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第9屆第2會期交通委員會第6次全體委員會議議事錄
時間:中華民國105年10月20日(星期四)下午2時30分至5時17分
地點:本院紅樓201會議室
出席委員:鄭寶清 鄭運鵬 林俊憲 趙正宇 蕭美琴 李昆澤
葉宜津 簡東明Uliw.Qaljupayare 陳素月 陳雪生
陳歐珀 顏寬恒 鄭天財Sra.Kacaw 劉櫂豪
委員出席14人
請假委員:李鴻鈞
委員請假1人
列席委員:劉世芳 呂孫綾 黃昭順 施義芳 鍾孔炤
委員列席5人
列席官員:交通部 常務次長 范植谷
航政司 司 長 陳進生
人事處 專門委員 馮淑真
總務司 專門委員 陳玉雯
會計處 副 處 長 何依栖
交通動員委員會 組 長 蔡俊業
中央氣象局 局 長 辛在勤
第一組 組 長 林雨我
第二組 組 長 李育棋
第四組 組 長 秦新龍
主計室 主 任 董欣靜
氣象預報中心 主 任 鄭明典
地震測報中心 主 任 郭鎧紋
氣象資訊中心 主 任 程家平
民用航空局 副 局 長 方志文
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溫永松
主 席:李召集委員昆澤
專門委員:黃輝嘉
主任秘書:金允成
紀 錄:簡任秘書 李美珠 研 究 員 游亦安 簡任編審 陳淑玫
科 長 黃彩鳳 專 員 鄧可容 薦任科員 黃姵瑜
薦任科員 郭佳勳
報告事項
宣讀上次會議議事錄
決定:議事錄確定。
邀請交通部率同中央氣象局局長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本次會議由交通部常務次長范植谷及中央氣象局局長辛在勤報告後,計有委員鄭寶清、鄭運鵬、林俊憲、趙正宇、蕭美琴、葉宜津、顏寬恒、簡東明、鄭天財、陳歐珀及李昆澤等11人提出質詢,均經交通部常務次長范植谷及相關人員分別予以答復;委員陳素月、劉櫂豪及劉世芳所提書面質詢,列入紀錄並刊登公報。)
決定:
一、報告及詢答完畢。
二、委員於質詢中要求提供相關書面資料或未及答復部分,請交通部儘速以書面答復。
通過臨時提案9項:
一、對於風雨預測,因為隨著時間、資料的不同而會有所變動,實屬正常。但對於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後,因為停班停課的標準,係以氣象局的風雨預測為主,但每一報的風雨預測結果不可能相同,影響所及導致是否達到停班停課的結果亦不同。值此民眾關心之際,於海上陸上颱風警報發布後,氣象局所發布之風雨預測,若結果與上一報不同時,應於附註中寫明理由,避免民眾因不了解,而總是認為氣象局誤報。
提案人:葉宜津 鄭運鵬 林俊憲 趙正宇蕭美琴 李昆澤 陳歐珀
二、目前對於陸上颱風警報,氣象局之警戒地區仍以縣市為單位,但此一警戒方式,卻容易造成一縣市僅極小區域列入警戒地區,卻整個縣市均被納入警戒地區,而形成警戒區內卻有非警戒區的奇特現象。爰此,氣象局於標示警戒地區時,若仍不願意變更警戒地區,亦至少於警報單上加以附註,以讓民眾及防災人員確實知道正確的警戒地區。
提案人:葉宜津 鄭運鵬 林俊憲 趙正宇蕭美琴 李昆澤 陳歐珀
三、目前停止上班上課之標準,係規定以風力、雨量達到一定標準為準則,實際上係與氣象預報資料具有相當之連動性。因此,交通部實應於行政會議上反應修改相關規定,對於停班停課標準,應原則上以氣象局哪一報預測內容為基準,避免氣象局修正後之預報內容無人理睬以及民眾過度之期待。
提案人:葉宜津 鄭運鵬 林俊憲 李昆澤蕭美琴 陳歐珀
四、對於颱風之暴風圈定義,傳統上氣象局是採取正圓畫法,但現今衛星設備已能直接觀測雲圖,測風設備亦日趨進步。對於暴風圈仍採正圓畫法,其與實際狀況往往差異甚大,亦是讓民眾誤會氣象局報錯之原因之一。因此,氣象局除依傳統方式畫定暴風圈外,亦至少應以附註方式表明7級暴風圈、10級暴風圈之可能實際狀況,俾使民眾及相關單位得以提早預備防災。
提案人:葉宜津 鄭運鵬 林俊憲 蕭美琴李昆澤 陳歐珀
五、「追風計畫」可以協助氣象局更準確地預測颱風路徑、分析暴風半徑大小與結構強度。所獲得的資料在「12~72小時颱風路徑預測」能夠減少路徑誤差78.6公里,改善路徑預報26.5%,也可以使「1~5天颱風路徑預測」誤差減少19%。準確的預報資料,可以讓民眾及早進行防災準備,減少對人民生命財產之危害,但目前「追風計畫」並非所有颱風均會啟動,例如:造成台灣重大災損的莫蘭蒂颱風並未啟動追風計畫。爰此,要求交通部研議儘可能增加追風計畫的次數,以確實掌握颱風動態,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提案人:李昆澤 陳歐珀 葉宜津 鄭運鵬蕭美琴 林俊憲
六、目前「追風計畫」使用漢翔公司的Astra噴射機執行任務,其只能在颱風邊緣投送「大氣偵測探空儀」,無法穿越颱風中心投送,獲取颱風眼牆附近的數據。爰此,要求交通部應與國防部研商借用其C-130J運輸機或P3反潛機,加裝氣象雷達後,用以執行追風計畫,使其可以穿越颱風中心投送,取得核心系統數據,而能更精準地預測降雨情況,以確實掌握颱風動態,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提案人:李昆澤 陳歐珀 葉宜津 鄭運鵬林俊憲 蕭美琴
七、海底纜線觀測系統布建的長度攸關偵測地震、海嘯來臨時的預警時間,對於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非常重要。鄰近國家如日本早在30年前就開始建立海底纜線觀測系統,現並規劃於2018年底前於其東部海域完成全長5千公里的海底纜線,設置150座以上的地震海嘯觀測站,其他如美國、中國、加拿大等國也都有大規模的建置計畫。而臺灣目前僅設置一條,長度僅百餘公里,爰此,要求中央氣象局規劃延長現行海底纜線計畫,或於他處鋪設新的纜線,以爭取觀測與應變時間。
提案人:李昆澤 陳歐珀 葉宜津 鄭運鵬林俊憲 蕭美琴
八、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目前規劃有「災防告警簡訊系統」,透過災害訊息廣播平台及電信業者的細胞簡訊廣播平台,在短時間內傳送告警訊息給手機用戶,替民眾爭取避難因應的黃金時間。其中列為「國家級警報」的有地震速報及空襲警報,均屬於反應時間短暫者,然而與地震高度相關的海嘯警報卻未納入,有鑑於海嘯破壞力驚人,且海嘯的發生與地震間通常有時間差,這種時間差的特性,正需要預警系統來替民眾爭取因應時間,爰此,要求中央氣象局、國家災害科技中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等單位研商,儘速規劃將海嘯警報納入「災防告警簡訊系統」內,以保障人民身家財產安全。
提案人:李昆澤 陳歐珀 葉宜津 鄭運鵬蕭美琴
九、鑑於全球極端氣候日漸頻繁,天災颱風不斷增加,原鄉民眾必須依賴原住民族電視台「山海氣象」以獲得氣象資訊,但中央氣象局發布原鄉氣象資訊時(包括原鄉氣溫、雨量、風向、颱風路徑等)過去多有失準情形發生,導致原鄉民眾準備緊急防災措施不易;因此要求中央氣象局提供原住民族電視台原鄉地區氣象資訊時,應更為嚴謹,並將改善措施做成書面報告,3個月內送交立法院交通委員會。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災害性天氣測報一覽表
項目 年度 |
豪、大雨特報 |
|
特報次數 |
預報誤差累計次數 |
|
100 |
199 |
84 |
101 |
156 |
9 |
102 |
197 |
8 |
103 |
194 |
13 |
104 |
193 |
14 |
105 |
156 |
13 |
資料來源:立法院預算中心
提案人:簡東明 鄭天財 顏寬恒 陳歐珀葉宜津 蕭美琴 李昆澤
散會