhot, Inner Mongolia, the Gobi desert and Kharakhoto. Round and across the Taklamakan. (三)參加國際研討會共計 8 場: 1、2006 年 5 月參加「第三屆中國古代玉器 與傳統文化研討會」(鄧淑蘋研究員) 2、2006 年 5 月《「視覺、記憶、收藏」:藝 術史跨領域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施靜菲 助理研究員) 3、2006 年 5 月「視覺、記憶、收藏:藝術 史跨領域學術研討會」擔任評論人 (余佩瑾研究員) 4、2006 年 8 月經濟史學年會發表論文(施 靜菲助理研究員) 5、2006 年 10 月 10 日至 20 日參加韓國基金 會所舉辦的韓國文化第八屆研討會,主題 為"Interpreting Korean Folk Culture"(嵇若 昕處長) 6、2006 年 11 月參加「紀念良渚遺址發現 70 周年學術研討會」以及 「江淮地區文明化進程國際學術研討會」 (鄧 淑蘋研究員) 7、2006 年 11 月 12-14 日參加深圳市文物考 18-8 衡量指標 策略績效目標 原定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暨達成情形分析 值 古鑒定所主辦「中國深圳官均瓷器學術研討 會」發表論文〈鈞窯研究相關問題的探討〉 (余 佩瑾研究員) 8、2006 年 11 月韓國新安沉船三十週年紀念 研討會擔任評論人(施靜菲助理研究員)。 二、書畫處配合大觀特展,與器物處、圖書 文獻處聯合籌備「開創典範:北宋 的藝術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共計 10 場。 三、圖書文獻處舉辦學術研討會共計 9 場: (一)95.11.2-3 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所、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內容發展分項 計畫(贊助)合辦「清代檔案整理與館際合 作-第三屆清代檔案國際學術研討會」 ,兩天 研討會期間共有學者專家、研究所學生、本 院研究人員、志工等二百多人參加。 (二)不定期舉辦小型學術研討會或邀請國內 外學者專家來院演講,95 年度共計辦理 8 場 次,每場次約計 30 餘人參加。 (三)11/4-10 邀請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副館 長朱賽虹女士來院作訪問研究, 並發表 2 場專題演講。 四、展覽組:針對本院展覽舉辦專題演講 84 場,走出故宮系列演講 27 場,舉行 冬夏令文物研習會 30 場,共計 141 場,9,725 人次聽講。 五、資訊中心:為探討國際博物館界將新媒 體科技應用於博物館展示、經營、教 育推廣之問題,並期待藉由國際間的學術意 見交流,開啟博物館新面向之討論風氣與發 展前瞻性之議題,於 95 年 4 月 26 日舉行「2006 未來博物館國際演講暨座談會」。 六、科技室: (一)每年定期對外舉辦保存科學專題演講及 研習會外,並提供國內文物保存相 關系所研究生實習,培育人才。並積極開發 文物保存知識數位學習課程網站,普及大眾 文化資產保存觀念。 (二)95 年度舉辦文物保存修護之演講場次共 計 9 場: 1、4/4 日邀請台南藝術學院文保系列講座學 者 Mr.Thomas Schoeller 至本院進行德國修護 漆器技術實例專題演講,約計 32 人次參加。 2、4/11 上午邀請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修護師 18-9 衡量指標 策略績效目標 原定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暨達成情形分析 值 Natalie Firnhaber 至本院進行 文物冷凍除蟲 理論專題演講, 約計 18 人次參加。 3、4/11 下午邀請 David J. Rosenthal 擔任文 物冷凍除蟲實務講師,約計 16 人次 參加。 4、9/29 日邀請德國木雕修復師 Ulrich 至本 院進行 木質文物之維護及修復專題演講,約 計 7 人次 參加。 5、10/31 日邀請德國木雕修復師 Ulrich 至本 院進行木匣修復實作專題演講,約計 10 人次 參加。 6、11/23 日邀請陳東和博士至本院進行古文 物的科學密碼專題演講,約計 6 人次 參加。 7、11/24 日邀請德國木雕修復師 Ulrich 至本 院進行漆器實作專題演講,約計 8 人次參加。 8、12/26 日邀請 Jiuan-Jiuan Chen 至本院進 行文物修護前的攝影技術討論,約計 20 人次 參加。 9、12/28 日邀請 Jiuan-Jiuan Chen 至本院進 行文物修護前的攝影技術討論 ,約計 25 人 次 參加。 三、推展數位計畫 12000 「故宮 e 學園」網站:完成「故宮 e 學園」 「中 國書法、圖書文獻」與「文物維護」的課程。 上網瀏覽人數共 34,705 人,學員總數共 9,255 人。 四、故宮全球資訊網瀏 1450000 95 年度故宮全球資訊網瀏覽人數達 1,849,684 覽人數 人次。 三、落實博物館教 一、改善導覽系統(導 50000 一、免費提供政府機關、社會團體申請中外 育推廣 覽人員定時導覽、 語導覽服務:提供中外語導覽 3,463 學生及團體參觀教 導覽人次,服務 58,352 位中外人士。 學、語音導覽等) 二、學校團體參觀暨教學服務:1.免費接待學 生參觀:大專 155 校次,7418 人 ;高中 100 校次,11244 人:國中 166 校次, 19352 人;小學 334 校次, 32570 人;教師團 23 校次,700 人。2.提供導 覽服務:大專 90 校次, 4366 人;高中 44 校次,3360 人:國中 96 校 次,8189 人;小學 260 校次, 22142 人;教師團 22 校次,620 人。 三、委外語音導覽服務:配合正館東側新展 開放,增加語音導覽文物內容,並在 原有中英日語服務外增加韓語版本。共計 29,501 人次使用。 18-10 衡量指標 策略績效目標 原定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暨達成情形分析 值 二、推廣博物館教育 3500 一、舉辦文物研習會:冬令文物研習會 10 場 (種子教師培訓及 講座,共 2384 人次聽講。夏令文 物研習會 各項研習會 20 場講座,共 3130 人次聽講。 二、種子教師研習,除本院研習外更赴赴高 雄、屏東,舉辦全國巡迴種子教師培 訓活動,共 11 場次 349 位教師參加。 三、配合展覽,舉辦專題演講,95 年舉辦 84 場次,約計服務 2500 人次。 四、「故宮通訊」編輯及印製:95 年 1-12 月 年本組編印故宮通訊第三十八卷 1-4 期中、英文版各期 26,500 份、日文版各期 4,000 份,合計 122,000 份。 五、故宮簡介摺頁:為因應本院外國遊客之 參觀需求,編印故宮簡介中、英、 日、德、法、西班牙、韓文版七國語文版, 共計 651,000 份;以供外國遊客免費取閱,了 解院史發展、收藏特色及基本參觀資訊。 六、故宮導覽圖:95 年 1~12 月印製中、英、 日文版,總計印製故宮導覽圖 840,000 份;提供到院參觀遊客陳列室、院區 平面圖、當期展覽簡述、最新參觀資訊、交 通指南等資訊。 七、展覽摺頁:配合特展印製「原住民圖檔 文獻」、「冊頁書畫之美」摺頁、大 觀展單張說明書共 22,3000 份,以增進展覽教 育之實效。 三、文化教育效益 60 一、 「95 年國立故宮博物院觀眾意見調查」統 計分析結果: (一)有 37.2%參訪觀眾表示在參訪故宮後,對 故宮典藏文物的瞭解收穫很多,59.3%認為有 一些收穫,合計有 96.5%遊客對於參訪故宮 的收穫持肯定態度,只有 2.6%的人覺得完全 沒有收穫,1.0%無意見。 (二)分析發現參訪觀眾參觀故宮後的參訪收 穫,主要會因國籍的不同而呈現顯 著差異,和其他人口特質則較無明顯關連。 不同國籍遊客中,以歐美遊客肯定參訪故宮 後,對瞭解故宮典藏文物收穫很多的比率最 高(67.4%);大陸港澳遊客覺得參訪收穫很多 的比率較低(25.5%),但表示有一些收穫的比 率(74.5%)則明顯高於本國和其他國籍的遊 客。 18-11 衡量指標 策略績效目標 原定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暨達成情形分析 值 (三)此外本院文化教育效應與整體滿意度經 調查達 76.5%,好評較去年提昇 4.9 個百分點。逾九成遊客對參訪故宮後的收 穫持肯定態度,近六成認為正館改建完成後 會增加他們對故宮的整體滿意度。 四、舉辦教育推廣活動 2000 一、游藝專案--生活美感體驗活動, 本院為 加強對各年齡層及各行各業 民眾之 服務,特規劃故宮一日遊套 裝行程,以豐富 生活美感之經驗,透過生活美感藝術体驗活 動及創意動手做,體會文物之美的新生命。 95 年度共計舉行 23 梯次 798 人次參加。 二、導遊培訓:1.配合本院正館東側開放,舉 辦東側新展培訓,共計 5 梯次,約 計 150 名現職導遊參加。2. 新進導遊培訓: 配合支援 8/ 18-9/19 台北、高雄四梯次培訓師 資,約計 500 名導遊學員參加。 三、走出故宮』演講活動: (一)本院與財團法人平等文教基金會合作,辦 理 8 場系列演講,計 900 人次參 加。演講地點在新竹文化局三樓演講視聽室。 (二)與至善老人安養中心合作,辦理 9 場系列 演講,計 400 人次參加。拓展文 化教育的地點與觀眾群。 (三)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士林分局舉辦「故宮文 物饗宴」講座 1 場,計有 80 人聽 講。 (四)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協辦「澳門大學語言與 文化之旅」講座 1 場,計有 51 名 師生聽講。 (五)與至善老人安養中心合作,辦理第二梯次 14 場演講。 (六)「東吳大學教學卓越計畫-探索故宮文物 活動營」。共計 8 場次,約 280 名學生及社會人士參與。 四、到校服務-95 年五月赴台北市「國立台 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舉辦博 物館教育推廣活動,共 180 名學子受惠。 四、加強文物典藏 一、文物預防性保存 55 一、為達到適合文物展存的環境,相關措施 與維護 包括維持恆定的溫濕度環境、不受光 線破壞質材的照明、低空氣污染的潔淨環 境、無蟲菌感染的環境、不受震動影響的保 護措施等。 二、本(95)年度目標達成情形如下: 18-12 衡量指標 策略績效目標 原定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暨達成情形分析 值 (一)輻射安全人員教育訓練二人次。 (二)聘請專家學者來院演講及技術指導 6 次。 (三)博物館從業人員訓練二人次。 (四)展場作業釋酸性科學分析及展櫃空氣品 質測定共計 2 次: 1、總有機物、總粉塵等檢驗大佛展櫥櫃、 金銅佛展櫃等共 12 項。 2、鋅、粉塵等檢驗正館 3 樓屏風後等共 8 項。 (五)古器物 X 光檢測及器物修護前的檢測保 存及設備維護完成展場規劃與設計。 完成展場裝置、現場問卷調查、並配合正館 東側動線工程完工於 5 月 18 日如期展出「鏽 彩的幻化-作假鏽」等 12 項,充滿虛擬數位化 高科技多媒體展示青銅鑄造技術工藝為新展 場帶動人氣吸引觀眾。 三、印製宣傳摺頁 12,000 份。 四、出國資料蒐集與參加德國慕尼黑國際文 物保存學會年會。 二、文物善後性修護 2400 一、文物的善後處理首重文物的檢視,並做 基本的維護清潔除塵,有些文物老舊 或其他劣化狀況,則尊重文物的真實性,進 行文物的修護。 二、文物修護共計 1600 組件: (一)配合數位典藏計畫進行器物清理:器物處 院藏品 1493 件。 (二)101 展場銅器修護 26 件、故宮藏品修護 銅器 1 件、玉器 2 件、陶器 1 件、 漆器 1 組。 (三)清理墨模 70 組件。 (四)書畫收藏木匣的修護:清理書畫處書畫保 護木匣 6 件。 (五)蟲害防治共 57 次:燻蒸 2 樓展區用材 1 次、一般除蟲 32 次、冷凍除蟲 21 次、熱除蟲 2 次、脫氧除蟲 1 次。 (六)環境檢測共 520 次:定期至展覽室及庫房 偵測溫溼度空氣品質,儀器校正, 及各項檢測資料之分析與整理,並通知有關單 位檢討改善 加強庫房展場環境設施: 1、重新佈點展場展櫃溫溼度測量器共 28 件:展場 17 件、庫房 11 件。 2、增置無線溫溼度監測系統共 3 件:展場 1 18-13 衡量指標 策略績效目標 原定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暨達成情形分析 值 件、工作室 2 件。 3、設計展場蟲害阻絕裝置 6 種。 4、展場作業釋酸性科學分析及展櫃空氣品 質測定共 2 次: (1)6/20-6/22101 總有機物、總粉塵等檢驗大 佛展櫥櫃、金銅佛展櫃等共 12 項。 (2)7/28-7/31 鋅、粉塵等檢驗正館 3 樓屏風 後等共 8 項。 5、委託環保署測定分析院區空氣品質 1 次: 10/24-11/14 共三週。 三、安全系統改善情形 0 全年無意外事件發生. 安全系統運作正常.國 寶文物安全無虞 四、文物清點情形 1700 一、95 年不定期抽點院藏書畫、器物及文獻 等各類文物,原訂目標值預計為 1700 件。 二、全年實際執行如下: (一) 石院長於 95/1/16~95/1/18 抽點器物處 藏品 141 件。 (二) 林院長於 95/6/6 抽點書畫處藏品 9 件。 (三) 林院長於 95/8/30 抽點圖書文獻處藏品 1783 件。 (四) 林院長於 95/12/12 抽點器物處藏品 181 件。 (五)全年抽點文物共計 2114 件,完成 95 年原 訂目標值。 五、健全全球化出 一、提高本院出版品之 48000 一、本院出版之種類與內容採分眾行銷策略 版授權並加強 流通範圍及銷售率 以滿足各讀者群所需;在編輯方面, 行銷 本院編輯團隊以學有專精之藝術史及博物館 學者為主,並引進民間專業美術設計專才, 增加出版品活潑性、趣味性及普及性。出版 的方式也朝多元發展,目前正 結合國內外知名出版商實務經驗,提昇美編 設計、印刷品質,以符合國際標準為目標。 二、另因應數位出版趨勢,提供電子檔、POD 等形式之出版品,並開辦故宮網 路書店,期能拓展全球市場。目前依據「政 府出版品管理辦法」及「政府採購法」相關 規定,公開遴選績優經銷商,目前已與 26 家 經銷商簽約,積極開拓國內外銷售據點。 三、為提高本院出版品之國際曝光度。參加 「第十四屆台北國際書展」(2 月 7 日-2 月 14 日)、 「新加坡國際書展」(5 月 26 日-6 月 4 18-14 衡量指標 策略績效目標 原定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暨達成情形分析 值 日)、「第十三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8 月 30 日-9 月 2 日)、「德國法蘭克福書展」(10 月 4 日-10 月 8 日) 等四個國際書展。 四、截至 95 年 12 月 31 日止,本院共計銷售 131,297 冊,銷售總金額達 21,851,391 元。 二、建立電子商務委外 33 一、本院透過故宮全球資訊網出版品展示系 合作機制 統,提供本院新書即時資訊,並藉由 網路商城之建置及啟用,朝向推動 POD 等電 子商務功能發展。 二、截至 95 年 12 月 31 日止,本院電子銷售 商務銷售共 46,585 冊,總銷售冊數 137,001 冊,電子銷售比例約 34%。 三、提高本院文物圖像 240 一、95 年度修正本院圖像管理規定及收費標 授權業務 準表,訂定符合國際市場標準的收 費機制,提供院外人士教學、研究、出版及 開發衍生性商品之用,深具教育推廣及經濟 效益。 二、尋求國際品牌經驗豐富廠商異業結盟, 創造品牌授權加值運用的最大效益, 目前已有法藍瓷、頑石創意、霖沅企業、明 基電通及株式會社 Sanrio Far East 等五家國內外知名廠商與本院品牌合 作,廣為提昇本院國際品牌市值。 三、參加紐約國際授權展 (6 月 20 日至 6 月 22 日),期能促成本院更多的品牌及 圖像授權之商機。 四、截至 95 年 12 月 31 日止,本院文物圖像 使用費及工本費收入約新台幣 4,804,029 元。 四、提高本院之紀念品 7300 一、為提昇本院各項藝紀念品品質,於 95 年 流通範圍及銷售率 完成委託產製須知及契約修正並奉核定實 施,實行至今漸有成效並整合現有廠商資源 並掌控新進廠商產品品質。 二、本(95)年度總計召開 8 次產品評選會, 共計送審 731 件企劃案,產品總數 1774 件,通過件數 1008 件;委託產製商品已 累計 4 千餘件,95 年度消合社結繳基金(6 折) 金額 112.498.741 元。 18-15 上(96)年度已過期間施政績效及達成情形分析 衡量指標 策略績效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暨達成情形分析 一、文物展陳與空 1、改善院區交通及改 一、本院正館空間改善工程於 96 年 2 月全部完工,提 間改造 造展示空間 供遊客更為舒適便利的展示、解說及參觀軟體服務,使 參觀者對改換新裝後的故宮能耳目一 新。二、增置多 項服務設施並進行空間美化:(一)增設一樓、地下一樓 服務台,以提昇觀眾服務品質。(二)「花與藝」 :於一樓 展廳入口處設置花藝裝置藝術,以達美化及親和效果。 (三)擴大公共門廳及戶外平台,整合休憩、販售、服務、 等候等需求,輔以挑 高採光的中庭設計,提供寬闊、 舒適的活動空間。三、周邊環境改善 (一)正館前設地下穿越車道,解決人車爭道的狀況。(二) 種植喬木以遮擋車流,維持正面景觀之莊嚴性。四、規 劃教育推廣空間,配合西側展廳完工期程,將陸續對外 開放:(一)多媒體放映室:播放 3D 動畫教育推廣影片, 使參觀民眾藉此認識故宮豐 富的華夏文物館藏。 (二)導覽大廳:以多媒體方式介紹院史、院藏文物藝術 史,並提供東西文化對照年表、展廳樓層導引,讓觀眾 獲得進入展廳前的最佳導覽。(三)多媒體兒童學習區: 以多媒體劇場、多媒體影片、互動展示等方式,介紹故 宮收藏、教導博物館參觀禮儀,引領兒童親近故宮、進 入文物的世界。五、參觀動線標識改善情形:(一)於每 次本院圖書文獻大樓舉辦特展期間,皆於院區路口醒目 處設置大型輸出看板及路旗以為指引。(二)於捷運士林 站設置大型輸出看板及中、英文交通地圖指引,將參觀 指示的範圍延伸至院外的交通重要據點。(三)正館各陳 列室編號標示,配合電梯旁之平面圖,有助於辨認動 線。(四)「故宮通訊」及「故宮導覽圖」附有院區及正 館平面圖,標示各展覽名稱及陳列室編號,有助於辨認 參觀動線。(五)配合本院各項教育推廣活動,設計製作 各式標示牌及指引海報。 2、故宮南部院區 本(96)年 5 月底前已完成招標及簽約案件:一、96 年 4 月 2 日完成「委託專案管理顧問服務」案合約簽定。二、 96 年 4 月 2 日完成「南部院區博物館及附屬設施新建 工程委託細部設計及監造服務」案合約簽定。三、96 年 3 月 31 日「新建工程施工期間委託環境監測作業服 務」案合約簽定。四、96 年 3 月 7 日「南部院區整地/ 儲水層工程」合約簽定。 3、增加展覽內容、場 一、本院 95 年度觀眾意見調查發現,參訪觀眾對於故 次與多元化 宮在展覽上的用心,多給予肯定。不論是展覽主題的多 元性或展覽內容的豐富程度,多有八成的參訪觀眾感到 滿意。二、配合正館動線工程完工後,積極規劃凸顯故 宮收藏特色之展覽,規劃並辦理赴奧地利展出。三、為 拓展國際視野,本院近年來積極與國內、外博物館合 18-16 衡量指標 策略績效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暨達成情形分析 作,舉辦多項借展活動,期將世界各大博物館的珍藏呈 現在國人眼前;另一方面,透過文物跨越國界的展出, 提昇國家在國際間的能見度。四、截至 96 年 5 月 31 日 本院舉辦重要展覽說明如下:(一)常設展: 「戶外公共藝 術〈無為/無不為〉」 、「玉燦珠光」 、 「載馳載驅-小屯商代 車馬坑器物特展」、「奉天承運-清代歷吏文書珍品展」、 「慈悲與智慧-宗教雕塑藝術」、「典冊載籍-古代圖書精 華展」、「原來如此-青銅器工藝之謎」、「古典文明—銅 器時代」、「官民競技的時代—明晚期 」、「從古典到傳 統—秦~漢」 、「文明曙光—新石器時代」 、 「 新典範的建 立—宋~元」 、「新裝飾的時代—明代前期的官營作坊」、 「盛世工藝—清康熙、雍正、乾隆 」、「走向現代—清 晚期」、「銜接與交融—六朝隋唐」。(二)文物展覽: 「2006/12/25-2007/03/25 大觀-宋版圖書特展」、 「2006/12/25-2007/03/25 大觀-北宋汝窯特展」、 「2006/12/25-2007/03/25 大觀-北宋書畫特展」、 「2007/01/20-印象深刻-院藏璽印展」、 「2007/02/04-2007/05/27 世界文明瑰寶-大英博物館 250 年收藏展」、「2007/04/14-2007/07/14 玉丁寧館紀念展- 秦前院長捐贈文物及其書法」。 4、增加參觀人數 一、本院「正館公共空間、展覽動線與周邊環境改善暨 耐震補強工程」於 96 年 2 月完工,將可提供遊客更為 舒適便利的展示、解說及參觀軟硬體服務,使參觀者對 改換新裝後的故宮能耳目一新。二、96 年 1-5 月來院參 觀遊客包括本籍、外籍觀眾及學生團體,共計 1,512,728 人次。 二、學術研究與學 1、提升專業研究水準 一、截至本(96)年 5 月本院對外發表專題研究報告約計 術交流 70 件。二、參與國科會研究計畫。三、接受國、內外 學者的特別提件參觀申請,具體增進學術交流的機會。 四、配合特展,研究人員撰寫研究論文,出版展覽圖錄, 並赴國外重要博物館考察收集相關資料。 2、舉辦學術研討會、 一、為提昇學術研究水準,本院經常舉辦小型學術研討 文物研習會及專題 會,讓院內研究人員發表研究成果。此外,亦廣邀國內、 演講 外學者專家,舉辦研討會、學術演講或進行交流合作等 學術活動,以增進學術風氣、拓展研究領域。二、舉辦 學術研討會:(一)配合北宋書畫特展,於 2 月 5 日與器 物處、圖書文獻處合辦「北宋藝術與文化學術研究討 會」 。三、舉辦 96 年冬令文物研習會共計 9 場,聽講人 次總計 1480 人。四、舉辦名家開講:「世界文明瑰寶- 大英博物館 250 年收藏展」專題演講聽講共計 6 場,聽 講人次總計 623 人。五、舉辦「大觀-北宋書畫、北宋 汝窯、宋版圖書特展」宋代文化專題演講共計 9 場,聽 講人次總計 520 人。六、南部院區展覽主題系列演講、 18-17 衡量指標 策略績效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暨達成情形分析 座談會截至目前(1-6 月)總計舉行 17 場,推廣文化教育 效益,深受好評。 3、推展數位計畫 一、故宮 e 學園本年度使用者,1 至 5 月份累積約 1 萬 8 千人次。二、計畫重要執行成果:(一)拓展台灣數位 典藏科技發展計畫─故宮精緻文物數位博物館佑識建 置計畫:1、器物數位典藏子計畫產出成果如下:(1)125 筆陶瓷器文物修護紀錄資料校對完成並開放。(2)故宮文 物高階影像瀏覽機制正式上線使用。(3)完成影像檔異地 備援機制正式上線。(4)數位典藏成果展於 3/15 於國立 故宮博物院舉辦,3/19 於國家科學委員會一樓展示區展 出。(5)1/24 參與「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一期 成果、邁向二期】茶會。(6)完成 97 年綱要計畫書。(二) 數位台灣-故宮文物數位學習計畫:(1)完成民族國小蘇 漢臣的嬰戲圖展示室台北市教育局督學參訪。(2)2/4 辦 理新竹「尋找動物的美」之寒假工作坊。(3)3/28 起辦 理台北縣 K12 網路教師研習。4.3/29 假台北市中崙高中 辦理台北市 ICF2007 外賓參訪。 4、故宮全球資訊網瀏 一、96 年 1-5 月的瀏覽人數為 1,347,150。二、 「玉丁寧 覽人數 館紀念展-秦前院長捐贈文物及其書法」與「林宗毅先 生捐贈書畫紀念展」展覽網頁上線。三、參賽 2007 MUSE AWARDS, 「米芾的書畫世界」入圍得獎。四、參賽 13th annual Communication Arts Interactive Design Competition,「珍藏汝窯」刊登在 Interactive Annual 13, the September/October 2007 issue of Communicationts。 五、96 年 1-5 月份,故宮網站會員數新增 12,467 位。 六、「故宮線上精品」網路商城,截至 5 月底,會員數 達 8,857 名,上網瀏覽人次超過 3,317 萬人次。 三、落實博物館教 1、改善導覽系統(導 一、本院導覽解說服務的型態有很多種,95 年度本院 育推廣 覽人員定時導覽、 觀眾意見調查發現,各類導覽服務中,以人員講解最受 學生及團體參觀教 參訪觀眾歡迎(54.7%),其次依序是語音導覽(20.2 學、語音導覽等) %) 、影片導覽(15.1%)、購買導覽手冊(11.2%) 、電腦 導覽(9.2%)及參加研習課程或演講活動(6.1%)等,但也 有 13.4%的遊客較偏好隨興參訪,不需任何導覽服務。 二、參觀導覽:(一)每日免費提供二場中、英文定時導 覽。(二)配合國家外交業務及政府政策,對外賓、大陸 經貿文化等交流人士及政府機關與社會團體,本院安排 有專人免費提供中、英、法、德、西、日、韓語文之特 別導覽服務。(三)提供預約申請張大千先生紀念館導覽 服務。(四)增進學校師生對中華文物之喜愛及培養藝術 與人文素養,提供優質專題導覽、精華文物導覽或口頭 簡報服務。(五)提供中、英、日、韓語版付費式語音導 覽服務。(六)「與策展人對談」 :以最新常態展為主題, 由本院研究人員和觀眾直接對談,一起探索文物密碼。 18-18 衡量指標 策略績效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暨達成情形分析 三、觀眾服務:(一)創新展場服務機制,訂定「展場經 理人實施要點」,設立展場督導及經理人,隨機解決現 場突發狀況,有效提高本院展場管理效能。(二)引進子 母機導覽系統,逐步改善團體導覽之聲音干擾問題,提 昇參觀品質。四、96 年 1-4 月免費提供政府機關、社會 團體申請中外語導覽服務:提供中外語導覽 232 導覽人 次,服務 4714 位中外人士。五、學校團體參觀暨教學 服務:(一)免費接待學生參觀:大專 141 校次,6285 人 ; 高中 154 校次,10759 人:國中 97 校次,994 人;小學 288 校次,22454 人;教師團 39 校次,1544 人。(二) 提供導覽服務:大專 61 校次,2822 人 ;高中 90 校次, 49070 人:國中 58 校次,4023 人;小學 174 校次,11955 人 ;教師團 32 校次,1125 人。六、委外語音導覽服 務:提供中英日韓語語音導覽服務。共計 393,881 人次 使用。提供導覽子母機服務,改善展場參觀品質,共計 164,230 人次使用。 2、推廣博物館教育 一、舉辦文物研習會:冬令文物研習會 9 場講座,共 (種子教師培訓及 1480 人次聽講。二、配合展覽,舉辦專題演講,96 年 各項研習會 1-4 月舉辦 10 場次,約計服務 679 人次。三、大觀展期 間,舉辦觀眾與策展人對談活動 11 場次。308 人次參 與。 3、文化教育效益 一、本院 95 年度文化教育效應與整體滿意度經調查逾 九成遊客對參訪故宮後的收穫持肯定態度。二、文宣資 料:(一)「故宮通訊」設計印製 39-1、39-2 期,中、英 文版 26,500 份、日文版4,000 份寄發完畢。(二)展覽摺 頁設計印刷: 完成大觀展說明書及摺頁印製與發放。 (三) 印製故宮簡介中日韓版、導覽圖摺頁共 170,000 份。 4、舉辦教育推廣活動 一、志工管理培訓:(一)舉辦志工大會及新舊會長交接 典禮及志工春酒年度聚餐。(二)舉辦 9 場次文物知識培 訓。二、 教育推廣合作計畫 (一)1/6~3/24 與新竹平等文教基金會合辦「故宮文物深 入新竹」演講系列,共計 5 場約 800 人次參加。(二)1-3 月與觀光局,旅遊業者合作推出日籍觀光客深度旅遊套 裝行程,共計舉辦 7 梯次,115 名日籍觀光客參加。(三) 舉辦「生活與美感」DIY 活動,一梯次 36 人次參加。 三、親子活動:96 年 1-3 月配合「大觀-北宋書畫、汝 窯、宋版圖書特展」,舉行六梯次展品主題月活動,共 192 人參加。以不同的創意活動,免費提供親子觀眾, 體認宋代生活的機會。四、博物館實習:96 年 2 月寒 假共有 4 名大專生,來院實習博物館教育推廣相關事 宜。另配合行政院青輔會 96 年度「協助大專在校生公 部門實習試辦計畫」:提供 2 名在學青年有先學習政府 18-19 衡量指標 策略績效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暨達成情形分析 組織的運作的機會。 三、舉辦教育推廣活動:「2006/01/09-2007/01/02 長青 團體故宮文物美感體驗活動」、「2007/01/02-2010/01/02 『游藝專案』系列『生活美感體驗活動』」、 「2007/04/21-2007/07/14 96 年度藏文經典研讀班」、 「2007/04/21-2007/07/14 96 年度滿文經典研讀班」、 「2007/05/23-2007/05/23 Stefano Giovannoni 大師講 座」。 四、健全全球化出 1、提高本院出版品之 96 年 1-4 月本院共計銷售 50,708 冊,銷售總金額約 版授權並加強 流通範圍及銷售率 10,669,924 元。 行銷 2、建立電子進、銷、 96 年 1-4 月本院電子銷售商務銷售共 360 冊,銷售金額 存管理系統 約為 58,458 元。 3、提高本院文物圖像 96 年 1-4 月本院文物圖像使用費及工本費收入約新台 授權業務 幣 1,105,737 元。 4、提高本院之紀念品 為提昇本院各項藝紀念品品質,於 95 年完成委託產製 流通範圍及銷售率 須知及契約修正並奉核定實施,實行至今漸有成效並整 合現有廠商資源並掌控新進廠商產品品質,95 年度至 今(96 年 5 月)共召開 10 次產品評選會,共計送審 869 件企劃案,產品總數 2207 餘件,通過件數 1169 件;委 託產製商品已累計 4 千餘件,95 年度至今銷售金額 157,079,8 52 元。 五、加強文物典藏 1、文物預防性保存 一、遵照規定文物的展出條件,以維護文物永續的保 與維護 存,每次展覽之時限不得超過國際博物館珍貴文物共同 標準。二、執行正館東西側展場巡檢及溫溼度記錄共 80 次,大英佈展前後溫濕度記錄器佈點及櫃內調濕偵 測及照明調整,展覽文物狀況檢查與記錄共 65 次,正 館展場環境狀況檢視。器物、書畫庫房,文獻大樓 611 庫房,掌握環境狀況,溫溼度記錄器檢視及環境檢查。 三、逐步更新包裹文物的布套,以加強對文物之外層保 護。 2、文物善後性修護 一、修護之書畫共計 60 件。二、漆盒、木匣、銅印、 玉印、漆龕等維護共計 173 件。三、裱修室裱修文獻檔 案及善本書籍等共 1,118 件。 3、安全系統改善情形 一、95 年 1-4 月意外事故件數 0 件。二、完成 1~4 月份 安全設施中央電腦系統及六大預警系統保養維護。三、 完成正館展覽大樓安全設施全面更新。四、完成正館閉 路電視數位錄影系統更新。 4、文物清點情形 一、書畫攝影拍攝 1343 張,影像輸出 2686 張,書畫建 檔資料 828 件。每月抽點一次,執行情況良好。二、96 年已陸續完成器物、書畫兩處歷年點驗記錄建置,並繼 18-20 衡量指標 策略績效目標 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暨達成情形分析 續進行歷年圖書文獻處之文物點驗記錄建置,預計於年 底完成院藏百分之七十。三、文物庫房管理系統預計至 97 年度完成所有基礎資料建置,整體效益將整合故宮 豐贍典藏於故宮「數位典藏」 、「數位學習」及「數位博 物館」計畫中,使得故宮與外界產生新的互動。 18-21 二、主要表 三、附屬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